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纺织品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微波的作用机理包括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以及微波的加热干燥特性;重点介绍了微波在纺织品染整加工领域包括纺织品的前处理(麻类纤维脱胶、蚕丝织物精练、漂白工艺)、染色(可采用织物或丝束加工方式,不仅可用于亲水性纤维染色,在加入适当助剂后,还可用于疏水性纤维的染色)、印花(把印花染料印在织物上之后,接着进行微波照射,防止印花浆所含的水分外逸,利用这些水分使印花浆中的染料在织物上固着、发色)及后整理(环氧树脂整理、无甲醛耐久压烫整理、拒油和拒水整理等)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微波在纺织品其他领域(包括测湿、干燥地毯中的橡浆、涤纶织物干燥、锦纶绳索处理及微波低温等离子体整理等)的9应用情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相变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保温及服用性能,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相变醋酸纳米纤维膜,并与羊毛和粘胶两种传统织物复合,制成相变调温三明治结构复合纺织品。在该复合织物的制备过程中,利用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分别对复合织物各层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其服用性能。通过测试各材料经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静态接触角及形貌,获得了最佳等离子体处理参数;比较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复合织物在保温性、透气和透湿性能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物理撞击作用能够提高复合织物的保温性能,并且增强了透气、透湿性能。说明了此种方法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运用CF4低温等离子体对羊毛织物表面改性,探讨改性后织物理化性能的变化。应用SEM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表征改性后热稳定性的变化,应用表面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后织物表面分子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织物的表面形态和化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短时间处理能提高织物的润湿性能,延长处理时间织物表面引入了含氟基团(C-F),可赋予织物表面较好的拒水拒油效果,改性后织物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染色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芳纶织物的表面黏结性能,采用常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处理时间对芳纶织物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润湿性能、单纱断裂强力和剥离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BD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纤维的表面被刻蚀,粗糙程度明显增加;纤维表面氧、氮极性基团含量增加;纤维的表面润湿性和黏结性能均显著提高,且在处理时间为60 s时达到最优;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纶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竹原纤维床上家用纺织品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竹原纤维织物作为床上家用纺织品时的各项性能.通过对竹原纤维织物与传统床上家用纺织品棉纤维织物的有关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竹原纤维织物具有优于棉纤维织物的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吸湿、透气、染色、抗起毛起球、抗菌等方面,表明竹原纤维织物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床上家用纺织品面料.  相似文献   

6.
庄华炜 《印染》2014,(23):54-55
纤维和织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研究已有40多年历史,但在纺织品湿加工领域,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产业用纺织品。等离子体处理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被称为"降解型表面处理",去除纤维表面的物质;另一种是将纤维表面活化或赋予其功能化,使其能够进行后续加工,例如涂层等。此类等离子体处理可达到以下功效:·表面清洁处理·刻蚀作用·灭菌效果·表面活化,如(暂时)提高表面能·表面功能化,如(耐久性)引入化学基团·表面涂层/整理剂沉积与传统湿加工如间歇式或连续式湿加工、泡沫加工、溶剂处理等相比,等离子体处理的优势是可提供清洁、干燥的  相似文献   

7.
展义臻  赵雪  王炜 《染整技术》2007,29(12):1-4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能明显提高处理后织物的染色性能。文章主要简述了等离子体技术的概念、提高纺织品的染色性能的处理方法、原理及其在各种纤维上的应用。从长远看,等离子体处理在纺织品染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染整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的纤维改性和织物整理的方法,其具有低能耗,污染小,处理时间短,效果明显的特点。文中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和纤维的作用机理并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在纺织品前处理、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织物、丝织物、合成纤维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等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丝织物表面的拒水、拒油性能,较好的控制沉积涂层的质量,将等离子体与液态沉积液结合,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利用高频高压电源在大气压下通入惰性气体氦(He)产生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通过超声喷嘴将液相单体雾化并喷射入等离子体区域,使之在处理物表面上进行等离子体沉积聚合。应用此工艺对丝织物处理,将全氟庚烷单体经过超声雾化,注入大气压辉光放电区域中,实现了在丝织物表面沉积拒水性涂层。通过SEM观察和ATR-FTIR以及接触角测量,分析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得出在不同工艺参数下丝织物表面的全氟庚烷沉积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纤维表面成功沉积致密膜层,织物表面水接触角增大,拒水性能极大地改善。  相似文献   

10.
张娜  邵建中 《纺织学报》2006,27(10):22-25
经含氟整理剂处理的纺织品在经过汗渍、摩擦、沾污、皂洗、氯漂等外界因素影响后,其拒水拒油性能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而经过150℃的高温焙烘后,其拒水拒油性又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复。通过应用EDS分析技术,测定了含氟整理织物、20次水洗后织物和经过再次高温焙烘处理后织物的表面氟含量,进一步揭示了纺织品拒水拒油功能削弱和回复的主要原因是氟原子在纤维/织物表面的定向排列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具有温敏效应的智能型涤纶纺织品,运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涤纶织物接枝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凝胶.通过对织物的水通时间、纤维化学结构以及干湿状态织物表面形态的测试,表征了改性前后织物结构及性能的变化,并探讨了改性后织物增重率和"开关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NIPAAm已被引入涤纶织物表面;经接枝聚合后的...  相似文献   

