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帆  孙准  赵爽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6):569-573
从油气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及成藏组合方面入手,结合构造史以及岩心、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该地区沙溪庙组气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主要为低阻抗的孔隙性砂体、边界气源断层以及有效的圈闭。典型砂体成藏剖析揭示,区内存在3种典型的成藏组合模式,但受圈闭限制,气藏成藏规模有限。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天府气田于2019年和2021年分别在沙溪庙组二段(沙二段)和沙溪庙组一段(沙一段)发现大型致密砂岩气藏;2022年,气藏探明储量为1 349×108m3,产量为15.7×108m3。基于岩心和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天府气田沙溪庙组的沉积储层特征、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气藏类型及气藏形成条件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天府气田沙一段为浅水三角洲—湖泊相沉积,沙二段为河流相沉积;储层的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其次为长石溶孔;天然气的气源主要来自三叠系须家河组;沙一段和沙二段1亚段6砂组、8砂组、9砂组的天然气以煤型气为主,少量为混合气,而沙二段1亚段7砂组具有混合气和油型气的特征;天府气田沙溪庙组气藏整体为大型岩性气藏,具有“双源多期充注、断砂复合输导、环源规模聚集、河道差异富集”的成藏规律。通过研究天府气田沙溪庙组大型致密砂岩气藏,配套形成了一系列勘探开发关键技术:(1)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的精准选层技术;(2)以三维地震为核心的砂体精细刻画及靶体精准...  相似文献   

3.
川西坳陷洛带气田沙溪庙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洛带气田沙溪庙组气藏成藏受古构造、烃源岩、储层、运聚和保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控制。沙溪庙组发育多种类型有利储集砂体,天然气运移的通道主要是切源断层及与之衔接的裂缝网络系统。洛带构造沙溪庙组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均处于天然气运移的过路地带,同时局部地区发育向上的跨层断裂,导致一部分天然气运移到上覆地层中聚集成藏,为此洛带构造沙溪庙组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气藏。天然气遵循早期聚集成藏,中晚期调整气藏定型的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4.
川东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及储层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东五宝场区域构造形态受到以大巴山为主的北西向构造运动挤压力和来自川东北部东西向构造运动压应力的相互作用,构造轴线复合叠加、相互牵引,形态复杂多变。五宝场地区沉积岩巨厚,其间有多套生油层系,钻探证实已具备形成中型气田的资源条件。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河道沉积是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相带,其主要储集空间为洞穴、孔隙、裂缝和喉道。构造作用对沙溪庙组储层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使岩石破裂而形成微裂缝,改善储集岩的储渗性能:另一方面表现在形成较大的断层,沟通了气源层和储层,成为下伏气源运移至沙溪庙组砂岩的“气源断层”通道。裂缝发育程度对沙溪庙组低孔低渗储层能否产出工业气流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气源断层”的上覆砂体的裂缝发育有利区是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5.
肖富森  黄东  张本健  唐大海  冉崎  唐青松  尹宏 《石油学报》2019,40(5):568-576,586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具有埋藏浅、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受到广泛的重视,是目前低油价下效益开发的重要现实领域之一。通过对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川西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来自于下伏的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川中北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来自于下伏侏罗系湖相烃源岩,川东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来自于下伏的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和侏罗系湖相烃源岩。结合气源分析结果、构造背景和目前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程度,明确了侏罗系沙溪庙组浅层致密气向川西北、川中北和川东北地区进行"深化、甩开勘探开发部署"的总体方针,其中川西地区龙门山前缘北段的梓潼凹陷,川中北地区的金华、秋林、公山庙、营山地区以及川东北大巴山前缘的五宝场、渡口河地区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是下一步浅层致密气的重点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6.
川东北五宝场构造沙溪庙组气藏勘探开发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宝场构造地处川东构造区边缘,位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与川东弧形褶皱带交汇处。该构造在侏罗系沙溪庙组获气,开辟了川东北陆相碎屑岩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为此,利用地震、测井、综合地质及钻井资料,对浅层沙溪庙组地质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以嘉祥寨砂岩底界作为划分沙溪庙组沙二段、沙一段的分界线是可行的,明确提出沙溪庙组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须家河组及下侏罗统的陆相生烃岩系,河道沉积是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相带;通过储层特征分析,指出沙溪庙组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气藏圈闭类型为构造-岩性圈闭;还对砂体的地震响应模式进行了探讨,归纳出了(含气)砂体在地震反射剖面及速度反演剖面上的响应模式。进而提出了“滚动勘探、整体开发、分批实施、优质砂体优先”的勘探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7.
