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音乐课改革的深入,音乐教师要围绕音乐课程的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努力.笔者认为要上好音乐课,提高学生的兴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上好该门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课后教学反思。师生对于音乐课良好的教与学的态度是本课程的教学保障;从多方面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本课程的教学关键;通过音乐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核心。  相似文献   

3.
赵大利 《职业》2014,(21):183-183
目前,技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普遍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作者从学生的音乐基础训练抓起,借助有效教学方法等内容,对如何上好技校的音乐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提高和培养技校学生的欣赏兴趣与能力,为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感知音乐表现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逐渐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杜绝掉以往只一味看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评价模式。"音乐"这一高中课目,不仅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更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在高中教育中逐渐被摆上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高中课目中添加音乐一项,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本文针对"音乐课"这一话题,围绕当下高中音乐课现状、音乐鉴赏课的利弊分析及实际应用,对"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有效性教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综合探讨,希望得出一个真实有效的结论,进而能够更加有力地支持高中音乐课程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课堂中是否引入流行音乐一直作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在中学音乐课上请流行音乐走进来是利大于弊的。而音乐教师则肩负着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辨别、欣赏这些流行音乐,真正使音乐在美育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兴趣,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真正使音乐在美育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享受到音乐给予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职校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也渴望接受音乐教育,但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对音乐艺术的认识是幼稚的、盲目的,对高雅的艺术作品一无所知,或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何尽快改变目前存在的这种状况,使音乐课达到预期目的,笔者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歌咏美好的未来、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改革愈演愈烈,音乐也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上好职专音乐课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音乐教学的模式一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一味模仿、循规蹈矩,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遏制,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这是一种落后的教育现象,是一种只见分数不见人, "目中无人"的教育,新时期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的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其中音乐游戏比较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是老师教授音乐知识的栽体。在音乐课中使用的游戏有多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这样才能发挥音乐游戏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音乐游戏的特点和原则,结合笔者课堂实践,分析在音乐课中怎样运用音乐游戏。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但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却缺少音乐美感、情感魅力,枯燥、乏味、不轻松、不愉悦.一些音乐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精辟分析,却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怎样使音乐教学,特别是职校的欣赏教学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应呢?  相似文献   

12.
杨丽叶 《现代交际》2014,(5):125-125
音乐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质疑。然而,仅靠两节音乐课是不够的,我们也可以设计音乐课后作业,将我们的音乐课堂延伸至课外。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3.
黄毅敏 《职业》2011,(21):90-91
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课是公共欣赏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音乐家,也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舞台表演者,而是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许多学生的眼里,音乐课无非是学唱一些简单的歌曲,或是听听音乐,  相似文献   

14.
张大鹏 《职业》2013,(14):160-160
在学前教育中,音乐学科是整体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在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习音乐这一学科在整体上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上好学前教育的音乐欣赏课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一浪接一浪来袭,精彩的音乐课堂教学纷纷呈现,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然而,在教学手段多样、热闹无比的音乐课堂背后,教师就像一个表演家,学生像提线木偶,仍然处于一种被动、被配合的状态,学生音乐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大鹏 《职业》2013,(17):166-166
本文以学唱儿童歌曲《小猫》为例,简述如何上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欣赏音乐也是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与音乐的情感交流,感受音乐情境,提高音乐素养。学生与音乐产生了共鸣的情感,可以提高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感知音乐意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艺术气息很强的学科,学习音乐可以让小学生放松心情,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上,小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学习环境,有的老师并不注重对小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就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和歌唱能力,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没有多大兴趣,从中也不能学到多少东西。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管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下边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农村小学音乐课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如何让多媒体教学更好的进入音乐课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初中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学科,对于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注重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关注全体学生,找寻到符合大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多样化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乐学才是素质教育下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也是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动脑筋之处。现行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基础知识的教学做起,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为学生量身打造符合他们学情的教学内容,做到教学上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