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实验室在激光显微照射动物细胞PTK_1和PTK_2有丝分裂染色体以诱发染色体局部区段失活或切断染色体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尝试用激光切割植物细胞染色体。其目的为探索把激光显微照射用于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定位的可能性。我们选用了蚕豆、小麦、大麦、玉米和小黑麦等多种农作物材料进行了本项实验。 染色体样品制备:选取饱满的种子浸泡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置于25℃条件下过夜。次日捞出种子放入铺有双层纱布的培养皿中水培(小麦、大麦等)或砂培(蚕豆、玉米等大粒种子),并置于25℃条件下保温培养。当胚根长到1.5-3厘米时,用水洗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种子在室内挂藏时会发生老化劣变。劣变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与胚根尖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相关。我们对种子胚根尖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电子显微研究,以掌握劣变原因,选择科学的贮藏方法。供测种子产自浙江天台,一组为低温密闭贮藏(5—3℃冰箱中),一组室温密闭贮藏,另一组为室内挂藏。贮藏二年后测定发芽率等。选用高活力和劣变的种子作电镜观察,经吸胀萌发后切下胚根尖,2.5%戊二醛前固定4小时,1%锇酸后固定3小时,包埋,切片后镜检。据测定低温密闭贮藏种子活力最高,室内挂藏种子活力最低,严重劣变。电镜下可见高活力种子胚根尖细胞  相似文献   

3.
叠层光刻胶牺牲层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溅射电镀种子层前预烘胶与严格控制烘胶温度变化速率、用KOH稀溶液去胶、再用稀腐蚀体系加以轻度超声干涉去除电镀种子层和使用丙酮与F117进行应力释放等方法改进工艺后,解决了在叠层光刻胶牺牲层工艺中极易出现的烘胶龟裂、光刻胶不容易去除干净、去除电镀种子层时产生絮状物和悬空结构释放时易黏附等问题.运用叠层光刻胶牺牲层改进工艺可以制备出长4 mm,悬空高度20 μm,平面误差不超过3 μm的悬空结构.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若干成熟水稻籽粒为检测素材,采用电子探针二次电子成像和元素面分布检测的方法,检测了水稻籽粒各个重要部位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探针元素面分布的方法表征水稻籽实主要元素的富集位置.结果表明:胚根是水稻籽粒元素种类最富集的结构部位,同时它也是有害元素聚集最广泛的一个部位.胚根中是否存在有害元素也直接决定了下一代籽粒的食品安全质量.S元素主要存在于籽粒的中心层、近糊粉层和培根部位,其含量在胚根外层最多;Al元素主要存在于籽粒的胚根,其含量也在胚根中最多;Cr元素主要存在于胚根和糊粉外层,其含量在糊粉外层最多.  相似文献   

5.
用Nd:YVO4激光照射绿豆种子,对绿豆种子的照射时间设置为Os(CK),15s、25s、35s、45s、55s.试验结果表明Nd:YVO4激光照射绿豆种子,15s、25s、35s、45s对绿豆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有促进作用,25s、35s、45s对绿豆的胚根有促进作用.其中以Nd:YVO4激光照射绿豆种子45s时影响最明显,而55s激光照射处理对绿豆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有抑制作用.照射时间为15s,55s时胚根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接种根瘤菌后刺槐根表皮的超微结构观察甘习华黄金生韩素芬(南京林业大学电镜室,南京210037)刺槐种子萌发长出胚根后接种根瘤菌。定时定位观察刺槐根的变化。接种三天后刺槐幼根的部分根段在显瘤前膨大其周围着生大量根毛。截取根毛密集的根段,在FAA液中固定...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是沙生根寄生植物。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种子经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2,6-二甲氧基对苯醌(DMBQ)处理后萌发产生的类胚根状体、初生吸器的细胞形态;Ca2+浓度、囊泡运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种子萌发产生的类胚根状体顶部的细胞为多面体,细胞小,排列紧密,内含物较多,中部大多为长方形薄壁细胞,内含物少;经DMBQ处理后类胚根状体细胞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囊泡运输加强。研究结果为揭示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寄生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外已使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谷物进行了处理,发现比普通的谷物发芽来得早.实验所使用的种子是大麦和豆子,先把种子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约30分钟左右,再加上超声波,使振动波贯穿整个种子,引起内部发热.试验结果,由于种子外面的皮迅速膨胀,所以就比普通的种子发芽来得早.以后的生长也比未经处理的种子远为优越. 还有另一种实验,用超声波照射来驱除谷物的害  相似文献   

9.
1.硫化硅橡胶复合台面钝化工艺简介 (1) 管芯径台面腐蚀成型后,用冷热去离水冲洗、烘干;插入花篮,放入空烧杯中,再用干净滤纸封盖好,在滤纸上滴适量的三氯甲基硅烷,然后放入潮湿环境的烘箱内(80℃)焙烘2小时,使三氯甲基硅烷与潮湿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子进行水解反应在管芯台面上沉积一层有机硅。  相似文献   

10.
体外培养的细胞不仅可用于研究其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而且可进行不同药物学作用时细胞内抗原成分的定位检测及细胞特征的研究。通常盖玻片放入培养皿中作为培养细胞的支持物,细胞在盖玻片上长成单层,可立即固定、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加盖玻片的单层细胞培养法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免疫电镜的包埋前和包埋后染色方法。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盖玻片可以避免免疫电镜标本制作过程中,为了搜集细胞而进行的数次刮取、离心。免疫反应及后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均在盖玻片上进行,使培养细胞的损伤降低至最小程度。(2)如果在直径3.5cm的培养皿中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反应大约需要至少200μl抗体,而使用盖玻片法,每张盖玻片则仅需要10μl抗体,大大节约了免疫反应的抗体量,既简便又经济。(3)盖玻片法使包埋后培养细胞呈单层位于包埋块的表面,在每一张超薄切片中都能观察到很多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