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熊国强  张毅 《运筹与管理》2019,28(9):99-106
针对经典博弈理论“理性人”假设存在的局限性,将RDEU博弈模型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集成来研究情绪因素影响下城市拆迁的冲突演化问题。首先基于新的RDEU理论将参与人的情绪因素融入期望效用函数中,给出了地方政府、被拆迁人的RDEU期望收益函数,构建了城市拆迁的RDEU博弈模型,讨论了情绪影响下被拆迁人采取抗争策略和地方政府采取强拆策略的行为演化规律。随后基于熵和元胞自动机建立了城市拆迁的系统脆性演化规则,模拟了城市拆迁由纠纷演化为对抗冲突的脆性激发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被拆迁人还是地方政府,当他们具有“悲观”情绪时,随着情绪的加剧,他们采取强硬策略相互对抗的可能性会增大,悲观情绪会使城市拆迁系统崩溃所需的时间缩短,拆迁纠纷会快速演化为对抗冲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置城市拆迁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公益性拆迁纠纷中,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竞争和执政理念的差异,存在着合理补偿或强制拆迁等多种备选模式;被拆迁户由于搬迁意愿和经济状况等差异,存在着利益受损下采取合理诉求或者在“闹大”心理驱使下采取过激行动等复杂行为类型。通过将城市拆迁问题的演化博弈模型与不同对抗成本下的情景预设相结合,研究城市拆迁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和被拆迁户之间博弈冲突多种情景下各种演化结果,以及城市拆迁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实施城市拆迁项目是否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其概率取决于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影响因素。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诱发群体性事件概率的影响,并不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与被拆迁户之间在拆迁改造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上,均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最优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3.
在碳排放约束额不能由政府单独决定的条件下,本文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非集中决策系统中政府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决策行为。对政府而言,在考虑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度,并分析了该因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选择并不随着约束值单调变化。当考虑技术成本对博弈双方决策的影响,发现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选择是由技术成本和产品经济效益对成本的补偿程度决定的。最后,综合考虑博弈双方的决策,本文讨论了政府能否通过适当的约束值来促使企业选择更好的绿色技术,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废旧手机回收的政府决策问题,构建政府与第三方回收商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政府对第三方回收商回收行为的动态惩罚和补偿策略,分析了政府与第三方回收商回收策略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第三方回收商回收行为选择的相对应的回收策略的奖惩程度、第三方回收商选择的回收策略的成本与收益均直接影响演化博弈结果;当政府对第三方回收商选择相对应的动态惩罚或补偿策略时,演化博弈存在稳定Nash均衡点.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性,府际间合作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合作治理中存在“搭治污便车”的困境。由于府际间大气污染治理博弈的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由此建立了多人两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机制和有约束机制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考虑到政府间污染产业转移,建立了污染产业转移政府对承接方政府治污补偿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和有约束两种情形下(补偿,治理)策略成为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府际间的合作治理策略选择不会受到外部效应的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治理时污染物减排量、不治理时污染物排放增加量、中央政府对治理的奖励和对不治理的惩罚力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大气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其权重系数,可有效促使地方政府策略向参与合作治理演化。无约束下自主选择时,最优策略(补偿,治理)不会成为稳定均衡策略,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后,当经济惩罚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治理)成为稳定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6.
史欢  李洪波 《运筹与管理》2022,31(6):233-239
共生机制是推进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关键,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以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三方共生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各主体不同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选择合作的初始意愿对彼此行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相较于利益相关者,创业企业对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惩罚力度更为敏感;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促进系统向互利共生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7.
征地拆迁补偿策略选择是多主体、多策略、多偏好的组合性博弈均衡结果,引入决策理论方法构建组合性博弈均衡评价模型将组合性博弈均衡求解问题转化为均衡评价问题.有助于降低复杂的组合性博弈均衡求解难度.有限理性下,自利动机的基础性寻利偏好常常需与其他行为偏好集合才能完整充分表现,构建寻利、损失规避和互动公平偏好下地方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的三主体多策略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评价和算例分析.研究表明组合性均衡评价方法对求解多主体、多策略、多偏好的组合性博弈均衡是有效的;集合考虑主体寻利、损失规避和互动公平偏好能有效实现征地拆迁补偿(公平价格征收,接受,接受)的合意均衡,要推动和谐征收,征地拆迁补偿一定要考虑多重行为偏好对主体得益的影响,征收人要强化互动公平偏好,发挥"公平价格征收"的积极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综合考虑社会资本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影响下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的最优设计。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最优投资水平随风险规避度的增高而降低,随公平偏好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政府补偿机制的最优设计应是在考虑单期风险及公平溢价成本的基础上,估计单期期望运营收益的高低,进而协调年建设成本补偿及运营期补偿系数两者的相对关系,设计最优的年建设成本补偿和运营期补偿系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碳排放问题,构建了企业碳减排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环境NGO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解出了该模型的10个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工具对企业、政府和环境NGO的交互行为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各参数变动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探究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企业是否采取低碳生产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低碳生产所需付出的成本;政府是否调控主要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罚款和政府的调控成本;环境NGO是否监督主要取决于政府和公众对其的资助与监督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潘峰  王琳 《运筹与管理》2017,26(2):93-99
通过建立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的进化博弈模型,考察了参与者的决策演化过程,分析了参与者的进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指标的权重系数、企业的排污量并不会影响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地方政府监查行为和企业治污行为会受到包括系统初始状态在内的7种因素的影响。加大对企业不完全治污的处罚,降低企业的治污成本,尽管可以促使企业的策略选择向完全治污的方向演化,但却会不利于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向严格监查的方向演化;而中央政府提高对地方政府严格监查的奖励,加大对地方政府监查不力的处罚,降低地方政府的监查成本,以及降低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支付水平的影响系数,既可以促使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向严格监查的方向演化,又能够促使企业的策略选择向完全治污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1.
