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脏移植的治疗水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Zang WF  Xia Q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585-1586
自1967年人类首例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全世界已经有330个医疗中心完成了62851例心脏移植(截至2002年6月30日)。随着移植技术的提高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移植疗效有了很大改善,1982—1987年间、1988—1992年间、1993—1997年间和1999—2001年间的移植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76.5%、79.9%、81.3%和81.5%;3年生存率分别为67.8%、72.7%、74.3%和75.2%。我国临床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无瘤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02例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放射治疗后长期无瘤生存率,分析放射治疗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肿瘤直径≤3cm和〉3cm的患者其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67%、87.04%(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11%、81.58%,1~3枚阳性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24%、70.59%,≥4枚阳性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00%、40.00%。放射治疗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44%和90.28%,未行放射治疗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67%和15.62%(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是否行放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需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正规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无瘤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年间喉部分切除术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0年间行喉部分切除术257例,将30年喉部分切除术后治疗喉癌分前10年、中间10年和后10年3个阶段,进行对比观察。前10年、中间10年和后10年喉癌手术中喉部分切除术分别占9.6%、52.3%和68.6%。结果:30年间喉部分切除术257例,前10年、后10年和后10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63.0%和73.6%,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55.6%和71.8%;术后1-3月内拔管率分别为37.5%、50.6%和71.4%,术后咽瘘发生率分别为25.0%、12.3%和3.0%。结论:30年间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年龄有逐渐增高趋势;全喉切除术逐渐减少,喉部分切除术逐渐增加;3、5年生存率和术后拔管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术后咽瘘和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49例青少年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30岁以下的鼻咽癌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30岁(平均23.2岁)。全部病例均予常规外照射,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区剂量44~70Gy/5~8周,颈部预防剂量30~44Gy/3~5周。结果 平均随访84个月(14~15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9.2%。T1-2与T3-4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40.9%(P〈0.025),N0-1与N2-3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和48.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青少年鼻咽癌放疗效果较好,T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侵袭性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994~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AHSCT治疗后长期随访的侵袭性T—NHL36例,初治11例(30.6%),复发11例(30.6%)和难治性病例14例(38.9%)。病理类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6例(44.4%)、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8例(22.2%)和外周T非特异型淋巴瘤5例(13.9%)。【结果】3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38.7个月,预计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46%和46%。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54月,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58%,49%。移植后17例(48.6%)患者复发,4例患者仍带瘤生存。移植前为难治性病例和骨髓侵犯是本组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因素。主要Ⅲ~Ⅳ度不良反应为发热、口腔溃疡;1例治疗相关死亡。【结论】AHSCT常规化疗后治疗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但复发率仍偏高,值得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预防局部复发与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行早期局部灌注化疗,对照组130例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6年。对照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3.0%,49.2%和20.8%,而治疗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97.7%,83.0%和50.8%,两组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24.6%和21.5%。治疗组则分别为8.5%和6.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差异。结论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胃癌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预防局部复发和肝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因素、预防措施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宫颈癌术后复发者根据复发部位及病情分为放疗组、放疗化疗组、手术放疗化疗组,分析复发原因并针对性制定预防方法。结果:放疗组患者复发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0%、70.3%、43.2%、32.4%;放疗化疗组患者分别为79.5%、66.7%、38.5%、25.6%。手术放疗化疗组患者分别为65.8%、42.3%、21.1%、5.3%。结论:综合治疗是宫颈癌术后复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探讨老年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3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放疗剂量达到60 Gy以上的38例老年鼻咽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4%、55.0%、38.6%;其1、3、5年肿瘤相关总生存率分别为81.4%、59.1%、47.7%。结论老年鼻咽癌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与中青年患者一样能耐受根治性放疗剂量,其非肿瘤性死亡的概率较大,是否联合化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和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1995年间连续收治的317例胃癌患者治疗情况,术后生存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317例胃癌患者中,男:女=3.8:1(251:66例)年龄12-78岁。219例(91.8%)行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要及姑息手术分别为104例,176例及11例。术后5年随访率为94.8%。(2)胃大部切除术和胃癌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4.7%和67.8%。5年生存率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两组中均以位于A区,M区者较高,分别为24.4%、13.3%以及88.3%,78.5%,不同年龄段5年生存率有判别,两组中50-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14.63%、19.05%以及85.18%、52.27%。结论:手术方式是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肿瘤部位及发病年龄对术后生存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晚期膀胱癌化疗+膀胱灌注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2年一2007年92例中晚期膀胱癌(B~T4)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46例,采用M—VAC方案,综合组46例,化疗同前组,合并膀胱灌注为DDPl20mg/次,0.5小时变化1次体位,保留2小时。结果:全部病人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7%,局控率综合组和单化组58.5%和41.5%(P〉0.05)。综合组和单化组1、3、5生存率分别为81.1%、34.9%、20.1%和69.8%、24.6%、12.3%。3、5年生存率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晚期膀胱癌行化疗辅以膀胱灌注优于单纯化疗,是中晚期膀胱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常规化疗对卵巢上皮性癌1~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已行瘤体减灭术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4期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和普维拉组。