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卫生违法行为规定的处罚,多为“并处式”条款。一般情况下,对食品卫生违法行为应按规定予以并处,但有下列几种情况应当例外:(1)对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不宜给予警告并罚款的处罚;(2)对饮食业供应禁止食品的,一般不宜公告收回的处罚;(3)对无证又兼有其它违法行为的,不宜取缔并责令改正的处罚;(4)对无证生产经营禁止食品的.不宜同时分别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处罚;(5)对已经停止的违法行为,不宜给予已无必要的合并处罚。  相似文献   

2.
适用“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的法律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的法律限制济铁中心卫生防疫站(济南250001)许友勤济南化纤总公司刘伟“没收违法所得”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形式。正确适用该处罚,对打击食品卫生违法行为,保证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适用不当则不能实现设定...  相似文献   

3.
参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卫生行政执法的具体情况,对卫生行政执法中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恰当运用合并处罚进行了探讨。单一卫生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首先要有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卫生行政管理知识;要学会从本质上看问题,要依法办事,要遵循自由裁量权不超过法定幅度的原则。其次,要判断对该违法行为和处罚有无自由裁量权及其大小;要根据违法情节恰当使用,决定给予具体的处罚形式及轻重,处罚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目的和原则。数个卫生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同种类行政处罚的并罚,分别采取限量加重原则或吸收原则;不同种类行政处罚的并罚,分别采取相加原则或吸收原则。  相似文献   

4.
食品卫生执法实践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食品卫生执法实践中遇到的几个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不具备法定减轻行政处罚情节,而又确需酌情减轻处罚的案件,立法机关应规定其审批部门程序和要求,执法机关必须报请审批后执行;“擅自变更卫生许可证上核准(定)的项目(内容)”包括三种情况,进行处罚时,应区别情况,分别适用法律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对同一案件中有两种以上应处罚的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如出现多种处罚种类时,不宜合并的应采取重罚吸收轻罚的原则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 ,“没收违法所得”和“自由裁量”是处罚目的一致 ,处罚手段不同的 2种制裁方法。自由裁量虽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但也存在自行判断、自定标准和自行解释的一定自由[1] 。尤其是较大数额的罚款 ,自由裁量很大 ,处罚过轻过重都显失公正。根据违法者非法经营时间 ,非法所得数量 ,合理准确计算“违法所得” ,使案件事实变为法律事实 ,违法者得以制裁 ,执法者以合法手段达到最大法律效率 ,合理公正的体现了法定原则和法责相当原则。现就我们经办的典型案例 ,对卫生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裁量作如下探讨。1 案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餐饮服务行政处罚案例,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后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违法问题,为提高行政机关执法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从违法主体的类别、行政处罚种类、违法行为案由3方面对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的176个餐饮服务活动行政处罚案卷进行结构化统计分析。结果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标签不符合要求,3类违法行为是餐饮服务活动执法中发现的主要违法问题,占总数的70%。罚种以罚款最多,没收违法所得最少。建议完善餐饮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健全对没收物品处置相关工作程序,针对无证经营违法行为加强综合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即为“一事不再罚”的原则,也就是行政机关在对某一违法行为作出罚款的具体行政处罚决定之后,其他任何行政处罚主体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再给予当事人罚款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根本目的:在于禁止所谓“一事再罚”现象的发生,主要是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对相对人同一违法行为以同一事实理由处以几次的行政处罚以获得不当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相对人法定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的行政侵犯,使一定的违反行政…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这就是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之一“一事不再罚”原则。该原则在行政处罚法中居于重要地位,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同时在实践中也极容易在该原则上发生争议。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的卫生监督机构在进行列车卫生监督的过程中同样也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关于该原则适用问题上的争议。对于执法机关应当在理解行政处罚的真正目的的前提下恰当把握“一事不再罚”原则中的“一事”与“不在罚”二者的含义,对违法行为进行恰当的处罚。  相似文献   

9.
在卫生行政处罚的实践中,行政相对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较为常见,关于合并处罚问题,有关行政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作者认为,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时,要兼顾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中,最主要的应遵循并罚适当可行的原则,这对体现我国的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我国《行政处罚法》明文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但在卫生行政处罚中,由于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及卫生领域法律法规对社会管理的交叉竞合,客观地造成了一个违法行为同时具备了数个违法构  相似文献   