《新拆迁条例》规范了房屋征收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被征收入的拆迁补偿行为.运用演化博弈研究了城市商业性拆迁过程中开发商与被拆迁户之间行为特征,以及不同收益约束下各种均衡演化结果:开发商和被拆迁户均采取强硬策略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少数"钉子户"提出过分补偿要求迫使开发商接受;开发商采取暴力拆迁策略损害被拆迁户合法权益.进而讨论了政府部门提供外生性制度安排介入到城市商业性拆迁过程.政府部门在城市商业性拆迁事件中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权衡.其中,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依法实施《新拆迁条例》禁止开发商的暴力拆迁行为,促使少数补偿标准期望值过高的"钉子户"回归理性态度,有利于双方达成理性双赢的(协商拆迁,让步同意)的演化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测量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SFA方法和BC(1995)模型,分析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公共部门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省级公共部门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存在持续改进趋势,同时也发现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每一公职人员服务人数和政府支出规模对公共部门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影响,而人口密度和人均行政管理费支出对公共部门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邻避设施PPP项目中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将演化博弈方法与系统动力学方法相结合开展研究。首先,在三方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三方主体的互动行为及稳定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三方演化博弈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研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博弈演化过程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仿真结果表明,三方主体的策略选择由多个外部变量因素共同作用,通过改变仿真系统中的外部变量取值,系统最终能达到(政府积极监管、企业积极努力、公众参与监督)的均衡状态;在三方博弈过程中,政府起引导作用,公众的监督作用不容忽视,合理的惩罚方案有助于减少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可从构建多主体协调机制、重视公众参与监督、构建社会监督保障体系、设计合理的激励方案等方面促进邻避设施PPP项目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博弈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探讨不同参数对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支持绿色技术创新能够获得的收益、政府给予企业奖励与罚金的高低、公众参与监督所需付出的成本,以及公众给予政府的负反馈程度等,都直接影响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最终的决策,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最终的策略选择不受自身初始意愿改变及其他两方初始意愿高低的影响。基于仿真研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维度,提出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演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潘峰  刘月  王琳 《运筹与管理》2020,29(6):113-123
本文首先构建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公众作为第三方参与主体,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详细比较两方和三方博弈模型的区别,探究各个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未有公众参与下,地方政府策略选择主要受地方政府积极执行成本、环境收益、经济损失,消极执行的环境政绩损失,中央政府监管力度、治理补贴和对地方政府的处罚等因素影响;中央政府的监管策略主要受到严格监管的成本以及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补贴和处罚等因素影响。引入公众参与后,在央地两方博弈的基础上,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策略的影响因素还增加了地方政府被举报后所受到的追加处罚,中央政府监管策略的影响因素还增加了中央政府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追加处罚以及中央政府的公信力损失。(2)未有公众参与下,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概率随地方政府积极执行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引入公众参与后,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率随地方政府积极执行概率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在公众参与下,地方政府积极执行环境规制对中央政府严格监管产生的抑制作用转变成了促进作用。(3)地方政府积极执行的概率、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概率都随公众举报概率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公众参与不仅对地方政府承担环保责任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促使中央政府落实环境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丁兆罡 《运筹与管理》2015,24(3):152-157
“多中心治理”框架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该是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的有效融合,公共就业服务自愿供给机制能否有效弥补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相对不足。文章构建了公共就业服务个人自愿供给影响就业的逻辑回归模型,基于4所高校3336份问卷调查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个体自选择信息还是利用个体志愿者多维行为特征的整合来确定个体志愿者的身份,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自愿供给均对就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公共就业服务自愿供给对就业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提供就业信息、传授求职经验、介绍面试技巧3类自愿供给服务对就业影响最显著,而介绍简历制作技巧类自愿供给对提升就业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