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桓台县2012—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风险评估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桓台县2012—202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21年桓台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31 338例,年均发病率为605.33/10万;死亡24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总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_(趋势)=333.20,P<0.001)。报告发病数以丙类传染病居多,占72.13%;报告死亡数以乙类传染病居多,占95.83%。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梅毒;报告死亡率高的病种为艾滋病和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χ^(2)_(趋势)=1 070.91,P<0.001)和梅毒(χ^(2)_(趋势)=288.15,P<0.001)报告持续上升,乙肝(χ^(2)_(趋势)=124.05,P<0.001)、肺结核(χ^(2)_(趋势)=85.54,P<0.001)、猩红热(χ^(2)_(趋势)=349.53,P<0.001)、痢疾(χ^(2)_(趋势)=165.93,P<0.001)、手足口病(χ^(2)_(趋势)=766.43,P<0.001)等下降趋势明显。发病时间以夏季为主。高发地区为少海街道、索镇街道、果里镇。男女性别比为1.46∶1;甲乙类传染病以20~74岁年龄组为主,丙类传染病以0~14岁年龄组为主;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 2012—2021年桓台县法定传染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乙肝、肺结核、梅毒仍然高发,部分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南省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和就诊情况,为制定老年人群结核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湖南省老年(≥65岁)人群肺结核病例资料,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湖南省共登记老年肺结核患者16 316例,占全人群登记肺结核患者总数的33.21%,登记发病率165.78/10万,是全人群肺结核登记发病率的2.24倍,男女性别比为2.64∶1,70-7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衡阳市、张家界市和常德市老年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位居湖南省前三位。老年肺结核患者主动发现率为0.18%,低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χ^(2)=104.842,P<0.001);就诊延误率为57.58%,高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χ^(2)=37.994,P<0.001);诊断延误率为22.41%,低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χ^(2)=32.216,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复治比例高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χ^(2)=45.407,P<0.001),成功治疗的比例低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χ^(2)=638.599,P<0.001)。结论 老年患者为湖南省肺结核高危人群,就诊延误率高,成功治疗率偏低,应针对老年人群积极开展主动筛查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2010—2019年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普陀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原学结果、治疗分类、治疗转归、就诊延误及诊断延误情况以及普陀区户籍人口信息。结果 2010—2019年普陀区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χ_(趋势)~2=3.70,P0.05)和老年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χ_(趋势)~2=1.68,P0.05)均相对平稳。该区老年肺结核患者疫情特征为:男性多于女性(χ~2=9.37,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复治率高于非老年患者(χ~2=38.01,P0.01;χ~2=15.26,P0.01);老年患者转诊比例较高(χ~2=7.31,P=0.03);诊断性抗痨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比例较低(χ~2=19.38,P0.01,χ~2=7.02,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低于非老年患者(χ~2=59.13,P0.01)。在市级诊疗医院治疗、复治、有合并症、利福平耐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胸片有空洞是影响治疗的不利因素;女性、病原学阴性是影响治疗的有利因素;患者是否为老年人群对是否成功治疗并无显著影响。结论普陀区老年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继续开展老年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并加强老年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和诊断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登记的1 463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分析其发现、就诊和诊断延迟情况、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Co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种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延迟、就诊延迟和诊断延迟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Z分别为-3.6479、-5.5145、2.1500,P分别为0.000 3、<0.001、0.015 8);10年间发现时长中位数为27 d、总体发现延迟率为49.49%,就诊时长中位数为27 d、总体就诊延迟率为64.32%,诊断时长中位数为0 d、总体诊断延迟率为1.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因症就诊者(O R=5.704,95%CI:3.259~9.983)、前往市级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咸宁市2008—2021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咸宁市2008—2021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结果 咸宁市2008—2021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8.53%,前六年就诊延迟率趋于平稳,2014—2016年略有上升后逐年降低至2021年的44.76%。