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寻求高效易行的含镉废水处理方法,合成了含硫高分子絮凝剂PEX。研究了其在不同pH值及Cd2+的初始质量浓度下对Cd2+的捕集性能,并对一些影响因素做了考察。结果表明:PEX对Cd2+的去除效果很好;pH值对去除Cd2+有一定影响,pH值为5.0时的去除率较高;共存阳离子和有机配位剂对PEX去除Cd2+的影响不尽相同;致浊物的存在对PEX去除Cd2+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PEI,DDTC相比,PEX去除Cd2+的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梁朝玉  刘其海 《化学工程师》2004,18(11):17-18,42
聚合氯化铝硅(简称APAC),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本文在不同的硅铝比、铁含量(作为稳定剂)、pH值条件下进行合成试验,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硅铝比(摩尔比)为0.03~0.05,铁含量(质量百分含量)为0.4%~0.8%,pH值为2~3。在此条件下得出的絮凝剂具有性质稳定、处理出水浊度低、受原水pH值影响小等优点。尤其在处理低浊、微酸河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MAPEI应用于含铜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荆巯基乙酰聚乙烯亚胺(MAPEI)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研究其对Cu2 、Ni2 和浊度去除的效果及重金属的回收.结果表明:(1)该絮凝剂对Cu2 、Ni2 和浊度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2)废水pH值的变化对Cu2 、Ni2 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3)残渣中的Cu2 用盐酸回收.回收率可达到60%.  相似文献   

4.
选取4种改性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CPL301、CPL309、CPL710、CPL811)对干法制腈纶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结果表明,在常温、pH值为6~8条件下,不同投加量的4种絮凝剂对废水中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不同.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絮凝剂为CPL710,在投加量为13 mg·L-1时对CODcr的去除率为3...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5):1114-1118
以含有单一重金属离子的模拟铅锌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溶液初始pH、絮凝剂种类及投加顺序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模拟多种重金属选矿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一重金属离子条件下,pH值为8、加入絮凝剂PAM对铜离子去除效果最好,pH值为6,空白絮凝剂对铅离子去除效果最好,pH值为8,空白絮凝剂对锌离子去除效果最好,pH值为7,絮凝剂PAC对镉离子去除效果最好;絮凝剂PAM-PAC组合对铜离子、锌离子和镉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絮凝剂PFS-PAM组合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②多种重金属离子条件下,pH为9,空白絮凝剂或加入絮凝剂PAM,对铜离子、铅离子、锌离子和镉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商连  古仪方  黄韬 《应用化工》2014,(7):1200-1203,1207
以聚丙烯酰胺为主链,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絮凝剂(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絮凝剂以及反应物的浓度、pH值、沉降时间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絮凝剂用量为2.5 mL/L、pH值为6、水利条件为快速搅拌(180 r/min)4 min、慢速搅拌(90 r/min)10 min,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以及絮凝沉降时间为30 min的最佳絮凝条件下,改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0.2%,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刘俊  李畅 《应用化工》2019,(5):1114-1118
以含有单一重金属离子的模拟铅锌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溶液初始pH、絮凝剂种类及投加顺序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模拟多种重金属选矿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一重金属离子条件下,pH值为8、加入絮凝剂PAM对铜离子去除效果最好,pH值为6,空白絮凝剂对铅离子去除效果最好,pH值为8,空白絮凝剂对锌离子去除效果最好,pH值为7,絮凝剂PAC对镉离子去除效果最好;絮凝剂PAM-PAC组合对铜离子、锌离子和镉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絮凝剂PFS-PAM组合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②多种重金属离子条件下,pH为9,空白絮凝剂或加入絮凝剂PAM,对铜离子、铅离子、锌离子和镉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联合PAC、PAM处理浓缩液,研究了复合絮凝剂投加量、PAC投加量、PAM投加量、pH值以及复合絮凝剂+PAC+PAM的加药方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絮凝剂投加量10mg·mL-1、PAC投加量0.02mL·mL-1、PAM投加量0.004mL·mL-1、pH值6、采用连续加药方式的条件下,COD去除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聚硅酸硫酸铝(PSAS)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以水玻璃、硫酸铝、硫酸为原料合成了PSAS絮凝剂,探讨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Al3+与SiO2物质的量比对产品PSAS制备及混凝脱色性能的影响.在pH=5.0~5.5的弱酸性介质中,PSAS最佳合成条件是SiO2的浓度为2.0%~3.0%,温度为20~30℃,Al3+与SiO2物质的量比为1.0.对染料废水的混凝试验表明产品的絮凝脱色性良好,脱色率≥97%,C0D去除率≥80%.该絮凝剂与其它无机絮凝剂相比,在降低色度、悬浮物、C0D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锌为原料在高剪切条件下制备出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锌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了SiO2含量、pH、活化时间、n(Al+Zn)∶n(Si)、n(Al)∶n(Zn)对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絮凝剂絮凝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pH>SiO2含量>n(Al+Zn)∶n(Si)>n(Al)∶n(Zn)>活化时间;絮凝剂的最优制备条件:SiO2质量分数为3.0%,pH为3,活化时间为85 min,n(Al+Zn)∶n(Si)为1.5,n(Al)∶n(Zn)为2.0。以此条件下制备的聚硅酸铝锌絮凝剂处理200 mL浊度为200 mg/L的高岭土废水,当其投加量为3 mL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煅烧黄土为原料,经FeSO4与AlCl3聚合改性制备一种生态环保型的黄土/聚合铝铁盐基絮凝剂(LPAFCS)。以COD及浊度去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考察了黄土煅烧温度、FeSO4/AlCl3质量比、反应温度与pH对复合絮凝剂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并对复合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土煅烧温度为600℃,m(FeSO4)/m(AlCl3)=1:2,反应温度为60℃,pH=3时制备的LPAFCS处理污水效能最佳。其对城镇生活污水各项指标去除率均高于70%,吸附次甲基蓝和苯酚废水效果良好,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和绿色环保,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当Pb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时,Pb2+在活性污泥上吸附3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R2=0.9994),平衡吸附量qe为50mg/g,准二级速率常数k2为0.0095g/(mg.min);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很大,溶液pH值为3~4时吸附效果较好;活性污泥的投加量对吸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Pb2+的质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污泥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效果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王芳平 《精细化工》2014,31(4):486-492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功能化的纳米SiO2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制备了PBMA/GMA-SiO2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吸附含Pb2+的水溶液。