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浆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Chemerin水平、hs—CRP、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分析Chemerin、脂联素、hs—CRP与血脂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疗程结束后,普伐他汀组血浆Chemerin、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血浆Chemerin与TG呈正相关(r=0.48,P〈0.01);hs—CRP与HDL—C呈负相关(r=-0.21,P〈0.01);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r=0.56,P〈0.01),与Chemerin、hs—CRP均呈负相关(r=-0.43、-0.36。P〈0.01)。结论 普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而且能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以降低hs—CRP浓度及血浆Chemerin水平。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 (CHD)与炎症反应有关。有研究显示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1]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映机体各种急慢性炎症的敏感蛋白指标。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CHD患者CRP浓度的影响 ,以探讨其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48例CHD患者 ,男 31例 ,女 17例 ,平均(5 8.2± 10 .3)岁。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15例 ,不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2 1例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7例 ,急性Q波心肌梗死 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CHD诊断标准 ,除外各种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及结缔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 CRP)刺激下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4组,普通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普伐他汀组: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干预;CRP组: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CRP干预;普伐他汀+CRP组: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和CRP干预。采用20%三氯化铁浸润的滤纸包裹大鼠颈动脉建立血栓模型,记录形成闭塞血栓的时间并称量所形成血栓的重量。分离富血小板血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给予PAR-4激动剂刺激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循环中可溶性P选择素和凝血酶的水平。结果普伐他汀治疗后的大鼠颈动脉形成闭塞血栓时间有明显延长,CRP静脉注射对该模型的血栓形成时间无明显影响,而各组形成血栓的质量无明显差别。流式细胞检测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均较低且无明显差异。体外给予PAR-4激动剂AYPGKF-NH2(100μmol/L)刺激后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显著增加,普通对照组P选择素的阳性百分率从3.4%增加至46%。而与普通对照组比较,普伐他汀或CRP均使得GYPGKF-NH2刺激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明显下降。在普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P注射的大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更进一步下降至25%。大鼠血浆中基础可溶性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较低,CRP刺激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增加约22%,普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CRP刺激的循环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9.64±0.81)pg/mL vs (11.34±0.74)pg/mL,P<0.05]。静脉给予CRP注射4 h后血清F1+2水平较基础状态明显增高[(2.57±0.4)pg/mL vs (0.72±0.11)pg/mL, P<0.01];而预先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CRP刺激的血清F1+2水平(1.93±0.25) pg/mL。结论普伐他汀能延长CRP刺激下氧化损伤所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在炎症状态下他汀的抗血栓作用可能带来更多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和对照组除不服用血脂康外,其他治疗方法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C、LDL-C、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康有可靠的降脂作用,同时具有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不同剂量阿斯匹林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观察12 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与 40例正常健康人 ,在服用不同剂量的阿斯匹林后对CRP的影响。结果 CH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RP浓度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别 (P <0 .0 1)。服用 3 0 0mg/d的阿斯匹林患者 ,其CRP浓度较用药前有明显减低 (P <0 .0 1)。而服用 5 0mg/d ,10 0mg/d ,2 0 0mg/d组其用药前后CRP浓度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提示 3 0 0mg/d的阿斯匹林是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6.
7.
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C反应蛋白与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的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已有较多报道〔1,2〕。炎症反应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 (CRP)与之有何关系 ?作者作了一组冠状动脉造影 (CAG)者CRP浓度测定 ,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 2 0 0 2年在本院心导管室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者中选取冠心病病人 (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程度≥ 5 0 % )及冠脉正常者共 98例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有急慢性感染 ,肿瘤及其他明显影响CRP浓度疾患 ) ,以两种方式分组。①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组 :从冠心病病人中选临床症状及CAG结果…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特点。方法:在75例冠心病患及50例非冠心病患中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免疫浊光度法测定CRP。结果:冠心病患血浆Hcy、CRP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性(P<0.001)。在冠心病组中,Hcy、CRP从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逐渐升高,各组间均有显差异(P<0.001)。结论:我国冠心病患血浆Hcy、CRP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反应蛋白的影响。C方法:观察例冠心病患者的反应蛋白在用药89C前后的变化。其中辛伐他汀组例,阿司匹林组例,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组例。272933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反应蛋C白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而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联用组用药后反应蛋白的浓度与另两组用药后反应蛋白的浓度0.05),CC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对反应蛋白的降低优于单一的辛伐他汀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54例冠心病患者检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1,疗程4周,观察服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二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欣  刘颖  李志刚 《华夏医学》2003,16(4):458-460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 1 0 6例冠心病患者和 1 0 6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 CRP、白细胞 (WBC)、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脂水平 ,记录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2 6例 ,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 4 1例 ,SAP(稳定性心绞痛 )组 39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之间 CRP等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 CRP和 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0 9和 0 .0 1 7) ,经调整性别、年龄、 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 ,CRP和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 ,OR分别为 1 .72 6和 1 .4 70 (P分别为 0 .0 4 8和 0 .0 36 )。 AMI组及 U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34,P<0 .0 0 1 ) ;U AP组与 SAP组相比 ,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1 ) ;而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3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2组CRP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TC、TG及LDL-C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具有较好的降低CRP水平及血脂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江洪 《右江医学》2007,35(4):368-36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9例,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CRP水平,并将CHD组患者按CAG病变不同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以上病变组34例,比较各组间CRP的差异。结果CHD各组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MI组、UA组CRP水平高于SA组,AMI组CRP水平高于UA组(P<0.01),冠状动脉双支以上病变组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结论CRP浓度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与冠脉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文  向妍  李冰洁 《当代医学》2014,(20):40-41
目的研究牙周炎严重程度对飞行员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空卫生管理部做洁牙和牙周治疗的空勤人员中牙周炎患者合并冠心病32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牙周炎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牙周炎组、中度牙周炎组和重度牙周炎组,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1)CRP水平为轻度牙周炎组〈中度牙周炎组〈重度牙周炎组,E峰值、E/A比值、LVEF、LVEDD为轻度牙周炎组〉中度牙周炎组&gt;重度牙周炎组;(2)牙周炎严重程度指标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与CRP水平呈正相关,与E峰值、E/A比值、LVEF、LVEDD呈负相关。结论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可导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和心功能恶化,且CRP水平与心功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也提示牙周炎可通过增加炎症反应程度来导致冠心病恶化。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的一个敏感性指标,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hs—CRP)蛋白的浓度,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165例健康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SAP、UAP、AMI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的浓度。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随机方差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浓度在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正常人血清浓度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涛 《前卫医学情报》1997,13(5):168-169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普拉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普伐他汀每日10mg,晚餐后服用,疗程共4周。治疗前后检查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普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CRP水平,具有抗炎作用,这种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伶俐  杨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12-8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和31例CHD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CHD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心绞痛组(UAP)。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AMI组hsCRP水平最高,UAP组次之。它们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AMI组的hsCRP与U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HD各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CHD的发生和发展显著相关,可作为诊断CHD与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