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岩土热响应试验的岩土热物性参数估算可采用线性推导法、参数估计法(三参数估计法、双参数估计法).介绍3种估算方法的计算原理,对计算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荐采用三参数估计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Visual C#语言,结合双参数估计法,基于线热源模型,开发了岩土热响应测试计算软件,实现了岩土热物性参数快速准确的输出。利用自行设计研发的岩土热响应测试装置,对重庆地区两个地源热泵工程的单U型地埋管进行了不同加热量的热响应测试,利用岩土热响应测试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李强 《低温建筑技术》2010,32(7):100-101
介绍了浅层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的计算模型、测试方法等。以线热源模型为基础,采用斜率法计算导热系数,按照室内试验及工程经验选取容积比热容,从而求得热阻,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现场实测表明热干扰距离的研究难以通过单孔热响应测试获得,可按已有研究成果选取。  相似文献   

4.
对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及传热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岩土热响应测试法作为GB 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推荐的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简便可行。岩土热响应测试法包括现场测量、岩土热物性参数估算两个环节,岩土热物性参数的估算可采用线性推导法、参数估计法,线性推导法基于线热源模型,参数估计法可分别基于线热源模型、柱面热源模型。线热源模型、柱面热源模型计算简单,能满足工程需要,被广泛使用,但在建立时进行了适当简化设定。数值模型可以弥补这两种传热模型的缺陷,理论上更为精确,但计算复杂,目前应用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5.
钻孔周围岩土热导率、单位体积定压热容与钻孔内热阻是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设计的主要参数。采用基于线热源理论的参数估计法计算岩土热物性参数,对理论值施加高斯噪声扰动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模拟值。通过数量级比较和参数估计法处理理论值和模拟值,分析各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岩土的单位体积定压热容对钻孔周围岩土热导率的影响较小,钻孔周围岩土热导率对其他两个参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张金荣  赵书杰 《山西建筑》2014,(32):203-205
通过对某地源热泵现场测试孔的热物性测试,由热响应测试仪器测得现场埋置岩土中U形换热器循环介质的进出水温度、流量等相关参数,并利用线热源模型计算了岩土综合导热系数、钻孔内热阻相关参数,为该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基于解析法的地下岩土热物性现场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总结各种岩土热物性确定方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基于解析法的地下岩土热物性现场测试方法的测试装置与过程、理论基础及其算法,包括基于线热源模型的数据拟合法及基于线热源与柱热源模型的参数估计法.通过实例计算对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测试时间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土壤源热泵应用设计中地下岩土热物性的实际测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小样本条件下基于随机加权法的多项式拟合方法,对岩土参数总体分布密度函数进行推断。应用随机加权法重采样技术对小样本数据信息进行提取,估计总体各阶原点矩。采用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拟合推断分布密度函数并采用精度较高的K-S检验法进行检验,确认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方法直接根据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大大降低了对已有数据及经典分布概型的依赖性,具有明确的数学物理意义,能够满足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现场测试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地下岩土热物性现场测试方法的理论模型和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源热泵系统的三维数值模型,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标准地质孔,模拟得到了热响应曲线.采用常用的3种岩土热物性测试方法对标准地质孔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了辨识,结果表明,与柱热源模型相比,基于线热源模型的2种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杨红英 《土工基础》2019,(1):99-102
随着地铁项目的逐步增多,岩土热物理参数逐步被广泛关注,特别是DRE-2C导热系数测试仪,目前已被国内多家单位引用于测定岩土的热物理参数指标。研究分析了采用DRE-2C导热系数测试仪及BRR比热容测试仪测试岩土热物理参数的测试方法及流程,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热物性参数的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最优化方法反演岩土热物性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或不容易收敛的问题,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随机寻优特性,将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应用到岩土热物性参数反演中,将其所反演的参数结果与用传统最优化理论所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遗传算法在反演岩土热物性参数是可行的,可以较为高效地得到符合实际近似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甘睿 《山西建筑》2007,33(12):302-303
简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主要类型、压实方法、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石混合料压实机理,详细阐述了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工艺及控制技术,以提高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质量,可供施工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滑坡岩土体流变特性研究现状,对当前滑坡岩土体流变研究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滑坡岩土体流变特性对抗滑工程效果影响课题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的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指出《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没有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建立直接联系。传递系数法中的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并不是支挡后边坡要达到的稳定安全系数。提出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的岩土侧压力计算新方法,计算时将滑面强度除以一个折减系数,然后再根据力的平衡关系直接计算支挡结构承担的相应荷载。按照此方法,支挡后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就正好等于侧向岩土压力计算时的强度折减系数。由此得出的岩土侧压力计算安全系数就是指边坡治理后要达到的稳定系数,算例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闫毅志 《山西建筑》2003,29(17):46-46,122
介绍了岩土锚固施工技术的特点、发展与应用,阐述了岩土锚固锚杆的选择与施工方法,并结合几个岩土锚固工程施工事例作了简要分析,以增强对该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杨朝晖 《山西建筑》2011,37(36):115-116
通过对右玉至平鲁高速公路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进行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初步查明了全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和危害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对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与施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基本原理。对某地源热泵工程进行了岩土热响应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受地表空气温度及回填材料含砂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土石混填路基在我国西部山区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设计、施工规范不完善,路基经常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路基开裂或失稳,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为了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二维力学框架,进行了不同工况和不同压实度土石混填路基的二维力学模型试验,再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填筑高度和压实度是影响路基沉降量的主要因素;路基的施工期沉降远大于工后沉降,但施工期沉降的发展速度较快,工后沉降发展速度缓慢。随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施工期沉降呈抛物线增长,工后沉降趋于线性增长;压实度不足时,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可能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土体化学加固是利用化学材料发生反应生成凝胶并胶结土粒的特性来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对黄土而言,化学加固后改善了土的结构状态,不仅使土的承载力提高,而且使其湿陷性、崩解性和压缩性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也大为改观。本文介绍了兰州大学最新研制的LD系列岩土胶结剂固化黄土的加固机理.。通过强度优选试验、崩解试验、抗冻试验对LD系列岩土胶结剂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影响固化黄土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LD-3#,4#胶结剂固化黄土的物理、力学、水理、抗冻等方面的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是加固黄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