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性感染的根本原因是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持续性存在,现有的血清学指标难以准确反应肝细胞内cccDNA的存在状态,血清HBV RNA为cccDNA的直接转录体,能精确地反映肝细胞中cccDNA的存在状态。目的 观察低水平HBV DNA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7月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且符合研究标准的CHB患者,患者均处于HBV DNA低水平状态。依据患者乙肝e抗原(HBeAg)情况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患者和HBeAg阴性患者,比较其年龄、性别、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qHBsAg)水平、血清HBV DNA水平、血清HBV RNA水平、血清HBV R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发生率,分析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及其低于检测下限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HBV RNA水平与ALT、AST、qHBsAg、HBeAg、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 72例患者中HBeAg阳性12例,HBeAg阴性60例。HBeAg阳性患者年龄小于HBeAg阴性患者,血清AST、qHBsAg、HBV R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血清HBV R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发生率低于HBeAg阴性患者(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eAg(B=0.837,t=2.634,P=0.010)是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HBsAg〔OR=1.682,95%CI(1.055,2.681),P=0.029〕、HBeAg〔OR=3.85,95%CI(1.068,13.880),P=0.039〕是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的影响因素。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与qHBsAg(rs=0.322,P=0.006)、HBeAg(rs=0.235,P=0.047)相关。在HBeAg阳性患者中,血清HBV RNA水平与qHBsAg(rs=0.848,P<0.001)、HBeAg(rs=0.725,P=0.008)相关。结论 不同HBeAg情况的低水平HBV DNA 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存在较大差异,HBeAg是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的影响因素,qHBsAg、HBeAg是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HBsAg、HBV DNA水平及相关性在慢性HBV感染过程的变化和意义,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IT组(免疫耐受)、IC组(免疫清除)、LR组(低复制期)、ENH组(再活动期),每组20例。比较慢性HBV感染过程中不同阶段血清HBsAg、HBV DNA水平,分析血清HBsAg与HBV DNA相关性。结果:四组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IT组患者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最高,LR组患者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IC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LR、ENH组患者血清HBsAg与HBV DNA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组患者血清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在不同阶段的血清HBV持续感染不同阶段HBsAg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IT期最高,其次为IC和ENH期,LR期最低,血清HBsAg水平仅在IC期与HBV DNA呈现正相关,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HBsAg在自然病程中不同阶段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疾病进程和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毒复制水平与血清HBeAg、HBV DNA含量和肝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75例患者,采用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LISYS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结果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基因定量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血清HBeAg确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175例患者中有28.6%HBeAg阴性,部分病例HBVDNA水平较高。结论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HBV DNA含量逐渐下降,而血清HBV DNA含量与ALT、AST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慢性肝病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病变程度关系,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67例慢性乙型肝炎,45例肝炎肝硬化,52例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肝硬化,肝癌患者均显著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肝癌患者中HBsAg( ),HBeAg( )组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HBsAg( ),抗-HBe( )组(P<0.05),结论: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存在HBV高水平复制,部分抗-HBe( )者HBV复制水平仍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eAg、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与HBe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HBV—DNA阳性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HBV—DNA阳性组中,患者血清HBsAg水平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最低,高病毒载量组时患者血清HBsAg水平明显最高,且高病毒载量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HBsAg水平与HBeAg定量有相关关系。结论血清HBsAg水平定量检测可反映宿主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应用 PAP 法对12例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血清,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核抗原(HBNA)的抗体。血清和/或肝细胞HBV 标志物阳性的10例 HCC 患者血清中有2例 HBNA 抗体阳性;HBV 标志物阴性的2例 HCC 患者血清、5份脐血及5份健康人血清均未检出 HBNA 抗体。上述含 HBNA 抗体的血清能使 PLC/PRF/5细胞系(细胞基因组含有整合的HBV DNA 顺序)的肝细胞胞核着色,而不能使7721肝癌细胞系(来自血清 HBV标志物阴性的 HCC 患者肝癌组织)、HeLa 细胞系与胃癌细胞着色,亦不能使 FL细胞系、wish 细胞栋及正常小鼠肝细胞着色。2例血清和肝细胞 HBV 标志物阳性的 HCC 患者肝癌细胞涂片应用 PAP 法亦检出 HBNA,1例 HBV 标志物阴性的 HCC 患者肝癌细胞片未检出 HBN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肝癌的患者88例为实验组,据其HBV感染情况将其分为HBV阳性肝癌组(n=55)及HBV阴性肝癌组(n=33),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IC含量,另检测并比较HBV阳性肝癌组及HBV阴性肝癌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IC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g A、Ig G、Ig M等免疫球蛋白含量及CI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阳性肝癌组患者高于HBV阴性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IC含量的变化是HBV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病情预测的重要评估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IC含量升高是其病情恶化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病毒性乙型肝炎(HBV)的HBV DNA载量与肝纤维化四项的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266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样本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样本肝纤维化四项。结果 266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7%。乙肝病毒载量(血清HBV DNA)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中,乙肝病毒载量与肝纤维化四项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肝产妇血清中HBV—DNA含量与母乳HBV—DNA含量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方法,对80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定量检测,分析血清HBV—DNA含量和乳汁HBV—DNA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80例患者中,60例血清HBV—DNA检测阳性,其中HBV—DNA含量〉1×10^5IU/ml为39例,血清HBV—DNA〉1×10^5IU/ml的39例患者,有30人乳汁中检测到HBV~DNA,阳性率为76.92%,而且乳汁中HBV—DNA含量对数值与血清HBV—DNA含量对数值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4(r=0.924);≤1×10^5IU/ml为21例,血清HBV—DNA≤1×10^5IU/ml的21例患者,乳汁中均未检测到HBV—DNA,乳汁HBV—DNA阳性患者,血清HBeAg(+)占80%,HBeAg(-)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乳汁HBV—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妇血清与乳汁中HBV—DNA含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血清中的HBeAg与乳汁中HBV—DNA含量无明显关系,血清中的HBeAg作为产妇哺乳传染性指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阳性肝癌患者血清HBV载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4例HBV阳性肝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ACE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的HBV载量。