11.
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处罚条款对罚款额度的规定都有一个范围 ,如“违法所得的一至五倍”或“一万元以下”等 ,而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卫生行政部门在对一起卫生违法案件作出处罚决定时 ,却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罚款数额。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认真分析案情 ,综合涉案的各种因素 ,公正地运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出合法合理的罚款数额。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对做这项工作时应坚持的原则、应注意的事项探讨如下 ,希望同行们批评指正。1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罚款数额范围确定罚款数额卫生行政部门在确定…  相似文献   

12.
某食品企业生产了一种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为原料的普通食品 ,并与某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代理销售协议 ,协议中规定由该公司进行外包装 ,并负责宣传、策划和全国范围的销售工作。该食品在某超市销售时被查实有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的行为 ,销售地卫生局对该超市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并执行结案。卫生行政部门在生产地调查时未取得该企业违法宣传的证据 ,后以未经许可、擅自异地生产和出厂产品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限为由 ,对其作出了责令改正和罚款的处罚。通过对上述处罚过程的回顾 ,在对“一事不二罚”、证据的有效性、代理经销商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及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委托生产与销售等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是处理食物中毒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第一款尤其常用。该款规定了必须同时执行的四项行政处罚,其中第四项处罚的表述为“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执法实践中对这个原则的操作多有分歧,是监督员理解有误,还是本条对罚款原则的表述有缺陷,举例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案情简介2 0 0 0年 7月 ,济南市卫生监督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 ,某食品经营业户 (下称当事人 )存在销售标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而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违法事实 ,即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实 ,当事人销售违法产品的收入 (即违法所得 )共计12 0元。因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应依据《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给予处罚。如果给予当事人最重的行政处罚 ,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5倍的罚款其金额为 72 0元 ,仍低于没有违法所得罚款幅度的下限 (10 0 0元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卫生…  相似文献   

15.
《食品卫生法》公布实施后,受到了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拥护。两年来,我们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照食品卫生法、查处了8起严重食品违法案件,对57个经营单位,48个个体户分别作了警告并限期改进,责令追回出售的严禁生产经营食品,停业改进,罚款处罚,没收销毁了11类,43种违法食品1,076.9斤,饮料酒类6,135瓶,对2起食物中毒作了损害赔偿处理,对1起违法抗罚案申诉到法院作了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6.
在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共同违法行为,但对共同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原则,无论是行政实体法还是行政程序法都鲜有涉及。本文尝试从一起案例入手,介绍当前在卫生计生行政处罚执法实务中常用的两种原则,并提出在处罚共同行政违法行为人时,应遵循对外适用连带承担、对内按各违法行为人在共同违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所起作用大小区分责任,这一观点应成为具体适用卫生计生行政法律法规相关处罚共同违法行为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公共卫生执法中 ,如何区分同一个违法行为与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及连续违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持续”状态作了分析、探讨。作者认为 :卫生行政部门对未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罚款 )并“责令改正”后 ,如当事人拒不改正 ,继续实施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 ,在违法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的基础上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再次对当事人实施包括罚款在内的行政处罚并不违反《行政处罚法》的一事不两次以上罚款的原则 ,符合我国行政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的  相似文献   

18.
化妆品卫生违法案件中“违法所得”计算方法的探讨山东省青岛市卫生防疫站(266003)陈聚朴,柯晓霞,苗莉茹,靳晓梅《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下简称《条例》)颁布后,各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机关在依法进行行政罚款时,经常涉及"违法所得"的计算问题。根据《条例》...  相似文献   

19.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法所得是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法律责任一章中,涉及到“违法所得”的法律条款有6条,并且“违法所得”是计算罚款数额的基础,违法所得确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食品卫生行政处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所得”如何认定 ,在部门规章中已有规定 ,但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充抵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形式以及没收销毁公告收回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是否仍应计入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与“无违法所得”如何界定 ;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均未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将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充作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形式应视作违法所得 ;公告收回的禁止生产经营食品仍应计入违法所得 ;无违法所得的情形有 :生产者仅有违法生产行为而尚未进入经营阶段 ,经营者有经营行为但经营标的尚未向其它经营者或消费者转移 ,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相对人之间的非经营行为 ,难以或无法认定违法所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