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与总体趋势相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户籍地址为嘉鱼县,职业中服务行业、工人、农牧民、离休人员、其他,诊断结果为病原学阳性,患者来源中直接就诊是发生就诊延迟的高风险患者,≥65岁患者发生就诊延迟风险低于<25岁患者。结论 2008—2021年咸宁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对上述各类就诊延迟的高危因素,需要重点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科学有效防治老年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描述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变化趋势,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10004例,就诊延迟6146例,就诊天数中位数为22(8,56),就诊延迟率为61.44%;2011—202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427.926,P<0.001),不同性别(男性x2趋势=243.848,P<0.001;女性x2趋势=185.402,P<0.001)和年龄组(≤<70岁x2趋势=281.925,P<0.001;70~80岁x2趋势=123.219,P<0.001;>80岁x2趋势=20.175,P<0.001)患者就诊延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汉族、本地户籍、因症就诊、Ⅰ型肺结核患者相比,其他少数民族(OR=1.308, 95% CI: 1.177~1.454)、因症推荐(OR=1.392, 95% CI: 1.108~1.749)、Ⅱ型(OR=3.314, 95% CI: 2.071~5.302)、Ⅲ型(OR=3.149, 95% CI: 2.104~4.713)、Ⅳ型(OR=2.695, 95% CI: 1.741~4.171)患者发生就诊延迟风险较高,流动人口(OR=0.707, 95% CI: 0.631~0.792)、转诊(OR=0.658, 95% CI: 0.597~0.726)、追踪(OR=0.873, 95% CI: 0.778~0.980)患者发生就诊延迟风险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较高,民族、户籍、患者来源和诊断分型是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河南省周口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8—2021年周口市肺结核患者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1年周口市肺结核患者14 288例,就诊延迟6 119例,诊断延迟5 447例,就诊和诊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1,28)d和7(1,30)d;就诊延迟和诊断延迟率分别为42.83%和38.12%,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χ2趋势值分别为25.248、30.865,P均<0.05)。女性[OR值(95%CI):1.091(1.001~1.190)]、少数民族[OR值(95%CI):2.243(1.212~4.152)]、外地户籍[OR值(95%CI):2.669(2.387~2.985)]、工人/农民/民工职业患者[OR值(95%CI):1.427(1.144~1.780)]、因症就诊[OR值(95%CI):4.365(3.177~5.998)]、复治[OR值(95%CI):1.419(1.1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番禺区学生结核病临床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5—2020年番禺区学校的479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病案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20年番禺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为45.93%,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0(1.0,28.0)d,就诊延迟率为39.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病原学阴性为对照,病原学阳性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679(0.468~0.986)];以接触者检查为对照,被动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334(0.134~0.832)];以高中/中专为对照,大学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高[OR(95%CI)=2.705(1.098~6.665)]。结论 番禺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迟较为普遍,对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要加强干预,重点关注学校定期健康体检制度等学校相关因素的干预,减少延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陕西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防控结核病疫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陕西省登记的6 739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6 739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中,就诊延迟患者共计3 040名,就诊延迟率高达45.1%,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38(24~68)d。2015—2019年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5,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患者来源、诊断结果、区域学生的就诊延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4.19,26.75,24.12,P值均 < 0.05),追踪、结核病胸膜炎、陕北地区就诊延迟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为陕北(OR=2.74)、关中(OR=2.09)、陕南(OR=2.39)和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OR=1.84)、因症推荐(OR=2.81)、转诊(OR=3.28)、追踪(OR=6.07)与就诊延迟呈正相关,诊断结果为无病原学结果(OR=0.47)与就诊延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陕西省2015—2019年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区域、患者来源、诊断结果是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学生就诊延迟。  相似文献   

10.