结果全组患者HBV DNA载量(Log10拷贝数/m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1月后血清HBV DNA载量降低32例(72.7%),其中HBV DNA载量降为〈500拷贝数/ml的有17例(38.6%),治疗无效21例。结论检测HBV DNA载量可作为HBV DNA阳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效果及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李洁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06-120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量患者机体血清HBeAg、HBsAg、HBeAb、HBcAb及HBV DNA水平,并检测HBcAb IgM阳性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分析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水平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sAg、HBeAg水平均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HBcAb、HBeAb水平均与HBV-DNA水平无关(均P>0.05)。HBcAb IgM阳性患者HBcAb IgM水平和HBV-DNA水平无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血清HBeAg、HBsAg水平均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HBV M和HBV DN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可有效监测HBV的动态变化,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及HBsAg的影响.方法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分别在治疗的12、24和48周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sAg水平.结果 经治疗12周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HBsA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随着阿德福韦酯治疗时间的延长,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HBsAg水平持续下降.第24周时血清HBV DNA下降率为基线的46.07%,在第48周时,血清HBV DNA下降率为基线的54.21%.第24周时血清HBsAg下降率为基线的47.55%,在第48周时,血清HBsAg下降率为基线的52.4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 DNA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LP水平及HBV DNA载量.结果:HBV-LP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49);不同模式的HBeAg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是判断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生物素标记HBV DNA探针检测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例无症状HBV携带者及3例血清HBV免疫学标志阴性健康人泪液中HBV 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泪液中HBV DNA检出率为38.2%(13/34);5例无症状HBV携带者泪液中有2人检出HBV DNA;3例血清HBV免疫学标志阴性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76例慢性乙型肝患者血清及肝组织外周血HBsAg,如BeAg和HBV DNA水平,常规病理和肝组织内的HBsAg,HBcAg。结果外周血中HBeAg阳性的患者中有91.49%HBV DNA阳性,而在如BeAg阴性的患者中,有58.62%的患者HBV DNA阳性,只有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HBV DNA的复制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中度以上的血清HBV DNA多呈高水平分布。所有样本肝组织的HBsAg均为阳性,从肝组织不同HBsAg表达强度下,HBcAg表达的趋势来看,HBcAg有随着HBV DNA量的增加而表达增强的趋势。结论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HBV的复制水平而不能反应肝脏损伤程度。同时肝组织内的HBsAg检测更适合于低水平HBV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肺结核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及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观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中肝功能损害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血清HBV—DNA用荧光PCR方法检测。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肺结核合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纯肺结核组采用以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的化疗方案,疗程半年,三组患者均随访5.8年。结果268例肺结核患者血清HBV—M阳性率为19.0%,HBV-DNA阳性20例(7.5%);化疗中,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肺结核合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线性肺结核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95%、10%及5.1%。肺结核合并HBV感染组、单纯HBV—M携带者组、单纯肺结核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95%、10%及5.1%。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死亡4例(15%),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5.8年后发生肝硬化2例。结论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HBV—DNA有重要意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可能有重要作用,化疗前常规检查并有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血清HBV—DNA,可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70名未经免疫或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用荧光PCR法检测CHB患者血清、肝组织中HBV DNA的含量,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肝组织中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血清HBV DNA载量,但两者呈高度相关(r=0.882,P〈0.05);肝组织病理分级与血清HBV DNA含量之间正相关关系(r=0.210,P〈0.05)。结论肝组织HBV DNA水平较血清HBV DNA水平更能准确反映HBV DAN复制情况;随着血清HBV DNA浓度的增高,肝细胞炎症及肝细胞纤维化程度也随着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毒学标志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将90例CHB患者分为血清HBV DNA阳性与阴性2组,对2组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肝组织病毒学标志HBsAg、HBcAg的表达及肝组织病理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BV DNA阳性组血清HBeAg阳性率、肝组织中HBeAg、HBcAg表达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而2组肝组织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CHB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血清HBeAg阳性率、肝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05-5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HBV相关肝癌患者、41例慢性肝病患者、19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miR-205-5p的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5-5p用于HBV相关肝癌诊断的价值。结果 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miR-205-5p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乙肝病毒载量、病灶数、肿瘤大小及癌栓的HBV相关肝癌患者之间,血清miR-205-5p表达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 R-205-5p区分HBV相关肝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9.4%、73.7%。结论 miR-205-5p有望成为一种新的HBV相关肝癌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3例血清HBV标志或HBsAg阴性慢性肝炎患者的HBV感染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肝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HBsAg,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38.89%.16.67%;肝内有HBV感染依据者占65.22%,表明半数以上的血清HBV标志或HBsAg阴性患者肝内仍然存在HBV复制或基因表达。含HBV DNA的肝细胞及表达HBsAg,HBcAg的肝细胞大多毗邻灶状坏死和(或)碎屑样坏死灶,提示HBV复制及其产物表达与患者的慢性化、活动性坏死性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