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优于单纯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4例采取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长期住院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对常规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对中医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中医治疗组中治愈成功率、显效比例、有效比例比常规治疗组高很多,且中医治疗组的无效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期间,基于常规治疗上的合理有效、按照疗程的中医治疗,能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我院诊治的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半年、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4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 将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牛黄熊胆川贝滴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牛黄熊胆川贝滴丸结合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远远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同时不良反应少.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药价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将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牛黄熊胆川贝滴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采用牛黄熊胆川贝滴丸结合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远远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同时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药价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黛芩化痰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锁芳  韩树人 《中成药》1997,19(3):20-22
黛芩化痰丸由青黛、黄芩、海浮石、橘红等14味中药组成。本文通过临床观察黛芩化痰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结果总有效率97.5%,显控率75%,疗效均高于祛痰灵糖浆(P<0.01)。从临床疗效分析,其祛痰疗效达100%,明显高于祛痰灵糖浆(P<0.01);中医辨证痰热型、肺燥型有效率达100%,且明显高于祛痰灵糖浆(P<0.01)。  相似文献   

11.
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临床发病率较高,笔者五年来总结观察了384例病人,均采用药物浸线处理后,植入肺俞、风门、脾俞、丰隆、定喘、肾俞等穴,同时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经疗效分析其结果,穴位植入治疗组患者384例,有效率达99.3%;中药治疗组患者110人,有效率达96.35%;西药治疗组患者82例,有效率达92.69%。三组疗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用穴位植入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痊愈率高,疗效迅速,并可控制复发而达到根治的作用,有推广普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穴位敷贴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0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敷贴)与对照组(口服汤药)。每年从初伏开始,治疗1个月,连续3年,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穴位敷贴法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1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给与常规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进行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高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82.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令胶囊在临床上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苏子降气丸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间,来我院求医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苏子降气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停药后随访2年,考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年内无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药苏子降气丸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比西药治疗疗效可靠,稳定性强,远期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小青龙汤加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上氧与对症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下降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止咳显效时间和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好,症状消除快,病程缩短,易操作,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氨茶碱、沐舒坦、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养阴清肺中药.一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肺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予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法;对照组40例,予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咳必清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止咳、抗感染以及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沙参麦冬汤,并依据症状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75%、9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部自1996年以来共治疗中医辨证为阴虚咳嗽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50例,用自拟经验方养阴润肺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