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斑点杂交半定量法对6株人、1株大鼠和5株小鼠白血病细胞以及部分正常对照细胞进行了TGF-β、TNF-α和LIF三种抑制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615小鼠白血病相关抑制因子(LAI-615)属于TGF-β类因子。(2)白血病细胞与正常对照细胞相比,三种负性因子的表达存在差异。(3)LIF的表达与否,可能与白血病细胞类型有关。(4)白血病细胞中负性因子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细胞。(5)TGF-β较TNF-α和LIF更普遍存在并参与正常和白血病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白血病人血清能抑制PHA—P诱导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和反应性。以正常2BS人胚肺细胞培养上清液和正常人血清作对照则无抑制作用。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无细胞毒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结果表明,来源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肿瘤免疫抑制因子(tumor-derived immunosuppressive factor,TDSF)的分子量约为87KD,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抗急非淋白血病药物对这种TDSF的分泌有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了六种脱氢酶。观察了30例615小鼠和L_(615)小鼠血细胞中的反应特点及活性变化。粒细胞在pH7.4时呈阴性反应,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细胞阳性。我们以积分值做指标,对615小鼠淋巴细胞与L_(615)小鼠白血病细胞、淋巴细胞进行了组间显著性检验,均有显著性或非显著性差别。这个结果提示L_(615)小鼠白血病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了异常变化。强于正常机体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微量甲基纤维素培养系统测定了正常与带瘤(EAC)小鼠的T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发现小鼠带瘤后脾脏中的T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显著低于正常鼠脾细胞。用带瘤鼠的无细胞腹水、腹水瘤细胞培养上清、脾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脾脏PNA~+细胞培养上清等对培养系统进行处理.这些提取物均能抑制正常小鼠的T细胞集落形成.据此认为,肿瘤相关的提取物能通过某种可溶性抑制因子对T细胞集落形成产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转输615系小鼠脾LAK细胞和LAK—88/DC细胞系对615小鼠白血病(L615)的免疫防治效应,以及继承性化学免疫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攻击前二十一天转输LAK细胞或LAK—88/DC细胞系,并每日腹腔注射培养上清液一周,可以诱导正常受鼠产生对L615明显的免疫预防效应,分别使实验组80%的小鼠长期存活;单独注射培养上清液也有效,可使60%的小鼠长期存活。在攻击后五天,用环磷酰胺(CY:180mg/kg)进行化疗并转输LAK细胞或LAK—88/DC细胞系,则能延长晚期L615病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并可使实验组25%~28.6%的小鼠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可移植性小鼠淋巴肉瘤白血病(L7710)是在615系小鼠上建立的一个新瘤株,现已传至107代,其生长特性已基本稳定,在615系小鼠中用瘤细胞移植,发病率为100%,无自行消退,平均存活时间为21.2±5.2天,为国内迄今所报导的细胞移植性小鼠白血病瘤株中平均存活期最长的。于局部皮下接种L7710白血病细胞后能长出较大的实体瘤,并向全身播散,逐渐发展为典型的白血病,故属肉瘤白血病。根据其病理形态特征、细胞化学和某些膜标志的观察,似乎可以将它初步定为T细胞性淋巴肉瘤白血病。L7710对抗癌药的敏感谱较广,  相似文献   

7.
抗T细胞免疫毒素的T细胞清除效率及其对造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T细胞免疫毒素主要用于同种异体骨髓移植中清除T细胞,减轻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提高移植成功率,也可用于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中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减少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可能性。本实验结果表明抗T细胞免疫毒素在10~(-8)M浓度对靶细胞的杀伤达3.0log以上,即可清除99.99%的靶细胞,并可有效地抑制周血T细胞转化功能和骨髓T细胞分泌IL—2的功能,同时对骨髓粒单系和红系造血细胞的增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与Ⅰ型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密切相关。作者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ATL生成模式,认为ATL生成与一些原癌基因和T细胞抗原受体α链基因重排有关。不发生这种重排可能仅导致异常淋巴细胞少量增生和停留于ATL的白血病前期或HTLV—Ⅰ携带阶段。  相似文献   

