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苯基-7-氨基香豆素和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苯基-7-氨基香豆素是合成3,7-取代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的重要中间体。文章首先介绍了四种合成该中间体的工艺路线,再将该中间体7-位上的氨基缩合环化和取代构成一些含唑基的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和一些含三嗪基的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它们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塑料加工等的增白。  相似文献   

2.
3-苯基-7-氨基香豆素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3 ,7 取代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的白度高、耐光性能优良、增白后的制品不带蓝光头或红光头 ,制品外观更悦目 ,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广泛用在纺织印染业和塑料加工业。这类荧光增白剂生产工艺较复杂 ,国内对此研究不多 ,目前达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几乎还是空白 ,国内市场需要的品种都是从国外进口 ,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而 3 苯基 7 氨基香豆素是合成该类荧光增白剂的重要中间体 ,本文介绍了 4种合成该中间体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3.
三聚氯氰在荧光增白剂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用三聚氯氰合成的荧光增白剂,按其母体结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型、含三嗪基的香豆素类型、三嗪基芘类型、4-酰氨基-4’-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型。同时,简述了上述荧光增白剂的典型合成工艺及其主要用途。并预测今后十年内三聚氯氰在荧光增白剂中的消耗量仍以年均6%左右的速率递增。  相似文献   

4.
采用β-萘酚为基本原料,经Reimer-Tiemann反应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在催化剂存在下进一步与苯乙酸进行缩合反应合成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 3-苯基-5,6-萘并α-吡喃酮.该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总收率达69%,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5.
三聚氯氰在荧光增白剂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用三聚氯氰合成的荧光增白剂,按其母体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型、含三嗪基的香豆素类型、三嗪基芘类型、4-酰胺基-4‘-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型.详细列出了这四类荧光增白剂主要品种的化学结构式、商品名称、CAS登录号、C.I.索引号.简述了典型合成工艺和它们的主要用途.还介绍了目前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并在相关产业链的持续拉动下,随着荧光增白剂产品不断打入国际市场,预测了今后十年内三聚氯氰在荧光增白剂中的消耗量仍将逐年递增,年均递增速率约为6%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西佛碱水解法所制得的3-氨基香豆素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设计合成了3种新的香豆素衍生物N-(3-香豆素基)甲基丙烯酰胺、2-氯-N-(3-香豆素基)乙酰胺和2-溴-2-甲基-N-(3-香豆素基)丙酰胺。经1HNMR、MS和FT-IR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并对产物的合成和分离纯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邻氨基对甲酚主要用于制造荧光增白剂DT(国外同类商品名尤辉得斯ERN),供涤纶、锦纶、醋纤、氯纶及合成纤维与棉、毛混纺织物的增白、退浆和氧化性漂白。近年来,国内荧光增白剂DT 的生产能力已达相当大的规模.荧光增白剂DT 的合成并不复杂,工艺进展报道不多.本文归纳中间体邻氨基对甲酚合成的国内研究进展,供参考。邻氨基对甲酚为白色片状结晶,熔点135℃,溶于乙醇、乙醚与氯仿,难溶于苯,几乎不溶于冷水.  相似文献   

8.
黄志平  郑超  周蕾  樊启平  向玉联  张鸣 《广东化工》2012,39(17):166-167
香豆素衍生物是药物开发和荧光探针设计的重要中间体。文章以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Pechmann反应和Duff反应两步合成了4-甲基-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并优化了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香豆素衍生物的发展近况,指出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较强蓝色荧光的染料,其核心结构是香豆素。在香豆素环的不同位置引入各种取代基团,可以构成性能不同和用途各异的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主要应用于生物成像、离子检测、环境系统分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香豆素酰胺类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对其进行合成研究,对于寻找安全、高效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探讨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通过甲氧基还原、Knoevenagel缩合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个新型香豆素酰胺类物质——3-乙酰氨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其结构经NMR及MS确证。  相似文献   

11.
香豆素应用广泛,合成了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7-二甲基香豆素和6-甲基香豆素4个化合物,并对合成香豆素和6-甲基香豆素的后处理方法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固体超强酸、分子筛、介孔分子筛、杂多酸、高分子树脂等固体酸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在香豆素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比较了各固体酸和离子液体的选择性、可再生性等特点,显示出它们在香豆素衍生物绿色合成中的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1)为原料,通过甲氧基还原反应、Knoevenagel反应缩合关环,再经硝基还原得到关键中间体3-氨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并以其为母体,将3位氨基酰化,获得3个新的3位酰氨基取代的7,8-二甲氧基香豆素,其结构经1 H NMR、13 C NMR、IR分析确证。考查了各种反应条件对中间体(2)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n1∶nAlCl3=1∶1、甲苯90mL、反应温度80±2℃,反应时间4h。  相似文献   

14.
赵明明  陈国良  张树祥 《广东化工》2022,49(5):79-81,88
香豆素类代表药物华法林作为抗凝剂在临床中一直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治疗窗口狭窄,需要经常监测服用者的血药浓度,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作用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新型香豆素抗凝剂的研发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抗凝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香豆素类抗凝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溴甲基取代的香豆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刚 《安徽化工》2006,32(2):32-32
介绍了合成的7-溴甲基香豆素等6个溴甲基取代的香豆素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文献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以苯醌和醋酐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制备了中间体1,2,4-三乙酰氧基苯,再与苹果酸发生环合反应制得6,7-二羟基香豆素。  相似文献   

17.
以水杨醛和乙酐为原料 ,乙酸钠为催化剂 ,在微波辐射下合成香豆素。当摩尔比为水杨醛∶乙酐∶乙酸钠 =1∶ 3.6∶ 0 .2 5时 ,采用 480 W微波辐射 10 min,香豆素产率可达 90 %。与传统合成法相比 ,该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香豆素的工业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强 《安徽化工》2007,33(2):40-41
对香豆素常用的三种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其工业化生产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终选定了水杨醛法,并给出了工艺流程图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9.
以取代的3-乙酰基香豆素或3-丁酰基香豆素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香豆素肟酯类化合物(Ⅲa~k)。以3-乙酰基香豆素肟与乙酸酐的反应为模板反应,考察了溶剂的种类和反应温度对产物Ⅲa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反应温度为60℃时,产物Ⅲa的产率最高(88%)。在最优条件下,以67%~92%的收率得到11种含不同取代基的香豆素肟酯类化合物。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高分辨质谱确证,并对Ⅲa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