考察了吸附时间、温度、pH以及Pb2+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BMA/GMA-SiO2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423.84mg/g,吸附最佳pH=5~6,平衡时间为1 h,去除率随Pb2+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优化实验条件下,50 mg吸附剂在298 K时,对pH=6的50 mL 0.02 g/L含Pb2+溶液的去除率高达100%。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比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Langmuir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于描述此吸附行为。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但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剂经过5次脱附、吸附后,依然具有较强吸附Pb2+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时合成含铅类水滑石处理含铅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的含铅废水中同时加入Mg2+和Al3+,以NaOH和Na2CO3为沉淀剂,在Mg2+、Al3+共沉淀过程中Ph2+能部分取代Mg2+实时制备含铅类水滑石,并达到同时去除铅离子的目的。探讨了nMg+Pb/nAl、nPb/n[Mg+Pb]、pH值、晶化时间、铅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当n[Mg+Pb/nAl、nPb/n[Mg+Pb]为4和0.2,pH值为8-10,晶化时间12h以上,初始浓度在1000mg/L以下,铅去除率高达97%以上。XRD、Fr-IR对沉淀产物结构分析证实,实时合成的产物为含铅类水滑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分子量丙烯酸钠聚合物絮凝剂用量、助凝剂用量、体系pH值以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淀粉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最佳絮凝条件下CODCr去除率可达50%以上,浊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所得到的絮体无毒,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松果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去除废水中Cu2+、Pb2+、Zn2+的吸附及解吸试验,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pH值对达到吸附平衡的松果的解吸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0~5.5,Cu2+、Pb2+、Zn2+初始质量浓度约为25 mg/L时,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1.5、3 g/L,去除率分别为55.32%、86%、39.96%。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均大于0.998。等温吸附研究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Cu2+的等温吸附过程,Langmuir方程则能更好地描述Pb2+和Zn2+的吸附过程,用Langmuir方程拟合等温吸附数据得出松果对Cu2+、Pb2+、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10、31.65和9.60 mg/g。强酸是一种理想的Cu2+和Zn2+解吸剂。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flocculant PAC-AM-DMC is synthesized using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an initiator, which was used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inorganic flocculant, this new flocculant has the advantage of low dosage and high efficiency. Simultaneously, it is less toxic and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an the organic flocculant. 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flocculant PAC-AM-DMC demonstrates better flocculation than the commercial single type flocculant (PAC, PAM), 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than simply combining the two flocculants. It has potential for commercialization. When PAC:(AM + DMC) = 2:8, the initiator is 0.2 wt%, and the flocculant obtained by reacting at 50°C for 4 h has the best effect on sewage treatment. When the pH is 7,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C-AM-DMC is best with the dosage of 10 ppm. Correspondingly, the amount of flocculant is 10 mg/L, and the turbidity of simulated sewage is 172 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 (NTU), which is over 98% of turbidity remov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prepared hybrid flocculant is nearly non-corrosive and posed little damage to the equipment. And the hybrid flocculant has excellent sal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8.
螯合沉淀法处理含铜、铅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型的重金属螯合剂五硫代碳酸钠(Na2CS5)处理铜铅废水。探讨五硫代碳酸钠的用量、pH、反应时间等对去除铜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u2+和Pb2+浓度各为200mg·L^-1的混合模拟废水,当月(Na2CS5):n(Cu2++Pb2+)=1.5,pH5.0,反应15min,Cu2+和Pb2+去除率各高达99.81%和99.94%,残留的浓度各降至0.38mg·L^-1和O.12mg·L^-1,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小球藻吸附水体中Cd~(2+)、Pb~(2+)和Cu~(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小球藻藻体吸附水体中Cd2+、Pb2+和Cu2+的情况,在检测了典型电子垃圾处理区水体中重金属Cd、Pb和Cu浓度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小球藻藻体在模拟重金属离子溶液中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水体中重金属Cu的浓度较高,Cd和Pb的污染程度较严重。藻体对于Pb2+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达到88.42%和13.262 4 mg/g;Cu2+的去除率较低,但去除量高达17.480 6 mg/g;Cd2+去除率较高,但去除量仅有0.433 7 mg/g。  相似文献   

20.
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有机膦酸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中间体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合成出一种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PAD-1),将其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AD-I投加量为40 mg/L、pH值为7、废水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含油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