12.
杜丽萍 《国外丝绸》2008,23(5):13-16
拒水性对于织物及纺织品生产很重要。利用射频诱导偶合SFS等离子体对泰国丝织物表面改性,以增强其拒水性能。经SF6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与水的接触角从0°增至145°。研究发现,水的润湿时间取决于处理时间、射频的能量,对于SF6气体压强低于6.67Pa。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来表征SFe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形态结构的变化。处理后,织物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由10增至30nm。通过XPS谱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表面氟/碳比的增加,织物的拒水性可以达到最高。同样发现,织物上氧/碳比轻微的下降显示了更长的润湿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李健  杨建忠 《毛纺科技》2013,41(1):27-30
应用一种等离子体喷枪对羊毛织物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处理,测试了经改性处理后织物的部分性能。文章测试了织物经改性前后的亲水性,在附着TiO2、CuSO4等试剂后,测试了药品的附着率,以及改性前后织物的红外表征,验证了经改性处理后的织物表面与试剂发生了接枝反应,织物的部分性能得到了良好的改观,为织物后续的染色以及功能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一种等离子体喷枪对羊毛织物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处理,测试了经改性处理后织物的部分性能。测试了织物经改性前后的亲水性,在附着Tio_2、Cu SO_4等试剂后,测试了药品的附着率,以及改性前后织物的红外表征,验证了经改性处理后的织物表面与试剂发生了接枝反应,织物的部分性能得到了良好的改观,为织物后续的染色以及功能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涤纶织物分别进行碱减量和等离子体处理,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涤纶织物表面形态和结构,探讨了碱减量和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减量和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纤维表面出现凹槽;经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透气性、吸湿性得以改善,但断裂强力大大降低;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抗静电性、吸湿性以及透气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通过 3种不同途径开发的新型拒液纺织品 :①采用不同的纤维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密度和化学后整理工艺 ,开发既具有较高拒液性能、又有较好透湿性能的新型医用血液屏蔽织物 ;②制备具有良好防水透湿性能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再与织物复合 ,开发既能满足防水需要、又有透湿性的新型防水透湿织物 ;③采用电子束辐照后与丙烯酸单体接枝改性的方法 ,开发遇水能拒水 (抗浸 )、干态时又有良好透湿性的智能型抗浸织物  相似文献   

17.
梅士英 《印染》2007,33(11):46-49
3.2纺织品拒水拒油性测试方法 3.2.1拒水性 试验方法分为三种: (1)表面抗湿性能(淋雨性能)测试该测试常用喷淋试验法,模拟织物暴露于雨(中、小雨)中的状态,也称防雨性能试验。采用AATCC22—2001、ISO4920、3M水/乙醇法或GB/T4745--1997((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适用于薄型拒水整理织物。试验时,将试样安装在圆环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LTP技术)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服用性能.经LTP技术处理后,毛纤维鳞片被刻蚀,纤维定向摩擦效应和织物收缩率降低,改善了羊毛的毡缩性,若协同柔软剂处理防毡缩效果更佳;羊毛经LTP技术处理后鳞片破坏易于浸润,亲水性和上染率均能显著提高;羊毛纤维经表面改性,出现的纳米尺度的沟槽和凹凸结构利于后整理,经拒水拒油整理后,羊毛织物的拒水性能达到5级,拒油性达到6级.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体技术与织物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纺织产品迫于向生态方向发展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来自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的限制。二是消费者对无害健康织物的要求。基于以上考虑 ,将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纺织行业就显得尤为重要。1 织物表面处理方法  目前已有几种方法来改变聚合物 (包括纺织品 )的表面性能 ,以达到提高聚合物表面粘着力、吸湿性、适应性等的目的。这些方法包括机械处理、化学湿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X-射线处理、γ-射线处理等等。其中等离子体处理是被普遍应用的表面处理技术。2 用等离子体处理织物的优点   ( 1 )几乎所有的织物都可用等离子体在真空状态…  相似文献   

20.
电磁纺织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施楣梧 《纺织学报》2014,35(1):151-0
从具有电磁学性能的纤维及平面织物、多层复合平面织物、立体结构织物等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能、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电磁纺织品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含本征导电高分子的纺织材料、表面镀覆金属的纤维或织物、含金属或金属化纤维的织物、磁性纤维在电磁纺织品领域内的应用及特点;指出平面状电磁屏蔽织物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电磁纺织品应该向多层复合平面状织物及三维立体结构方向发展,应该注重包含特殊电磁性能的周期金属结构单元或周期性结构的应用。此外,阐述了基于纺织的导电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织物测试方法或理论模型以及该类织物在天线等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