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增强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方法,添加葡糖糖于培养基中,可促进菌体生产,但不能提高产酶;采用A vicel与麸皮复合碳源,以及使用KH2PO4-K2HPO4缓冲系统控制发酵液PH,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态发酵研究了绿色木霉3.3744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小麦秸粉∶麦麸(4∶6),料∶水=1∶2.5,加入1%(NH4)2SO4,0.1%Tween80,初始pH值为5.0(滤纸酶活)或为3.0(CMC酶活),28℃下培养96 h时其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康氏木霉ZJ5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ZJ5生产纤维素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全因子实验分析培养基组分;稻草粉、麦麸、大麦粉和(NH4)2SO4对纤维素酶三个组分活性的影响,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稻草粉和(NH4)2SO4,前者为正影响,后者为负影响,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在优化培养基中发酵6d,CMC酶活、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达到了765.8、155.3U/mL和39.54U/mL。  相似文献   

4.
几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枯枝、秸秆、土壤中分离出35株产纤维素酶菌株。以酶活值作为复筛标准,筛选出5株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分别为柱隔孢霉(Ramularia NS1)、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NS2)、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 NS3)、白腐菌(White-rot fungi NS4)和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 Fx NS5)。经?瓶发酵和酶活检测,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酶活)分别为297.97 IU/mL,300.11 IU/mL,154.83 IU/mL,146.68 IU/mL,308.14 IU/mL;滤纸酶活(FPA酶活)分别为6.56 IU/mL,5.63 IU/mL,4.29 IU/mL,9.63 IU/mL,8.02 IU/mL。其中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FxNS5)在发酵条件:麸皮:CMC-Na(1:1)各6 g/L,硫酸铵4 g/L,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 d,发酵液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352.11 IU/mL和13.96 IU/mL,比初筛酶活分别提高14.26%和74.06%。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法对匍枝根霉液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采用Plackett-Burman对影响匍枝根霉产木聚糖酶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采用最陡爬坡实验确定接近响应值区域显著因素的浓度,利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进行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3.9%麦麸玉米芯粉混合碳源,0.35%(NH4)2SO4,0.2%KH2PO4,0.2%MgSO4·7H2O,0.4%CaCl2,0.06%吐温-80,1%微量元素液,装液量为100mL,pH自然,接种量为10%,在30℃,180r/min条件下培养,其木聚糖酶酶活达到最高为101.697U/mL,比优化前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6.
对康宁木霉QF-02和米根霉NRRL395液态混合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先接种培养48 h后再接种米根霉产酶效果最佳,在此接种方式下获得的优化培养温度为28℃,起始pH为5.0.混合菌在发酵罐中的产酶趋势与康宁木霉纯培养类似,最大酶活都出现在120 h,但混合培养物中FPA、B-葡萄糖苷酶活和木聚糖酶活比纯培养分别提高14.8%、45.4%和4.3%.米根霉的加入使混合培养物中还原糖浓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康宁木霉纯培养中还原糖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康宁木霉和米根霉混合发酵产酶的微生态原理应归于二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温度、pH值、溶氧对里氏木霉R3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用50 L全自动通气机械搅拌发酵罐,接种量10%,发酵过程采取分段控制pH值、温度和溶氧的工艺,发酵120 h酶活力最高,FPA和CMC酶活力分别达到48.9 FPIU/mL和321.68IU/mL,FPA酶活比工艺优化前提高了221%.  相似文献   

8.
碳源对绿色木霉ZC产中性纤维素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绿色木霉ZC,对其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了优化,探讨了碳源的种类、混合碳源以及碳源与麸皮的比例对其产酶的影响,确定了以4g/dL玉米秸秆粉、1g/dL麸皮为主的发酵培养基,此培养基中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可达321.12U/mL。  相似文献   

