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性前颅脑损伤导致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闭合性前颅脑损伤患者112例,分析视神经损伤的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12例中54例(48.21%)合并视神经损伤,进行了视力、瞳孔、眼底与CT的追踪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76/112)。药物治疗48例,33例有效(68.75%);手术治疗6例,4例有效(66.67%)。结论缺血缺氧是视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早期综合药物治疗重要。有视神经管骨折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视力进行性下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视神经管上壁或后端骨折,可采用经额入路手术;视神经管前段骨折可采用经眶筛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23例颅脑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中6例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17例行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6例中术后视力明显恢复5例,最好的视力达1.0以上,1例无光感。非手术治疗17例中11例视力0.5-1.0,6例无光感。结论 对颅脑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神经外科医生应有足够的重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要争取时间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3.
颅脑闭合性外伤并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颅脑闭合性外伤合并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治疗33例。其中药物治疗组17例无明显效果。手术治疗组16例施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或视神经鞘膜减压术,病人视力多比术前改善,视力改善的有13例,无变化3例,有效率81.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所致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2例(22眼)颅脑外伤致视神经损伤的原因、治疗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视神经损伤经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效果不良,无光感者占22.72%。结论对颅脑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陆雯 《眼科》1997,6(1):46-47
颅脑损伤伴发的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对视力危害极大,且易被忽视。采用经额径开颅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治疗轻型颅脑损伤伴发的视神经损伤病例,手术创伤和危险大,而经眼眶-筛窦-蝶窦径路手术,则创伤小,报告4例经此径路行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并附典型病例介绍,对此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致眼部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对189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颅脑损伤所出现的眼部表现,以利诊断、治疗。本文189例颅脑损伤中,视力障碍125例(165只眼)占66.1%,视野缺损65例占34.3%,瞳孔异常56例占29.6%,眼肌麻痹78例占41.2%,视神经萎缩20例(35只眼)占10.5%,视盘水肿39例(53只眼)占20.6%。颅脑损伤常出现多种眼部改变,其眼部表现对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方法 对25例(25眼)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中20眼行非手术保守治疗,5眼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结果 视神经损伤保守治疗20眼中,1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5眼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3眼视力提高.结论 对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要足够重视;在救治颅脑外伤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抢救视神经损伤,挽救残余视力.有手术指征者要争取时间尽早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尚才  陈帼燕  史剑波 《眼科》2004,13(2):98-10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因外伤致视神经损伤的病例,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视神经减压术,并对术中所见、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由该术式视神经减压获得成功;原发视神经损伤3例,术后视力无改善;继发视神经损伤5例,术后视力有明显的恢复,视力分别从术前的无光感、光感、手动/眼前、手动/眼前、0.04提高到术后的0.1、0.08、0.06、0.1、0.1。结论:视神经损伤一旦确定,应尽早手术,本术式对筛、蝶窦骨折累及视神经、继发视神经损伤及视神经管内壁骨折者为较好选择;伤后有光感或视力渐进下降者,手术效果较好,对伤后无光感的患者,应认真分析损伤情况,对有视功能改善可能者,亦可尽早实施手术;手术时间尽早为好,但伤后时间较长者,亦不能放弃争取视功能改善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中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情况 ,以利诊断、治疗。方法 :对 72 7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合并有视神经损伤者 3 7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就其发生率 ,损伤的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 :72 7例颅脑外伤患者中 12 2例合并有各种眼外伤 ,包括眼球破裂 ,眶骨骨折 ,球后血肿 ,等等。合并有视神经损伤者 3 7例 ,其中视神经断裂 9例 ,视神经挫伤 2 8例 ,占 72 7例颅脑外伤的 0 44 % ,占合并有眼外伤 12 2例的 3 0 3 2 %。 18例失明 ,其余 19例均有不同程度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或偏盲。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该重视眼科和神经外科医生的密切配合 ,抓住视神经损伤的最佳救治时机。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32例35眼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视神经损伤7天之内就诊者,无光感15眼仅2眼视力提高,光感以上者1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20天就诊者,1例(2眼)无变化,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视力提高。