苗瑞芬  王荣  许可  杨晨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49-2153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其与非老年人群的不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老年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南京市肺结核病例数据信息,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疫情登记及治疗转归情况并与非老年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4 078例,占同期全人群报告病例数的35.43%,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10万,高于非老年人群 (χ2 = 552.545,P<0.001)。老年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7.50% (APC = -7.50,95%CI: -10.09~-4.82,P = 0.003)。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数多于女性,男女性别之比为3.01∶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男性为88/10万,女性为28/10万。老年肺结核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47.809,P<0.001)。10.30%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为复治患者,高于非老年患者(χ2 = 141.578,P<0.001)。病原学阳性比例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为55.20%,高于非老年患者(χ2 = 158.501,P<0.001),64.72%的老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耐药检测,耐药率为12.29%。因症就诊是老年肺结核患者最主要的发现方式(50.57%),其次为转诊(32.17%)和追踪(9.24%)。老年患者就诊延误率为64.47%,高于非老年患者(χ2 = 104.446,P<0.001),成功治疗率为87.54%,低于非老年患者(χ2 = 267.191,P<0.001)。结论 南京市老年人群肺结核疫情严峻,患者发现方式单一,就诊延误现象严重,治疗转归相对较差,应加强这一人群的主动筛查力度,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庆市老年复发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转归,为制定老年肺结核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2011—2020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年龄≥60岁复发肺结核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登记老年复发肺结核患者3 461例,年均登记率5.32/10万,年递增率3.07%(χ2趋势=73.477,P<0.05)。病原学阳性率为76.11%。登记的老年复发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4.81:1,年龄以60~69岁组为主(61.34%),70~79岁和≥80岁组占比10年间有上升趋势。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老年复发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最高(10.81/10万),主城都市区次之(4.80/10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0.218、63.594,P<0.05)。老年复发患者年均就诊延迟率为76.80%,10年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8.737,P<0.05)。复发患者中有肺部空洞占比33.95%,重症患者占比9.79%,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2.389、77.693,P<0.05)。年均成功治疗率80.05%(2 340/2 923),呈下降趋势(χ2趋势=82.871,P<0.05)。结论 重庆市老年复发肺结核疫情严峻,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群主动就诊和筛查意识; 重点关注有结核病史的男性、超高龄老年人群,加大老年人群患者发现力度; 探索老年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以减少发病,加强患者关怀,提高成功治疗率,最终达到降低肺结核疫情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4—2020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及确诊延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贵阳市学生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0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确诊延迟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类延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20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延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趋势2值分别为20.70,31.03,P值均 < 0.05)。2014—2020年贵阳市共报告1 323例有效病例,发现天数中位数为16 d,发现延迟率为48.75%;就诊天数中位数是11 d,就诊延迟率为43.46%;确诊天数中位数为0 d,确诊延迟率为1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流动人口与发现延迟呈正相关(OR=1.45),患者来源分类为其他(OR=0.19)、首诊单位级别是县级(OR=0.44)、首诊单位类型为综合医院(OR=0.58)与学生肺结核发现延迟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5)。女生(OR=1.32)、流动人口(OR=1.38)与就诊延迟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1)。流动人口(OR=1.51)、非重症(OR=5.99)、近城区(OR=2.76)、远城区(OR=4.30)与发生确诊延迟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女生(OR=0.65)、少数民族(OR=0.38)、学段为大中专(OR=0.53)、首诊单位类型为专科医院(OR=0.22)与确诊延迟发生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贵阳市学生肺结核发现、就诊延迟的情况较为普遍。应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降低学生延迟发生率,减少学校结核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烟台市肺结核流行特征,为探索肺结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对2010—2021年烟台市肺结核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共登记肺结核患者24 080例,年均登记率为30.7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趋势2=1 160.95,P<0.01)。男性年均登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740.60,P<0.01),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岁(5 513例,22.89%)、50~60岁(3 971例,16.49%),农民占比最多。3—5月份为肺结核的报告高峰期。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居前三位的地区是莱阳市、蓬莱区、牟平区。结论 烟台市肺结核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民、青少年和老年群体为重点防控人群,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建议密切关注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疫情形势,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7—2021年眉山市高校学生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优化结核病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7—2021年眉山市高校学生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χ^(2)趋势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2017—2021年累计报告高校学生肺结核患者102例,全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学校人群发病率为4016/10万,报告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男女比为117∶1,发病主要集中在3—4月和10—11月,东坡区和仁寿县病例数较多,共有68例,占病例总数的6667%;年龄分布中18~22岁年龄段(77例,7549%)发病最多,汉族(90例,8824%)发病最多;教育方面以公立高校(85例,8333%)、高职高专院校(55例,5392%),理工学(51例,50%),大专学历(60例,5882%)最多,因症就诊为主(59例,5784%),就诊延误率和确诊延误率逐年下降。结论近年来,眉山市高校学生肺结核诊疗及报告水平不断提升,就诊和确诊延误现象不断向好,病例分布偏向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大专学历,应重点关注“9+3”招生院校,加强新生入学筛查及宣传教育,及时就诊,积极配合,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60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及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进行体检的6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和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并通过QUS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右足跟跟骨骨密度。