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很容易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并造成卫生资源的很大浪费。免疫抑制药物在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合理地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可有效控制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减少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微小病变肾病(MCN)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被认为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有关。细胞激动素的生成紊乱导致肾小球对液体和大分子的通透性增加。目前的治疗是用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药物,如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和环胞素。成人常常复发,完全缓解在MCN为60%,FSGS20%。作者观察第一例MCN伴轻度肾小球膜增生的肾病综合征用哌氧沙星(Pefloxacin)治疗15天后完全缓解。该药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败血症伴发的克雷自杆菌肺炎——一种威胁生命的肺部感染。长期的类固醇加硫唑嘌呤以及环胞素治疗均未能使蛋白尿缓解,且诱发了严重的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肾囊药物注射法用于肾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从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的情况来看 ,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仍为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等。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为免疫介导的肾脏病 ,过去认为循环免疫复合物在其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因此 ,此病的治疗自2 0世纪 40年代以来多采用全身给予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治疗 ,近二十年来临床上一直无新的疗法出现。大量激素的应用带来严重副作用 ,如柯兴氏综合征(满月脸、脂肪向心性堆积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治疗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发表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中英文文献。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类型,免疫抑制治疗是治疗这一综合征的主要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来氟米特。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数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体液、细胞免疫及此基础上的炎性介质参与下,导致肾小球损伤。因此,合理地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近年来,先后有多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介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免疫治疗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毒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肾损害及其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近年来高血压所导致的终末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研究中,除评价其降压疗效外,是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通过阐述高血压状态下肾脏自调节功能失调、肾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肾小球高压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以及抗高血压药物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抗高血压治疗预防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微血管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以及由于细胞外系膜基质增多所致。肾小球增大。疾病晚期可出现肾小管萎缩、肾内纤维化,其病理特征性表现为肾小球周边部位出现嗜酸性K—W结节,是糖尿病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改变。但这一改变仪出现于约10%~2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方面:控制诱发因素,阻断DN发展中关键环节。本文就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病,1968年由Berger等首次提出,是一种病理诊断.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慢性肾小球肾炎.现就目前IgA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肾脏疾病,常见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虽然大部分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对激素治疗敏感,但有50%以上的患儿出现频复发,需要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孢素、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25%以上的频复发患儿需要2种以上免疫抑制剂长期治疗,以至于出现激素依赖或环孢素依赖及严重的药物毒性反应,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患儿通常对激素耐药,即便采用最强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最高达到50%~70%.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一免疫病理诊断,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如饮食限制、血压控制等,免疫抑制治疗,联合治疗和扁桃体切除等。现仅就当前IgA肾病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慢性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缺乏有效防治肾病药物。发现和确认治疗肾病新的药物靶点、研发和合理应用防治肾病药物是人类健康的迫切需求,也是肾脏药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近年来,肾脏药理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热点和临床关注重点包括治疗免疫相关肾病药物、新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囊肾病药物、治疗尿酸性肾病药物、治疗肾结石药物、治疗肾性贫血药物和利尿药等新药研发,以及对肾有损伤作用的药物和肾损伤标志物研究。本文对肾脏药理学未来发展趋势亦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从2001年8月至2003年8月,我院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肾病治疗仪治疗1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方案调整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方案调整的过程,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不断调整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的给药剂量以及利用药物相互作用,使血药浓度达标。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整个治疗过程,利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等在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治疗的疗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1)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持续时间≥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1]。在早期阶段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晚期则以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为主。引起慢性肾性。肾脏病的病因很多,痛风性肾病是其中的一种。肾衰宁是纯中药制剂,该处方由大黄、丹参、太子参、黄连、冬虫夏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肾衰宁胶囊对痛风性肾病所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讨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魏兆甫 《医药导报》2001,20(4):251-251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与年龄相关的肾脏病理生理变化相互作用 ,加速了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和发展。DN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基础治疗是控制血糖、血压。临床资料证实某些药物对DN的防治是有效的。1 降血糖药物高血糖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刺激前列腺素分泌 ,血管扩张造成肾小球高滤过 ;肾小球基膜增厚、蛋白非酶糖化等促进肾小球滤过屏障缺陷 ,加速DN的发生和发展。合理选用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 ,如第二代磺脲类、二甲双胍、α 糖苷酶抑制药、噻唑烷酮类等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早期治疗DN的基础。2 降血压药…  相似文献   

16.
罗惠民 《云南医药》2002,23(4):322-325
霉酚酸酯 (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药物 ,1 992年Sollinger等[1] 首次报道MMF治疗肾移植排斥反应 ,以后MMF已在临床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近年来 ,随着MMF药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 ,其应用领域已扩展至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但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尚无大宗病例报告。本文根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综述MM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一、MMF的药理作用MMF是霉酚酸 (Mycophen…  相似文献   

17.
陈宗树 《首都医药》2014,(24):132-13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其病理生理基础与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有关。临床中多将由糖尿病并发的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及肾盂肾炎,统称为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简称糖尿病肾病。通常所指的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糖尿病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本文参阅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从血压、血脂、蛋白尿控制,抗炎、抗凝、抗氧化治疗等方面阐述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症候群,是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肾功能大大减退,而许多抗菌药物在人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改善了肾脏移植的临床效果。钙调神经磷酸酶(CN)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作为临床基础免疫抑制药物,其毒副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寻找新的免疫抑制药物和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提高移植物长期存活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成人肾病综合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56年以来,先后应用皮质激素、氮芥、氧化氮芥、环磷酰胺及噻替派等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取得相当满意的疗效。而近年来,迂到较多的经激素或/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即复发的病例,这些病人重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疗效常不满意。因此,必须进一步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