随访、统计各组各期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变化以及化疗副反应。结果 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对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对晚期(3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术后近期以及远期(2~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有改善趋势。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普维拉组3期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34.8%、66.2%、73.9%,复发率分别为72.2%、47.3%、40.6%;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7.4%、48.4%,复发率分别为81.5%、62.4%。孕激素的使用不影响患者血清激素水平,也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患者术后骨密度下降较一般绝经后妇女慢。结论 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常规化疗可改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并且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胰腺移植是终末期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器官保存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的日臻完善、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移植免疫学的新发现以及术后管理、监测技术的进步。目前胰腺移植物和受体生存率明显提高。并能稳定甚至改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因此,该手术已被广泛认可与开展。到2004年.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International Pancreas Transplant Registryw,IPTR)报道有21000例胰腺移植.并以每年1900例左右的速度递增。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占绝大多数。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ncreasafterkidneytransplantation,PAK)数量则稳步上升,其占所有移植的比例从2000年的9%上升至2003年的16%。施行SPK的受体和胰腺移植物一年存活率分别为92%和79%。1998~2000年PAK分别为98%和81%,单独胰腺移植(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alone,PTA)分别为100%和8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5-FU门静脉插管化疗在预防DukesB、C期大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的DukesB、C期大肠癌患80例,其中根治性切除加门静脉化疗(治疗组)40例,单纯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40例,每年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组3年肝转移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30.8%;治疗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81.3%、74.8%;对照组为97.3%、61.3%、55.2%;术后3年、5年生存率有显差异。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为7/40(17.5%),对照组为5/40(12.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大肠癌患进行门静脉化疗安全、操作简单,可有效地降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患五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Ⅰ及Ⅱ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10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Ⅰ~Ⅱ期的食管癌,单纯手术72例,加术后放疗31例,放射剂量50~60Gy.结果随访5年以上,47例复发,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手术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9.4%、41.7%,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90.3%、83.9%、74.2%。结论术后放疗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Ⅰ及Ⅱ期食管癌术后常规放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其中ANLL43例.ALL30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120mg/kg+单次全身照射9~10Gy或马利兰16mg/kg或马法兰160~180mg/m2+阿糖胞苷4g/m2。结果:所有患者均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806(32~340O)天,移植相关死亡7例(9.5%),ANLL、AnL、CR;期移植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9士77%和670%土10.6%,复发率39.3%土9·3%和23·7%土10.6%。为降低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骨髓供者的CR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接受ANMT。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疗效分析@韩明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Ⅰ、Ⅱ、Ⅲ、Ⅳ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5%、37.5%、60%(3/5),高、中、低分化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2.9%、33.3%,死亡风险为2.261,说明肿瘤分级每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增加为原来的2.261倍。有淋巴结转移的死亡风险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的3.065倍。结论: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配合正规的治疗是提高外阴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2年经手术治疗的68例P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完全切除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70.8%和20.8%;姑息性切除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0.0%、20.0%和10.0%。结论肿瘤和受累器官的完整切除是提高PRT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及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8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8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40~57.6Gy(平均50.8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6.2%,部分缓解(PR)70.3%,稳定(NC)19.8%。进展(PD)3.7%,总有效率(CR PR)76.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0.9%和33%。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2.5%(2/81)。多因素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报道48例非小细胞肺癌(Ⅰ、Ⅱ期)术后生存情况。男27例,女21例。年龄42~76岁,平均62.5岁。手术期未输协组和输血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8.8%、47.1%和85.7%、42.9%、38.1%,无显著差异。Ⅰ、Ⅱ期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61.9%、52.4%和74.1%、40.7%、29.6%,有显著差异。未发现肺癌病人手术期输血与未输血者在生存率之间有明显关系,但输血对生存的影响不能忽视,需在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细致随访。  相似文献   

20.
Pan Y  Hu WH  Xie D  Wu QL  Liu YH  Xiang J  Wu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5):325-329
目的分析生存素(survivin)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4例胶质瘤患者中survivin蛋白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4例胶质瘤患者中有21例(22.3%)为survivin细胞核阳性表达,82例(87.2%)为survivin细胞质阳性表达。病理Ⅰ~Ⅱ级与Ⅲ~Ⅳ级的survivin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0%(P〈0.01);复发与无复发胶质瘤的survivin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8%、10.8%(P〈0.05)。survivin细胞核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0%、39.50%(P〈0.0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0%、27.52%(P〈0.05);survivin浆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60%、13.85%(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3.88%、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细胞核表达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survivin细胞核表达与胶质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是胶质瘤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预后的不利因素;而survivin细胞质表达与胶质瘤的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