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PMM)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8例PMM病例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表型、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结果 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中位年龄65岁.皮肤发病率(57.14%)最高,其次为鼻腔(17.85%)和直肠(10.71%).色素性和非色素性PMM分别为16和12例,镜下组织形态较复杂,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等5种类型,肿瘤细胞HMB-45、Mart-1、S-100阳性率均超过90%,Ki-67阳性率在10%~90%之间.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年龄和转移这两项因素下的PMM病例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B-45、Mart-1、S-100的联合使用对该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PMM恶性程度高,患者存活率低于50%,加强高发年龄段人群预防意识和早期病理确诊对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杨锁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32-833
目的探讨MM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特点,以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统计分析我科2000年10月--2009年2月确诊的58例MM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8例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37岁。发生部位:下肢42例(其中足部31例),头颈部7例,上肢5例,躯干4例;病史3个月-10个月;首发症状:皮肤溃疡36例,皮肤结节17例,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皮肤MM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下肢尤其是足部最易发生。无色素的M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L)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临床表现。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PMML的肿瘤标本(2例为穿刺活检标本,3例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MML老年人居多,病变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免疫组化S-100、HMB-45、Vimentin和Pan—melanin呈阳性表达。结论由于临床上PMML罕见,易造成-些非典型病例的误诊、漏诊,有条件者可以对病例行有关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5.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由Moore(1857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据文献报道,AMM占恶性黑色素瘤的0.4%-1.6%,占大肠肿瘤的0.1%-1.9%,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关。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女性稍多。日本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者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速度慢,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对其诊断进行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所见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本次研究的患者共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58.63岁;临床病理学分析发现该8名患者的肿瘤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瘤细胞由上皮样、梭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100(强+)、Vimentin(强+)、HMB45(强+)、MelanA(强+),CK(-)、LCA(-),Ki-67增殖指数为20%~90%。随访时间1~96个月不等,术后1年、2年、5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37.5%、25.0%、12.5%。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症状多样,诊断及鉴别诊断依赖内镜下所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肿瘤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对所有患者建议术后再进行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8例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预后。 结果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容易误诊,本组18例术前误诊为直肠癌6例。手术切除15例,其中Miles、术10例,经肛门肿瘤局部切除5例,改道手术3例。全组中位生存期18.1个月,5年生存率19. 1%。统计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 = 0.008),而手术方式、肿瘤色素、性别等与预后无关(P > 0.05)。结论 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手术切除方式与预后无关,何种术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肿瘤期别及个体情况而定。为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远期生存率,目前主张手术联合放、化疗,特别是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病范围较广,占恶性肿瘤的1%~2%,多发于皮肤,其次好发于眼,肛门直肠占第三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自1857年Moore报道第一例以来,到1982年Boliver搜集文献,125年间共报告457例。国内刘志峰搜集至1991年以前40年文献共计160例,文献显示恶性黑色素瘤占肛管直肠恶性肿痛的0.4%~1.6%;也有的资料统计为0.1%~3.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谊部位的癌、恶性淋巴瘤或间质肿瘤相混淆,免疫组化是必不可少的鉴别手段。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愈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常用的免疫抗体有Vim,S—100和HMB45,其中HMB45对其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2002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43例,占同期收治的大肠恶性肿瘤的0.7%,男性17例,女性26例;平均发病年龄5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60.5%、肛门口肿物53.5%、肛门疼痛或不适34.9%等;首次就诊误诊率46.5%;43例中29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2例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2例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全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9.3%。【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前列腺间质肉瘤作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前列腺间质肉瘤主要由排列成束状、编织状的长梭形细胞构成,短梭形细胞散在于长梭形细胞之间,细胞异型性明显,肿瘤内无腺性成分。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 前列腺间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CD34阳性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发生于前列腺的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横纹肌肉瘤等。  相似文献   

12.