结论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以CT检查有视神经受压迫的阳性征象者,不论有无光感均应及早手术;无阳性征象者及早药物治疗,多途径给药,效果较好。伤后立即失明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护理,如何减少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026例急性颅脑损伤重点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清醒病人加查视力和视野。结果1026例急性颅脑损伤者中发现合并视神经损伤者24例。结论护士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对早期诊断视神经损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视神经鞘减压术的疗效。方法 20例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视力光感者3例,无光感者17例)5例施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9例施视神经鞘减压术,6例拒绝接受手术,使用药物治疗。结果 5例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9例视神经鞘减压术中,3例治疗效果显著。6例药物治疗者,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结论 视神经鞘减压术治疗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此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治疗视神经管段损伤的新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4例进行经鼻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结果 1例由无光感转为0.1以上,1例由光感转为0.2,1例由不足0.1转为0.3以上,1例无效。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美观,为治疗视神经外伤的一种新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indirect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ITON)是一种急性损伤视功能的疾病,虽然少见但后果非常严重,属于颅脑外伤范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眶尖部的间隔综合征有关。在辅助检查方面功能磁共振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经鼻入路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仍是目前手术治疗ITON最主要的方法,也可经鼻侧结膜泪阜入路的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本文重点对近期文献中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手术时机、治疗效果、术中技巧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视神经间接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头颅闭合性损伤后极易并发的眼部严重疾患。Walsh和Hoyt[1]将视神经间接损伤定义为眼底镜检查下无眼球及视神经改变的外伤后视力丧失。尽管已广泛采用长期、大量、系列的视神经保护性治疗,但最佳治疗方法尚存争议[2]。现将我院12年来...  相似文献   

16.
颅眶损伤视神经减压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20例颅眶损伤急诊开颅手术时行视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来收治的20例严重颅眶损伤患者行急诊视神经减压术。结果:20例严重颅眶损伤共22眼有视神经损伤,减压术后3月随访,1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严重颅眶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17.
洛美利嗪(10merizine)是L-型和T-型钙通道阻断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选择性舒张脑血管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浆外渗,因此可能对中枢神经继发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视神经背侧不全横断是研究继发性损伤的常用模型.视神经背侧损伤处为原发性损伤,其腹侧部为继发性损伤区。本研究采用视神经不全横断模型研究了洛美利嗪对视神经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神经鞘减压术(optic nerve sheath fenestration,ONSF)是将眶内段视神经鞘膜开窗来引流脑脊液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升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威胁视功能的疾病。在国外,视神经鞘减压术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尚未开展该项手术。其手术方式包括眶外侧壁进路、球结膜进路、重睑内侧进路、重睑外侧延长切口进路和鼻内窥镜进路等,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神经损伤、瞳孔散大、眼球运动障碍、视网膜中央动脉损伤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视神经间接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查视力、瞳孔、眼底并结合影像学等进行诊断,早期予皮质类固醇、脱水剂、能量合剂、管扩张剂等非手术治疗和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结果 22例22眼除小部分视力有所恢复,大部分视力无恢复或下降。结论 视神经音接损伤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眼眶骨折致眼球突出的临床特点、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价值、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14眼)眼眶骨折致眼球突出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螺旋CT轴位扫描,并颅骨三维重建,根据骨折部位及颅脑损伤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整复骨折或去除骨折片。术后随访复查螺旋CT。结果病例以颅脑损伤表现为主,13例(14眼)发生眼球突出。术前平均突出度为(2.94±0.47)mm:眼球突出方向8例向外下,5例向前下方。螺旋CT及重建技术能对颅脑损伤、眼眶骨折及眼球突出进行迅速准确的诊断和术后随访复查,眼眶骨折位于眶上壁及内侧壁,均为向眶内骨折。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眼部症状迅速消失,无死亡或重度残废病例。结论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变化是导致眶壁向眶内骨折的主要原因,进而使眶内容积变小发生眼球突出。螺旋CT检查对其诊断和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