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043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检出率为20.61%,其中女性检出率(25.00%)显著高于男性(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7,P=0.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检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95.335,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骨质疏松检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2.370,P<0.001);老年人骨质疏松检出率在不同的户外活动时间、乳类及乳制品食用频率、不同钙片和维生素D服用频率、不同饮茶习惯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饮酒习惯或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年龄≥70岁、饮酒、食用乳类及乳制品少于1~3次/月、饮用浓茶、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少于1~3次/月、患有糖尿病均是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每天户外运动时间>60 min为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对于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原因的知识调查部分,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对“缺钙”为骨质疏松可能原因的知晓率最高(95.11%),“营养不良”和“酗酒”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知晓率比较低,分别为30.58%和32.69%;对于骨质疏松危害及预防相关知识调查部分,“骨质疏松有哪些易患人群”的知晓率最低为28.38%,其次为“骨质疏松的特征表现”(34.13%),被调查者中仅有43.72%对自己是易感人群的属性有正确认知。结论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较高,而相关知识知晓率低。提高户外运动时间、经常食用乳制品、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戒酒、少喝浓茶、降低血糖水平能够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确诊延迟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学生肺结核疫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2020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生肺结核病案数据,描述学生肺结核发现、就诊、确诊延迟现状和变化趋势,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肺结核发现、就诊、确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20年河南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确诊延迟时间[M(P25,P25)]分别为17(6,36),7(1,22),2(0,10)d,呈现逐年增长趋势(P均<0.05)。发现、就诊、确诊延迟率分别为49.32%,35.83%,20.97%,总体呈现上升趋势(P均<0.05)。不同学段学生发现、就诊、确诊延迟率变化趋势存在波动,但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被动发现方式(OR=2.081,95%CI:1.859~2.33;OR=2.671,95%CI:2.335~3.056;OR=1.262,95%CI:1.097~1.452)、病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老年失智的患病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松江区≥6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信息,使用记忆障碍筛查量表(AD-8)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老年失智患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4 045份,老年失智患者173例,检出率为4.2%,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加(χ_(趋势)~2=187.373,P=0.000)。女性失智检出率高于男性(4.8%,3.4%,χ~2=5.019,P=0.025)。不同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生活方式,其老年失智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老年失智检出率高于无脑卒中者(χ~2=17.461,P=0.000),其他慢性病未见与老年失智患病率有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脑卒中(中风)是老年人失智的危险因素。【结论】与老年失智患病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及锻炼和读书看报等,可通过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积极预防老年失智的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减轻该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8.
傅颖  蒋骏  张晓龙  李云  王斐娴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781-1784
  目的  分析苏州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情况,为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2011—2020年苏州市登记管理的1 14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时间趋势,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入院特征与发现延迟的关系。  结果  调查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中,共有569例发现延迟,发现延迟率为49.6%,发现时长中位数为26(11~49)d。2011—2020年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4.62,P < 0.05),发现延迟率(51.2%,44.2%,33.9%,26.2%,65.8%,51.0%,43.2%,61.5%,55.0%,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P < 0.05)。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变化而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Z=-3.67,P < 0.05)。发现方式为因症就诊(OR=5.57,95%CI=1.91~16.27)、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阳性(OR=1.46,95%CI=1.14~1.86)均与发现延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苏州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情况不容乐观,因症就诊、病原学检查阳性是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针对日常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多部门应联动合作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发现延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晓燕  吴文杰  成浩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39-2140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无锡市老年肺结核病疫情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工作。方法分析比较2009—2011年老年肺结核疫情在整个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延迟诊断情况。结果该市60岁以上组老年肺结核占较大比例(30%左右),2009—2011年在整个登记患者中构成比和登记数呈下降趋势;传染性比例55岁组以上逐年增高,至75岁组达高峰;60岁以上组老年肺结核复治比例比60岁以下组高2倍以上;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比例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诊延迟χ2=27.802,P0.01;确诊延迟χ2=15.868,P0.01)。结论应采取加强特定人群宣传力度和医疗机构专题培训等措施,做好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7月在苏州市5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60岁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和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203例,就诊延迟137例,就诊延迟率为67.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人口(OR=2.729,95%CI:1.709~6.184)是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有咯血症状(OR=0.341,95%CI:0.141~0.787)、健康体检(OR=0.224,95%CI:0.112~0.447)、知晓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OR=0.601,95%CI:0.368~0.859)是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严重。流动人口是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而有咯血症状、健康体检和知晓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是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