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钢质天然气管道腐蚀绝大部分为外部腐蚀,因此准确检测和评价外防腐层的状况,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用交流电流衰减法(PCM)对防腐层进行检测的原理,结合崇明高压天然气管线现场的应用,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吴晓畅 《化工建设工程》2006,28(2):47-49,55
长输管道外防腐层质量状况是管道企业管理的重点,通过分析了雷迪PCM的工作原理,实际应用于长输管道外防腐层质量检查,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PCM管道电流测量在长输管道中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高压天然气钢质埋地管道外防腐系统对管道的腐蚀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腐检测技术对管道外防腐系统的使用、评价和修复提供了可靠保证。文章阐述了外防腐层的PCM法检测技术和阴极保护系统的CIPS法检测技术。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两种检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埋地管线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多,相应地也出现了涉及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各种腐蚀问题。因此开展埋地管道防腐层的非开挖检测非常必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埋地管道非开挖检测常用的方法,然后具体围绕交流电流衰减法(PCM)的工作原理、检测前的准备展开讨论,并且以北京某地区的天然气埋地管道非开挖检测工作为例,介绍一则应用交流电流衰减法(PCM)进行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测的工程实例,根据检测数据和管中电流随测量距离的变化曲线进行分析,确定了破损点的位置,并进行了开挖验证,将评价结果和开挖检测结果做了比较。之后指出了应用该法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对未来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防腐检测前沿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皮尔逊检测法(PS)、交流电流衰减法(PCM)为切入点,对目前国内防腐层检测的前沿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对3种国内外最新的地下管道防腐层检测技术:直流电位梯度检测法(DCVG)、CIPS与DCVG联合检测方法、杂散电流测绘仪-SCM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地下管道防腐层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外界环境中的埋地金属构筑物(平行管道、埋地金属构筑物搭接、牺牲阳极)、土壤、路面等因素对PCM和ACVG防腐层检测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阴极保护电位测量过程中,测量结果会受到土壤IR降、杂散电流的影响。阐述电位测量的技术原理,指出用试片模拟管道防腐层的破损点,通过测量试片断电电位,对管道的阴极保护进行评价。试片法可有效降低杂散电流的干扰,恒电位仪可以采集试片的电位,有效保证恒电位仪的输出。使用试片时,应对土壤的pH值进行测量,试片应充分极化,降低H~+对断电电位的影响。在遇到交流杂散电流干扰时,在断电的瞬间后,应该延迟200 ms再进行读数,降低交流杂散电流去极化作用对测量的影响。试片的面积应该在6.5~50.0 cm~2,对于3PE防腐层,试片的面积取4.0~6.0 cm~2,试片的材质应与被测管道的材质接近。在使用试片法时,可使用-850 mV判据,尽量不使用-100 mV极化的判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梯启动时产生的剩余电流干扰信号,分析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产生误报警的原因。通过对电梯静止、上升、下降过程中干扰信号的频谱分析,提出电梯在不同运行状态的干扰信号的频率特性。介绍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电梯配电线路中剩余电流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剩余电流干扰信号的频率主要分布在3 000Hz以上,电梯静止时3 700Hz频率的干扰信号能量最大,电梯上升或下降时4 500 Hz频率的干扰信号能量最大;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电梯配电线路的剩余电流的频谱特性,提取频率从48Hz到52Hz信号的幅值,可作为配电线路是否产生漏电的判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PCM的工作原理,然后针对城镇燃气钢质管道检测(ECDA)准备工作、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后期数据处理及等级划分,结合上海金山天燃气有限公司的现场应用,提出一些要求,便于提高PCM测绘系统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从而实现管道防腐层检测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对某次高压燃气管道进行外防腐检测,内容包括: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检测,防腐层平均绝缘电阻率调查,管道防腐层缺陷点定位,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检测,管道沿线杂散电流检测。检测结果:管道阴极保护状态良好;防腐层状态良好,仅几段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率为"可"和"良",其余均为"优";发现7个漏电点,分析判断4个是牺牲阳极,3个是防腐层破损点。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直流电压梯度(DCVG)技术检测金属管道防腐层的技术原理及其在城市燃气管道的应用。提出了避免或判断牺牲阳极对检测信号干扰的4种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张玉星  邸鑫  郭保玲  马旭卿  张雪娇 《煤气与热力》2021,41(3):10023-10027,10046
调研防腐层退化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北京燃气防腐层应用现状,统计在役管道的土壤环境、杂散电流环境,结合历年防腐层电阻率及破损点检测数据,分析3PE及沥青类防腐层的.退化规律。研究得出:3PE防腐层材料较好,管段的平均防腐层电阻率随服役年限的变化较小,应重点考虑防腐层破损点的剥离情况,尤其在pH值较高、阴极保护、杂散电流干扰等多种情况叠加下的剥离风险。沥青类防腐层相对于3PE防腐层性能较差,由于服役年限较长及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防腐层电阻率较低,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防腐层电阻率持续下降。沥青类防腐层由于破损点剥离程度随时间变化越来越严重,对于管段的平均防腐层电阻率有一定影响。对于防腐层退化规律的后续研究,应根据不同服役年限的防腐层试样,结合电化学阻抗谱、材料成分检测、材料性能检测等手段,分析防腐层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南山天然气公司埋地钢管完整性评价的实践情况,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理论及实践上阐述了DCVG(直流电压梯度)技术检测金属管道防腐层的原理及应用方法,针对该方法应用于城市燃气管道中各种不同材质防腐层的检测,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检测方案,为DCVG检测技术在城市燃气管道防腐层检测提供了工程经...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球罐与管道选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创明 《煤气与热力》2004,24(9):510-514
对天然气球罐、管道及其防腐层的选材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对3000m^3以下的球罐选用国产16MnR钢板,对5000m^3及以上的球罐采用进口CF-62高强钢板。球壳结构型式选用4带混合式。对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若公称直径不大于400mm,采用直缝高频电阻焊(ERW)钢管;否则,采用UOE成型的直缝双面埋弧焊(LSAW)钢管。对中压燃气管道,若公称直径不大于200mm,采用PE管;否则,采用ERW钢管。管道防腐宜采用三层PE复合结构防腐涂层牺牲阳极保护。  相似文献   