9.
10.
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最佳氮源为硫酸铵或磷酸氢二铵,最佳碳源为小麦秸秆:麦麸=3:2,添加0.1%的Tween80、含水量为300%,28℃条件下培养4d产酶活力最高.初始pH值对CMC酶活影响较大,当pH=3.0时CMC酶活最高,初始pH值对滤纸酶活影响较小,pH=5时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一株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及酶系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24(1):10-14,19
  相似文献   

12.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茵株BE40-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3.
以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制备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主要工艺参数(固定化时间、pH值、离子浓度和酶用量)进行了优化,并且采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了4种因素和酶活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024,失拟性分析表明,无失拟因素存在.数学模型得出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固定化时间11.98 h、pH值5.2、离子浓度0.066 moL·L^-1和酶用量202.7 mL,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最大酶活力为28.45744 IU·g^-1.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降解菌绿色木霉C-08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绿色木霉C-08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对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稻草作为最佳碳源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C-08的最佳麸皮和稻草质量比为5∶2.C-08株菌的最佳无机、有机氮源为(NH4)2SO4和豆饼粉,最佳无机、有机氮源比为1∶5.最适宜的碳氮比为5∶1,质量分数为3.6%.产酶的最适宜温度为30℃,最佳产酶pH为3.2,最佳产酶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15.
对一株里氏木霉突变株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培养基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种类及添加量(g/L)分别为:小麦秸秆15,小麦麸皮5,尿素10~15,(NH4)2SO412,NH4NO35;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种龄72h,接种孢子悬液浓度2×107个/mL,培养温度30~32℃,pH值5 0,培养时间144h,摇瓶转速180r/min,装液量75mL/250mL三角瓶.在培养里氏木霉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黑曲霉(二者孢子数比为60∶1)进行混合培养,β 葡萄糖苷酶的产量是对照试验的2 9倍,明显改善了纤维素酶系的比例,提高了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在最适培养条件下,粗酶液的β 葡萄糖苷糖活和FPA酶活分别达到127 6U/mL和84 8U/mL.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纤维素酶活性,获得降解秸秆能力强的菌株,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复合诱变方法处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通过刚果红培养基初筛并进行1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和液体发酵复筛,选择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以秸秆为底物进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选育出6株稳定高产纤维素酶的绿色木霉(T.vi...  相似文献   

17.
高产中性纤维素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和筛选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根据水解透明圈与茵落直径之比(D/d)以初步判断菌株产酶活力大小的方法,发现菌株的液体发酵酶活的对数(IgE)和茵落透明圈直径与茵落直径之比(D/d)基本上呈线性关系,采用紫外线和γ射线对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茵木霉ZC(39U/mL)进行了反复诱变和大量筛选,得到了一株高产中性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BE40-39(99U/mL),并对出发株ZC和突变株BE40-39的性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产纤维素酶霉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有腐烂植物的潮湿处采集8种样品,用羧甲基纤维素液体培养基富集培养,分离得到34株产纤维素酶的霉菌。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对所得菌株进行染色并以水解圈/菌落直径大小为筛选标准进行初筛,得到11株菌。再用DNS法测定初筛所得菌株发酵液中纤维素酶的活力,得到两株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wx0503、wx1005,其发酵液纤维素酶活力分别可达31.31 U/mg、47.46 U/mg。此外,用苏丹混合液染色法对初筛所得到的产纤维素酶菌株染色,镜检观察其产油脂情况,得到2株产油量较大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wx0403、wx1007。  相似文献   

19.
以富硒小麦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小麦硒多糖。以小麦硒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小麦硒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对ABT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小麦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gmL)、纤维素酶浓度0.75%、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497 W、超声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小麦硒多糖提取率为38.24%,硒含量为0.093 mg/kg。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4.56 mg/mL。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EG27的培养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培养基中酵母粉、蛋白胨、葡萄糖的含量为自变量,EG27的酶活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毕赤酵母产EG27收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毕赤酵母产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EG27的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条件。在该培养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酶量为354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