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积极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控制贫富差距,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动力,才能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政府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目的是促使传统公共行政向现代化公共管理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推动政府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长期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应该在改革与发展两大方面进行科学的战略替代。我国改革与发展必须逐步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加强明确的战略规划性和持续的健康运转性,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发展是中心,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改革的直接目的和保持稳定的根本基础;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促进稳定的基本途径;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然结果。发展是绝对的,是硬道理,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发展与改革稳定是辩证的统一,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要把发展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和基本任务,把以人为本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方向,把统筹兼顾作为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和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如何改革发展,人们尚存一些疑惑。本文运用邓小平同志有关思想提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高等院校应在观念上予以更新,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还应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传统政府绩效评估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对包容性发展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应对传统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数量等指标进行改革和调整;用包容性发展精神价值取代传统评估价值理念,彰显绩效评估人本性、公正性、发展性与民主性以消解评估困境;用包容性发展精神引领转变评估理念、创新评估体制机制以及践行包容性发展战略,深化推进政府绩效评估改革与完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改革之初所设想的“先富带动后富”并未如愿实现,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急剧恶化反而使得这一设想变得愈发遥远。对改革的反思不应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操作失误和政策偏差上,而应深入到改革观、世界观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上,即搞改革的同样有一个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或态度问题。改革再往下去怎么推进,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即哲学的智慧、哲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高等学校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 ,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使高校在服务“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夯实改革发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规避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而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育、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着力建构多方联动、合作治理社会治理机制,构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顺畅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和依法及时合理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又是当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关键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贫富差距不同于收入差距,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学方法,而要借助多学科方法,从多维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从总体上看是在不断扩大;从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看存在明显差别,其核心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用基尼系数方法来分析中国的贫富差距,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作为衡量问题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分配政策,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大踏步跨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也日益突显.究其贫富差距悬殊的根源,在于法制化水平低、利益协调机制差、打击非法行为不力等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又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从当前来看,可从进一步创新性地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并从根除寻租行为、建立税收代理制、重建农会、支持西部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等方面入手,力求突破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在阶层、行业、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都存在这种情况。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发社会矛盾,不利社会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长期贫富差距过大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解决分配不公着手,要从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着手,需要执政党、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财产集中度越来越高,居民家庭财产差别越来越大。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问题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羁绊”,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还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而构建和谐社会,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富差距问题,把贫富差距缩短在适当范围之内,使其发挥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贫富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背景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并且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政府干预贫富差距扩大是必然的,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必然把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核心开展工作,就要着力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让改革的成果共同享有,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社会不公平导致贫富差距急速扩大,并且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十分明显。贫富差距扩大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明显表现出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认真分析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是有效地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文章主要从公共政策角度对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贫富差距扩大引发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显化,违法犯罪活动增加,出现了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从制度性因素看,社会转型期分配制度的弊端和缺失、非法非正常收入增加,是导致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缓解贫富差距的根本途径是规范市场规则,强化监督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是我们到上个世纪末的奋斗目标。随着小康 社会的基本实现,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推进,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 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从基本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必须正确 地看待和认真分析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时期的个人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体现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经济转型时期居民收入发生了剧烈变动,收入倾斜政策在破除平均主义的同时,也引发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象。允许收入差距存在,又要缩小贫富悬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历史课题。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伟大目标,为此,必须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调控力度,使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