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河南省第一次河湖普查成果统计,河南省达到普查标准(面积〉50km2)的有1030条河流。按照此次普查方案,河流类型分为山地河流、平原水网区河流及混合河流3种类型,其中平原水网区河流的特点是河流集水区域边界无法清晰准确划分,河流很难界定,普查成果中无河流面积数据;混合河流仅安阳河1条河流。河南省以山地河流为主,共985条,占河流总数的95.6%。文章主要讨论河长与流域面积关系,因此仅考虑山地河流。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在河流生态研究中的应用,产生了河流生态学,河流生态学中的河流廊道的理与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使人类重新认识河流的构成、河流的功能,也为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河流生态学的理念,研究和探讨在河流治理中若干问题和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河流功能特性及健康河流特征分析,科学论述了河流健康的一般概念,认为健康的河流应既是生态良好的河流,又是造福人类的河流。维护河流健康应在保证河流自然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结合珠江自然生态特点及社会功能现状,概括了健康珠江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河流健康概念缘起、河流健康状况内涵、河流健康状况评估的意义、河流健康评估指标及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河流健康状况评估,通过对河流健康状况的客观描述和评估,为河流管理决策者确定河流管理活动,提高河流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功能的改善以及城市生活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河流功能出发,结合跨界河流的特性,将跨界河流安全具体划分成河流水量安全、河流水质安全、河流水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国土安全5个子类。考虑到跨界河流的特殊性,认为跨界河流安全的主体是国家,因此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因跨界河流安全问题而受到威胁和中断,以及国家主权不因为跨界河流等问题受到削弱和侵犯是跨界河流安全概念外延。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影响跨界河流安全的主要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6.
董家根  栾承梅  徐明 《江苏水利》2013,(10):41-42,45
从矛盾观、自然观、系统观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入手,对河流生态保护进行了哲学反恩。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河流系统,保护河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必须减轻人类活动对河流自然形态的限制,恢复河流的千姿百态;必须深刻认识河流的演化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不断实现人水和谐;必须尊重河流生命,从辩证的角度在河流开发利用与河流保护之间不断寻求折中点,通过最大努力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  相似文献   

7.
河型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宝冲 《泥沙研究》1992,(1):100-104
依据河流的平面形态和稳定性——河床边界的稳定性与河流地貌的稳定性,可将天然河流划分为固定顺直微弯河流,稳定顺直微弯河流,不稳定顺直微弯河流,固定弯曲河流,稳定弯曲河流,不稳定弯曲河流,固定分汊河流,稳定分汊河流和不稳定分汊河流.  相似文献   

8.
正河流改道是冲积平原河流地形地貌发生的一种剧变。河流改道难以被直接观察,但改道可能引发大洪水,而且,从地质年代尺度上看,河流改道会产生绝大多数的河床演变、河流地貌学记录和证据。河流改道的形式包括河流重走古河道形成新的河道以及新的汊道发育。为了对河流改道进行量化研究,对与河流改道相关的现代冲积平原扰动变化进行观测。对安第  相似文献   

9.
葫芦岛市连山区境内中小河流众多,加上中小河流水资源和无序开发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大量增加等原因,使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成为葫芦岛市连山区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而且中小河流存在着水污染加剧,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河流的健康生命。文章在分析葫芦岛市连山区中小河流灾害特点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小河流的特点,遵循人与自然和谐、河流回归自然的理念,提出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探讨了连山区中小河流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合理诊断河流健康情况,遵循全国《河流健康分析评估试点标准》并结合河流健康内涵,探索提出了河流健康ACI指标体系,对河流健康情况实施分级。应用实例表明,河流健康评估采用ACI标准理论较为合理,与该河流实测资料较为吻合,研究可为河流健康评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河流伦理的构建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河流的关系,扩大了道德共同体,为河流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哲学层面确立了河流新的价值尺度和基本权利,明确了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人类与河流的新型关系。河流管理应遵循尊重性、整体性、不损害、评价性、补偿性等底线原则。河流伦理的构建对于改善和调控河流管理,推动河流由单纯治理向有机管理转变,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数据管理平台难以快速、全面地对河流系统进行管理决策的问题,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河流大数据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从河流大数据的概念、河流大数据平台的架构以及河流大数据平台的实现3个方面对河流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以Hadoop为基础架构,以信息集成模型、河流健康诊断模型、河流风险预警模型、决策支持模型为驱动,以河流大数据为支撑的河流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实现河流健康的诊断与风险预警,为河长制中河流系统的信息化高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在河流生态研究中的应用,产生了河流生态学,河流生态学中的河流廊道的理与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使人类重新认识河流的构成、河流的功能,也为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河流生态学的理念,研究和探讨在河流治理中若干问题和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国外河流管理的历程、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河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并对七大流域目前的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流健康理念,从综合考虑河流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方法、注重河流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建立恰当的河流健康评估体系并与河流综合管理的集成、尝试河流动态管理方法和建立河流数字化信息系统等5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基于流域的河流管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河流具有再生水使用率高、营养盐丰富、河流高度人工化控制的特点。为更好地吸收河流水体中的营养盐,增强城市河流的净化作用,加强景观效应,修复河流水生态,可在城市河流中栽植水生植物。本文列举了北京城市河流常见的水生植物,梳理了华北地区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数据,提出了不同类型河流水生植物栽培配置方案,为城市河流水生植物栽培过程中品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国内外河流系统和河流功能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系统和河流功能的定义,并将河流功能界定为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三大类。从河流生态功能、综合功能两个角度介绍了河流功能评价的内容,同时综述了河流功能评价的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评价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针对目前河流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从拓展和完善河流系统与河流功能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形成合理有效的河流功能评价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河流功能评价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多元统计法中的函数法是未来河流功能评价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河流生态水文学作为其一个重要分支,在河流生态恢复中被寄予厚望,以协调河流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从河流生态学理论、河流水文情势生态效应评价方法、河流生态流量及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河流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样性的河流修复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多样性是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河流修复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河流地貌学原理、生态学原理、河流分类原理、河流连续体概念以及河流复式断面过流能力理论,这些理论基础的研究对指导我国河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河流分级包括水系划分与狭义的河流分级。倡导"自小河而大河"河流分级Horton法,并提出了与水系划分相结合、选用"最小单元河流"和引入河流树状图表等3点主要改进。推荐将长江水系划分为干流水系与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太湖等8个支流水系。综合选取流域面积不小于2 000 km~2或河长不小于100 km的河流为"最小单元河流",统计确定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的河流总数为374条。长江流域最高河流分级数为6级,依次为:6级河流1条,5级河流3条,4级河流6条,3级河流14条,2级河流71条,1级河流279条。提出了长江水系4种替代划分和综合划分,其中综合划分与推荐划分一致;基于流域面积、河长和河流分级数等3个指标,确定了长江流域24条重要河流水系;重新辨识了长江流域河流水系,提升了河流整体性和干流重要性认识,提出了"分段河道不分级,分级河道不分段"的思想,实现了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方法的统一与融合,并开展了长江流域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的系统研究及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民黄河》2016,(1):71-74
为科学诊断河流生命健康状况,对全国《河流健康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试点工作用)》进行修订,结合河流生命健康内涵及特征,增加陆生动物群落结构、鸟类栖息地状况、通航保证率及历史文化价值指数4项指标,提出基于ACI标准的河流生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绿色河流、黄色河流、橙色河流和红色河流的河流生命健康分级模式。以辽宁省大凌河为例,开展基于ACI标准的河流生命健康评价,评价结果与大凌河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基于ACI标准的河流生命健康评价理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