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人选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63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肾功能、心理状态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时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5±3.4)分、(33.7±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4.3±3.7)分、(43.6±4.7)分。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按照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4周后两组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01),治疗4周后FMA、MBI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止脑卒中患者跌倒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止脑卒中患者跌倒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均配合评估、心理康复、运动训练,药物、助行器和家庭康复指导等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治疗3个月后随访,2组患者跌倒次数及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Berg平衡量表(BBS)及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明显提高(P〈0.01或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显著(P〈0.01或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跌倒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提升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03至2018/09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观察手术康复情况、功能康复情况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康复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功能康复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仪在脑梗死卧床患者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脑梗死卧床褥疮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理疗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褥疮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理疗仪能够加速脑梗死卧床患者褥疮恢复,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行为.健康宣教、情感支持、生活关怀、文化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8周后,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SANS各因子分值、NOSIE-30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评分值的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和家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恢复期的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失语、心理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后偏瘫、失语且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分剐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和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治疗前显著提高(1)〈0.05)。结论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3+1整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入院人次、医疗纠纷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死亡人次、入院人次、家属投诉及医疗纠纷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痴呆患者护理效果,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9.
张建宏  张燕  陈琼 《中国康复》2006,21(1):57-5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脑室出血患者70例,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35例,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加强患者良姿体位的摆放,循序渐进的进行患肢主被动关节活动,床边平衡、站立及行走训练等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经过60d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降低(P〈0.01),2组问比较康复组下降更显著(P〈0.05);ADL缺陷程度评分,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康复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ADL改善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脑卒中构音障碍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方法 对36例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惠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简称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各18例(简称对照组)。康复组接受发音器官及颜面肌肉的康复训练,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提倡家属参与全程康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较对照组构音障碍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构音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致残率低,生活质量高,生活自理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早期DN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非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降糖药物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辅治糖尿病肾病效果及对其微炎症状态、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观察组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厄贝沙坦、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予特殊处理自然缓解,未影响后续治疗。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辅治糖尿病肾病可提高临床效果,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机体微炎症状态,保护肾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4例DN患者按照就诊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4例,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24 h尿Pr、血浆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FBG、24 h尿Pr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两组治疗后24 h尿Pr、Alb、S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N临床效果显著,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葡糖醛酸基葡糖胺聚糖硫酸盐(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洛地特肌肉注射治疗,600 LSU/次,1次/d,5 d/周,3周为1个疗程,停药1周后开始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3个月后的尿丙二醛、尿白蛋白/肌酐(UACR)、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脂联素(ADPN)、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FBG)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组间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血清ADPN水平高于对照组,尿丙二醛、UACR、尿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对DN患者肾血管功能及肾小管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且可能在早期即可延缓肾脏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ies,DN)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脂蛋白α[Lp(α)]、TGF-β1水平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早期DN 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清Lp(α)、TGF-β1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24 h UTP、Scr、BUN和血清Lp(α)、TGF-β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eGF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24 h UTP、Scr、BUN和血清Lp(α)、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7.65%高于对照组11.1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早期DN患者效果良好,可降低血糖、尿蛋白及血清Lp(α)、TGF-β1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保健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风  孙焕青  孟慧 《现代护理》2006,12(15):1386-1388
目的探讨保健门诊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实施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例,根据保健门诊特点设计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45例,进行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追踪观察半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51例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低血糖发生率、住院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8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及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蛋白(U-Alb)、肌酐(Scr)、空腹血糖(F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U-Alb、血压、SCr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U-Alb、TC、TG、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的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尿蛋白、降血脂,降低血粘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能更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8.
吴岭  胡昭  江蓓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10-101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 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 2 4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30例 )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34例 )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治疗 ;治疗组再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治疗 ,疗程 8周 ,观察血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标准化比率、肝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2 4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两期治疗组疗程后 ,血脂、胆固醇、纤维蛋白原、2 4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下降 ;临床糖尿病肾病治疗组血尿素氮、肌酐降低 ,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 0 .0 5 )。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安全有效的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血糖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重症肺炎合并血糖异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均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5d。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χ2=4.15,P<0.05);观察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发生率(73.7%)显著高于对照组(47.4%)(χ2=5.51,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血糖异常患者能显著降低高炎症反应状态,有利于控制感染和控制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糖监控,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