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电网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电网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解决传统电力系统诸多问题的一个新手段.在微电网中,微电源既能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可保证敏感性负荷的不间断供电.由于能有效利用微电源热能,实现热电联供而提升效率.微电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归纳和总结了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CERTS)提出的微电网控制的关键性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微电网控制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微电网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阐释了微网的概念、结构及特点,然后对当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的微网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微网运行方式,最后着重探讨了现阶段微电网研究中的关健问题和相关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将对电网运行、控制和电力市场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整合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元件和负载的微网技术将是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网技术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全面阐述了微网在运行、控制、保护、经济性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微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深入探讨了微网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指出孤网运行下的微网可以为重要负荷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电能。  相似文献   

4.
微电网整合了分布式发电的各种优点,为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平台。说明了微电网的产生背景,指出了传统电网的缺陷以及分布式发电的利弊,引出微电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际上对微电网的具体定义、设计理念以及微电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电网示范工程。阐述了微电网的运行特征与控制方法两方面的技术问题,对微电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电网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效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分布式电源以微电网的形式接入电网。介绍了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协会提出的微电网概念,综述了不同形式的微电网结构,并研究了微电网的规划体系和规划算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微电网规划中待研究或研究较少的问题,为微电网规划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分布式发电仍处在有待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阶段,面临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商业模式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认清这些障碍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是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总结归纳了集中式供电模式的弊端和分布式供能模式的优势,对分布式发电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类,综述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带来的各种影响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指出(分布式电源)机(配)网协调和(微)网(配)网协调问题均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机网协调是分布式发电技术应用的基础,网网协调则是构建智能配电网的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7.
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32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将对电网运行、控制和电力市场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整合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元件和负载的微网技术将是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网技术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全面阐述了微网在运行、控制、保护、经济性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微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深入探讨了微网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指出孤网运行下的微网可以为重要负荷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电能。  相似文献   

8.
微电网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自身的不稳定性将导致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分层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将分层控制分为三层,每一层独立完成自身的控制任务,通过通信通道向下层传达命令,且传达命令过程中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下垂控制方法,微电网分层控制的第一层为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控制,第二层为在第一层控制信号基础上的频率和电压幅值控制,第三层为微电网功率和主网功率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对微电网接入主电网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分层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微电网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华东电力》2013,(6):1170-1175
对国内外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互连标准各不相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来具体分析,从技术规格和要求、安全和保护以及电能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指明了不同标准间的基本内涵和差异,为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的制订和修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微电网研究领域热点,在某些不考虑具体设备暂态过程的仿真研究中,为缩短建模时间和仿真时间,滤除仿真结果中的谐波干扰,针对分布式电源详细模型的本质特点,对其组成部分原动机和逆变器分别进行简化,提出相应的简化模型。在光伏并网的仿真场景下,建立整体仿真模型,将详细模型与简化模型进行对比可知:简化模型不仅在稳态时达到了与详细模型相同的结果,而且暂态响应优于详细模型,达到了预期的对简化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直流微网系统能量管理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基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蓄电池储能的多电源直流微网系统。归纳总结出了系统的九种工作模式,提出了包括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和直流微网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策略。根据分布式电源、电网、负载和蓄电池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并完成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多电源供电的微网系统运营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负荷特征和当前城市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城市工业区和中心城区为例,针对不同负荷区域,研究了与之对应的城市微电网的供电模式,为建设城市微电网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分布式电源并联运行时的系统功率均分准确度以及负荷变化时的系统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态下垂控制的微电网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特性进行分析,引入动态下垂系数、灵敏度系数,建立改进动态下垂系数控制模型,并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其结果得到:基于改进动态下垂控制的微电网控制方法可以将电...  相似文献   

14.
张陶 《供用电》2011,28(4):28-30
微网技术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介入配电网问题的有效措施。以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机组成功地以微网方式友好接入配电网为例,介绍了麦岛沼气发电机组微网的技术构架,运行方式、微网策略、控制逻辑等,实现的微网控制功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并入大电网时会改变电网的稳态潮流分布和能量流动的单向性,从而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建立了微电网并网的简化模型,并从微电网结构、微电网渗透率、电网运行安全型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微电网并网对电网潮流分布、静态电压、网络损耗、暂态稳定性以及继电保护的影响,对微电网并网的最佳能量分布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后结合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含逆变器微源的微网线路故障时,由于逆变器的限流作用,流过逆变器的故障电流被限制在两倍额定电流以内,造成含逆变器微源的微网并、离网模式下故障电流差距较大,使得基于固定值的常规过流保护不适用于微网。基于上述问题,对造成微网线路故障电流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作出总结,主要有微网运行方式,DG接入退出、布局容量、控制方式,并对它们的影响作了分析。文中着重综合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微网线路保护研究热点,并按是否依赖通信及保护原理的实现方法做了划分。最后针对目前微网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微电网系统微电网相对传统电力系统有很多自身的优点,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当负荷需求发生变化时,要求微电源的输出有功功率增大或者减小,则必定会造成微网频率频率的偏差,严重时可能造成电网崩溃。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的微网改进功率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功率控制方法可以减少频率波动。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微网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源间的无功环流是由其输出电压幅值的差异引起的。在深入分析并联运行微源间输出电压幅值差异与无功功率出力分配偏差关系的基础上,将电压幅值反馈的控制策略引入到传统下垂控制中,降低微源间输出电压的幅值差,从而抑制无功环流的形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同时仿真结果还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微网运行的稳定性。最后将该控制策略应用到并网过程中,仿真结果表明电压幅值反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并网过程中频率和电压的震荡。  相似文献   

19.
文中在研究国内外储能系统配合间歇式能源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从分钟级与毫秒级两个时间尺度对微网能量进行协调控制,提出了储能系统的瞬时的波动平滑输出控制策略与长时间的计划输出控制策略,通过仿真搭建了包含风机系统、电池储能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平滑输出控制策略和储能系统的计划输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徐金雄  张双平  王帅 《电气开关》2010,48(3):59-61,66
首先介绍了微型电网提出的背景,进一步说明了微型电网的结构和概念;在结合当今国际对上微型电网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下,探讨了现阶段微电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微型电网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