�����ϲ�����ɳϪ���鿱̽Ŀ���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指出了川西南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的“裂缝性”和含气砂体的“隐蔽性”是气藏勘探两大难点;揭示了储层孔隙与砂岩组构的密切关系,孔隙更容易产生于长石含量高(大于37%)、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小于5%)的中粒砂岩中,绿泥石—硅质—早期方解石—晚期方解石成岩相是砂岩形成较好储层的根本原因;其储层孔隙发育是产气的物质基础,若裂缝愈发育、产层段暴露越充分、单砂层愈厚,则气产量越高,射孔—加砂联作是提高气井产能的首推措施;气藏形成和高产的主要条件是足够厚的烃源岩(T3x5)、厚度适中物性良好的砂体(厚度不小于5 m,Ф>5%)、裂缝是高产的必备条件。根据气藏形成和高产的主要条件,提出“泥包砂”裂缝—孔隙型气藏的勘探没必要完全按似层状整装裂缝—孔隙型气藏的勘探理论和模式,可适当迈开步伐。建议在非背斜构造(如大兴西—名山单斜等)加强对沙溪庙组的预探,对区内已钻含气构造沙溪庙组下一阶段的勘探提出了建议,还认为在以须家河组(T3x2)为钻探目的层的新区,兼探是了解沙溪庙组含油气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四川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多年的勘探实践,研究了致密气成藏富集的关键条件,认为下沙溪庙组致密气藏为多层叠置、整体含气的次生构造—岩性气藏,具有明显的源控、相控、位控的“三元”控藏特点:①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暗色泥岩、碳质泥岩与煤层等多套源岩提供了天然气来源;②冲积扇、三角洲相等沉积体系中的各类河道砂体和泥页岩组合形成的泥包砂结构是有利的富集组合体;③广泛分布的“叶肢介页岩”或紫红色泥页岩层可以作为区域盖层;④喜马拉雅运动之后形成的3大古隆起和3大坳陷,隆坳相间,发育了一系列下沙溪庙组顶部构造,具有全盆地分布形成有利含气圈闭的条件;⑤从须家河组断至下沙溪庙组的断层可以形成远源气藏的运移通道,近源的自流井组烃源可以通过小断层或微裂缝就近输导。据此,建立了下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模式,认为下沙溪庙组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础,川西地区勘探潜力最大,川北及川南地区次之,川中地区成藏条件配置较差,勘探潜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蕴含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近期利用高精度三维资料开展侏罗系沙溪庙组河道砂体勘探取得突出成效。沙溪庙组河道砂体具有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因此提高河道砂体的边界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精度是致密气地震勘探的关键。通过开展AVO特征低频保护的“六分法”(分类、分频、分时、分域、分步和分区)高保真叠前去噪、近地表Q补偿和OVT域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针对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藏的“双高”(高保真、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并创新应用“双亮点”属性及多波、多分量砂体含气性地震预测等解释技术,提高了含气砂体预测精度。该技术系列在川中沙溪庙组致密气预测应用成果显著,地震数据频带得到了拓宽,低频信息更加丰富,资料信噪比明显提升,河道边界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大幅提高,钻井成功率超过83%,应用成果有力地支撑了该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的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分析川西南部和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气藏在烃源、储集、圈闭、保存条件及异常高压等方面的成藏特征的差异,总结出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气藏可能的成藏模式。结果认为:作为气源的上三叠统的生烃强度在川西南部明显优于川西北部,南部拥有丰富的气源断裂,有利于油气的垂向运移,北部有可能形成侏罗系自生自储的油气藏;川西的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储集层厚度相差不大,沙溪庙组和千佛崖组在北部地区储集条件更为优越;构造圈闭条件南部更优;保存条件南部有白垩系的膏盐层作为区域盖层、北部有异常高压封存箱。地层异常高压在川西北部对侏罗系成藏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压力封存箱内部形成油气藏。钻探情况证实,川西北部地区所有侏罗系产层和显示层段都集中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及其以下层位。因此在今后的勘探实践中,应该重点注意该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