9.
人T 淋巴细胞Ⅰ型病毒(HTLV-I)被认为是成人T 细胞白血病(ATL)和慢性进行性骨髓病的一种致病因子。作者曾报道过一例伴有增生型滑膜炎表现的慢性ATL的79岁妇女,经检测发现ATL 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类因子,此因子可能刺激滑膜细胞增生。有学者认为,滑膜细胞增生可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细胞因子中的一种,它能抑制胚胎性干细胞的分化,又能诱导 M1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本文对 LIF 的生物学作用及其 LIF 受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T细胞免疫在急性白血病的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CTL)被活化至少需要两个信号,T辅助细胞的活化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提呈MHC—Ⅱ类抗原,而后者还必须有表面的B7分子与T辅助细胞上的CD28分子相结合才能完成;急性白血病人体内可能存在可被IL—2诱导的CTL的前体细胞;CTL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途径以MHC限制性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93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增殖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中miRNA-93的表达水平。转染miRNA-93 inhibitor下调Jurkat细胞中miRNA-93的表达,分别采用CCK-8法、Ed U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及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调控因子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p-Rb及P2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NA-93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且在高危患者中表达水平最高;沉默miRNA-93后,Jurkat细胞的活力下降并出现明显的G1/S期阻滞,同时细胞中cyclin D1、CDK4、p-Rb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P27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结论:miRNA-93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显著升高;沉默miRNA-93可通过调控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超抗原SEA活化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铁华  邓淑华  宋鸿儒 《现代免疫学》2000,20(3):180-181,189
纯化SEA在 10 -12 ~ 10 -5g/ml浓度范围对体外培养的BALB/c鼠脾细胞表现了细胞增殖诱导能力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其中 10 -7~ 10 -5g/mlSEA的作用强于最适量 ( 2 5 μg/ml)PHA。在E/T为 5∶1~ 2 0∶1条件下 ,10 -5g/mlSEA活化 48h的BALB/c鼠脾细胞对YAC 1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NK细胞 ,但SEA未能增强BALB/c鼠脾细胞对B16细胞的杀伤活性。 5 μg和5 0 μgSEA体内用药对L615白血病无治疗作用 ,但转输经SEA活化的同系小鼠脾细胞对L615白血病有一定疗效。实验结果提示 ,SEA活化淋巴细胞对NK敏感的淋巴瘤、白血病有杀伤及治疗作用 ,这种作用依赖于较大数量级SEA活化淋巴细胞的存在 ,并且与SEA活化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进行莪术抗癌作用原理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用莪术处理的艾氏腹水癌瘤苗免疫昆明种小鼠,与碘乙酸瘤苗一样,均能使动物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进一步用615近交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作模型,同样发现,用莪术L615瘤苗与X线照射L615瘤苗主动免疫后,均  相似文献   

15.
用自行建立的一株小鼠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克隆细胞株(LAC—1),经腹腔免疫同系SW—1小鼠,诱导出表型为Thy1~+、Lyt2~+的T杀伤细胞(Tc).在含TCGF的完全培养液中,建立了体外长期存活和扩增的Tc细胞系,它仅对LAc—1及其母系L783白血病细胞呈现特异性杀伤活性,这一杀伤作用受到MHC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irtuin1(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2增殖及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比较了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与其他两种白血病细胞系(Jurkat,MOLT-4)中Sirt1 mRNA表达水平;通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namide)处理MT2细胞后,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Nico-tinamide对MT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中Sir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Jurkat细胞系(P<0.05),而与MOLT-4细胞系无明显差异;抑制Sirt1的去乙酰化酶活性能明显抑制MT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皱缩、卷曲及破裂等凋亡样形态改变。结论:抑制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可能是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用Dexter培养体系作L615小鼠白血病骨髓长期培养,观察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量白血病细胞在1周内死亡。少数粘附于骨髓基质的细胞能在此体系繁殖,经过8周以上传代后获得独立生长能力,成为不死的细胞系,命名为L615-1。这种细胞能在BALB/C裸鼠皮下形成淋巴肉瘤,但不能诱发同系小鼠发生白血病。本文结果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能支持恶性造血细胞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探讨该类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n=2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患者(n=31)及完全缓解期患者(n=31)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TCRγδ+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CD16+CD56+NK细胞比例;通过细胞杀伤实验分析NK细胞和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与Treg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发白血病患者和完全缓解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CD4+CD25+Treg比例明显增高,TCRγδ+T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初发病患者NK细胞和γδT细胞具有杀伤活性,但Treg能明显抑制其杀伤活性。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γδT和NK细胞虽具有杀伤功能,但比例明显下降,Treg对其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JM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分泌的抑制因子(TLSJM)对BALB/C小鼠胸腺发育的影响及其在体内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辅助性T细胞(Th)增殖及杀伤性T细胞(CTL)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型肿瘤排斥模型,实验小鼠腹腔注射含TLSFJM的JM细胞培养上清,对照小鼠注射RPMI1640。无菌取小鼠脾脏细胞,分别以^3H-TdR掺入法和^51Cr释放法检测T细胞增殖和CTL的分化。结果:①TLSFJM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PHA联合IL-2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增殖;②体内注射TLSFJM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PHA联合IL-2诱导的小鼠T细胞活化、增殖;③TLSFJM在体内能有效抑制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④TLSFJM在体内能有效抑制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CTL分化。结论:TLSFJM在体内能有效抑制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和小鼠CTL分化。  相似文献   

20.
Wu69-小鼠抗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单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鼠抗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单抗—Wu69.免疫沉淀表明它能识别分子量为56Kd的PHA活化的T细胞膜表面的蛋白分子。该抗体只对部分B细胞及非淋巴样生血细胞系呈阳性反应,而白血病T细胞系均为阴性,但对活化的T细胞及人T细胞克隆有高度的结合力。它可抑制T细胞的同种异体刺激所引起的增殖反应,并与IL—2有竞争作用。进一步应用FACS及顺序免疫沉淀试验证明它与抗Tac完全相同。 本文还对抗IL-2R的重要性及抗IL—2R作为免疫抑制剂的可喜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