15.
周耘雯 《煤气与热力》2003,23(7):413-415
探讨了对埋地燃气管道外防腐层的检测手段、评价方法和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阐述傅里叶变换应用现状,针对燃气埋地管网受动态杂散电流干扰现状,为了更贴合实际服役环境开展实验室模拟实验,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动态直流及动态交流的管道电参数波动特征及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动态直流干扰和动态交流干扰分别用管地电位,交流干扰电压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后,有明显的幅值和频率分布特征。地铁干扰最大信号强度的频率为0.006 Hz及0.007 Hz,主要干扰周期处于143~167 s,大部分干扰周期区间处于50~200 s;电气化铁路干扰主要干扰周期处于345~625 s,大部分干扰周期区间大于100 s。  相似文献   

17.
王永兴 《山西建筑》2003,29(17):75-76
介绍了埋地管道的防腐蚀技术,从物理防护、电化学防护、阴极保护、涂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对管线实施“热点”保护可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并可节省大量维修资金。  相似文献   

18.
针对3PE防腐层的剥离风险开展现场实验研究,通过对现场埋设试片的阴极保护及交流干扰参数进行监测,统计试片的剥离距离,从而建立试片电参数与剥离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讨论了交流干扰、埋设时间、阴极保护电位与剥离距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大部分处在合理区间[-0.85 V,-1.2 V]时,交流干扰对于剥离距离的影响不明显。对试片45 d及90 d的剥离距离分析得出,当剥离距离达到一定值时,阴极保护电流及介质难以进入,破损点深处不易出现局部碱性化环境,从而剥离距离难以继续增大。阴极保护电位在[-1.05 V,-0.95 V]区间的比例在30%以上,对应的剥离距离较大,即表明阴极保护电位越负,对于剥离距离的影响越大。建立了基于阴极保护电位的剥离距离模型,得出了阴极保护电位区间比例与剥离距离的对应关系,为后续防腐层剥离风险的评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综合防腐检测技术在城市燃气管网中阴极保护系统检测与评价、管道防腐层缺陷检测等方面的原理、方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