邵素英 《中外医疗》2011,30(32):6-6,8
目的明确乳腺肌上皮癌的病理特点及病理鉴别诊断,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例乳腺肌上皮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瘤细胞P63、细胞角蛋白、CD10、平滑肌肌动蛋白及波形蛋白均阳性。结论乳腺肌上皮癌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在甲状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声像图显示甲状腺腺瘤以单侧多发,病灶周围可见正常甲状腺组织,腺瘤多数伴液化,周边可见晕圈,彩色多普勒血流提示:腺瘤周围可见环状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 13例副神经节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其中男 10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43岁。病变部位分别为眼眶2例 ,颈部 4例 ,腹膜后 7例。其中腹膜后 1例术后 2年半复发 ,并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全部病例均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 ,大部分病例做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副神经节瘤的组织形态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些特征。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率NSE( 10 0 % ) ,ChromograninA( 76.9% ) ,Synaptophysin( 76.9% ) ,S -10 0蛋白 ( 61.5 % ) ,CK ,EMA及Vim呈阴性。认为病理组织形态并不能作为判断副神经节瘤预后的指标 ,并对副神经节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焱宁  张奕文 《河北医学》2005,11(4):349-350
目的:提高直肠肛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住直肠肛管损伤50例病人的诊治经验。结果:49例痊愈,1例死亡,总的死亡率为2%(1/50),并发症发生率为22%(11/50)。结论:直肠肛管损伤伤情复杂,诊治过程中应有所突出,诊治并重。  相似文献   

16.
王润洁 《医学综述》2014,(10):1862-1864,F0003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P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与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PET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病理学、免疫组织学角度进行分析诊断,并比较其与腺泡细胞癌在镜检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胰腺内分泌肿瘤细胞学上分叶状,有纤维组织间隔,细胞丰富,免疫组织化学上表达胰蛋白酶、抗淀粉酶和少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超微结构上为不明显腺腔样结构,腔面可见微绒毛。结论 PET多数为良性肿瘤,而腺泡细胞癌多数为高度侵袭性肿瘤,两者在形态上类似,但是在生物学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于食管胃交界处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等.方法: 对1例原发性食管胃交界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性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似于皮肤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结构复杂,具有核仁明显的上皮样细胞区和黏液样背景的梭形细胞区.免疫组化:肿瘤细胞: HMB45、Melan-A、CD99、S-100、Vimentin蛋白均阳性, CD117、Cytokeratin 阴性.结论: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CD99阳性,提示肿瘤向神经外胚层分化.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74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瘤11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15例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岁,平均51.25岁。高发年龄为40-70岁,共90例,占78.26%。发生在皮肤50例,粘膜50例,其他部位15例。发生在皮肤者以足部为多(22/50),发生在粘膜者以鼻腔为多(22/50)。肿瘤直径2-4cm共76例,占66.09%。镜下易见色素(89例,占77.39)。临床误诊和待诊率达85.22%。结论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40-70岁。皮肤和粘膜的发生率无差异,皮肤以足部为多,粘膜以鼻腔常见。肿瘤直径2-4cm为多,镜下以色素性为主,临床易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种免疫标记物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及良性痣(benignnevus,B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7例MM、23例BN组织标本中HMB-45、S-100、黑色素A(Melan-A)、B细胞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b2)的表达情况。结果HM昏45在MM中表达较BN明显升高(P〈0.01),而S-100、Melan-A、Bcl-2在MM及BN中均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无统计学差异。4种标记物在MM中表达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性MM中,HMB-45呈阴性表达;在梭形细胞型MM中,Melan-A呈阴性表达。结论HMB-45在良、恶性黑色素肿瘤中有鉴别意义,S-100、Melan-A、Bcl-2可作为黑色素肿瘤的诊断标记物,但需多种标记物联合应用,才能提高黑色素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各种肺内空洞的HRCT表现,探讨HRCT在肺内单发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单发空洞病人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Toshiba Equilion 64层CT机或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机快速容积扫描,其中增强扫描28例。结果本组病例CT良恶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3.5%,误诊率6.5%。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病史,64层CT机快速容积扫描对肺部空洞的定性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