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对具有害虫综合管理策略(IPM)的Lotka-Volterra捕食与被捕食系统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Floquet理论和微分方程比较定理证明了当临界值R0<1时,系统的害虫根除周期解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而当R0>1系统是持久生存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喷洒杀虫剂的剂量和次数,天敌和害虫的残存率如何影响临界值,为成功的害虫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具有两种不同脉冲控制序列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动态行为,通过随机的喷洒杀虫剂或投放自然天敌,得到了捕食系统害虫根除周期解的全局稳定性的临界值.数值模拟分析了喷洒杀虫剂和投放天敌的次数如何影响害虫综合控制,为成功的害虫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扩散和HollingⅢ类功能反应的非自治捕食系统.利用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得到了系统一致持久的充分条件.通过构建Liapunov函数,运用Barbalart引理,得到对应周期系统存在惟一全局渐近稳定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一类具有双线性密度制约及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的捕食系统收获模型.运用微分方程定性稳定性理论讨论系统正平衡点的性态,得到其局部渐近稳定及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利用Pontryagin最大值原理得到系统的最优收获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 Ⅲ类功能反应且周期系统的三维非自治捕食系统,利用微分不等式给出了系统永久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同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建立了系统正周期解存在惟一及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判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具有双线性密度制约Holling Ⅲ类功能反应的非自治捕食收获系统模型.利用比较原理,得到系统一致持久的充分条件.通过构建Liapunov函数,运用Barbalart引理,得到了对应周期系统存在惟一全局渐近稳定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类捕食与被捕食分模型的稳定性,利用代数中的特征值,得到了两类模型局部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从烟草根结线虫病根及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节丛孢属真菌3种,单顶孢霉属2种,均属线虫捕食真菌。选用7种捕食真菌共11个菌株对纯化的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进行了捕食过程及捕食率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对二龄幼虫均具致病性,节丛孢属菌种以三维粘性菌网捕食,单顶孢霉属菌种形成粘着孢和非致收缩环二种捕食器官。少孢节丛孢的捕食率最高,接种后14天,捕食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类周期捕食与被捕食系统的持久性,其中食饵在斑块环境中扩散.在斑块动力系统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时,给出了一个捕食者与食饵永久持续生存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异色瓢虫对烟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异色瓢虫[Leisaxyridis(Palas)]对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其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功能反应符合Holing-Ⅱ型方程;并得出成虫及四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数学模型;异色瓢虫个体间干扰作用也较强,其捕食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传染病动力学是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进行理论性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从经典的捕食与被捕食者模型出发,考虑了捕食者具有传染病和种内竞争的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了此模型解的有界性.利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模拟,进一步建立了随机扰动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平衡点附近的一个随机扰动并不改变此平衡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食蚜瘿蚊不同龄期幼虫对不同龄期烟蚜的捕食能力,通过室内试验评估不同龄期食蚜瘿蚊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不同龄期烟蚜的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食蚜瘿蚊幼虫对不同龄期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Ⅱ型,其中2龄食蚜瘿蚊幼虫对1~2龄烟蚜的处理时间短(2.0525 h),理论最大捕食量最大(11.69头);3龄食蚜瘿蚊幼虫对不同龄期烟蚜的控制作用均强于2龄食蚜瘿蚊幼虫,对高龄烟蚜(3~4龄)的控制效果最为明显;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不同龄期烟蚜的日均捕食量随着食蚜瘿蚊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平均捕食率随着食蚜瘿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食蚜瘿蚊捕食不同龄期烟蚜的种内干扰作用不同,干扰程度为1~2龄(0.76) > 4龄(0.64) > 3龄(0.57)。因此,食蚜瘿蚊对烟蚜的控制潜能较大,是一种可应用的蚜虫天敌。  相似文献   

13.
利用极值原理,分歧理论以及特征值扰动理论,研究了一类带有修正的Holling-Ⅱ型反应函数的捕食一食饵模型的平衡态分歧解.给出了先验估计和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讨论了局部分歧解的稳定性,进而将局部分歧延拓成整体分歧.  相似文献   

14.
蠋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蠋蝽对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测试,数据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以明确其捕食潜能,利用Hassell模型拟合并测定了蠋蝽自身密度对斜纹夜蛾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瞬时攻击率顺序是3龄(1.873) > 雌成虫(1.329) > 4龄(1.187) > 5龄(1.125) > 雄成虫(0.828);蠋蝽雌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13.699头。随着斜纹夜蛾3龄幼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随着天敌蠋蝽密度增大,干扰增强,平均捕食量随之降低。本研究显示出蠋蝽雌成虫对斜纹夜蛾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类具有避难所的捕食-食饵模型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其功能函数为Holling Ⅱ型.利用线性稳定理论得到常数平衡解的稳定性,借助Crandall-Rabinowitz分歧理论,得到局部分歧正解的存在性;将局部分歧延拓为全局分歧,得到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从而给出捕食者与食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捕食者-食饵的恐惧效应对捕食系统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具有恐惧效应和比率依赖功能反应的Leslie-Gower捕食者-食饵模型。利用微分方程比较定理,证明了捕食模型解的有界性,给出了平衡点存在的充分条件;利用线性化方法和构造Dulac函数的方法,分析平衡点的局部及全局稳定性。分析了模型的Hopf分岔,给出了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充分条件;通过计算第一Lyapunov系数,讨论了分岔的方向性和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类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捕食-食饵模型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其功能反应函数为HollingⅡ型.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正常数平衡解的稳定性.借助分歧理论,以扩散系数为分歧参数,构造了发自正常数平衡解分支的非常数平衡解分支,从而给出了模型非常数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类具有庇护效应和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随机捕食系统,借助It公式和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系统正解的全局存在性,利用Chebyshev不等式得到系统解的随机最终有界性,通过随机稳定性定理得到系统正解全局随机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修正的具有食饵避难所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模型。给出该模型非常数解的全局吸引子和持续共存性。得到该模型正平衡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出正平衡解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利用分歧理论,以d为分歧参数,讨论了此模型在一维空间区域上的Hopf分歧与稳态分歧。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绥阳县蒲场科技园开展捕食性天敌昆虫以及猎物昆虫的规模化繁殖,推广应用于烤烟和大农业生产,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一蠋蝽介绍研究项目选定蠋蝽Arma chinensis(Fabricius)作为饲养对象。蠋蝽为半翅目夜蝽科,可捕食鳞翅目、鞘翅目等40多种农林害虫,对烟青虫、斜纹夜蛾、地老虎和金针虫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专家鉴评认为:蠋蝽的产业化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