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地质资源储量。这是党中央赋予新时期地质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目前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因此加强地质工作,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是重中之重的任务,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进一步阐述非能源矿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以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下面根据浙江地质工作实际,谈点找矿工作“攻深找盲,力争突破”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意义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强接替资源勘查刻不容缓.<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严重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矿产勘查工作要以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3.
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探明资源储量,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安全可靠的矿产资源和坚实的地质基础,是新时期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尽快实现“快找矿、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目标,  相似文献   

4.
邓善德 《国土资源》2005,(10):34-37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矿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它贯穿于野外地质工作和矿业开发的始终,从而不断地完善矿政管理工作.地质工作的目标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即找大矿、找好矿.因此,野外地质工作从设计开始,到野外施工,再到室内综合整理,直至矿山开采的始终,无不与矿产资源储量密切相关.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对矿产资源资产实施全程监督管理.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管理工作,又是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的核心就是对矿产资源储量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立 《国土资源》2013,(12):30-33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必须立足国内。"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0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向中国矿业行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他指出,我国地质找矿潜力大,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强化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加快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高水平开发利用资源,夯实国内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6.
8月27日,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推动地质找矿突破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黑龙江省探矿者年会隆重召开。全省百余名地质精英云集牡丹江共寻地质找矿突破思路,共议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大计。同时,明确了今后我省地质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找大矿,找富矿,为加快矿产资源大省向矿产经济强省转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于德福 《国土资源》2012,(11):26-30
节流让找出的资源更经用长期以来,河南省之所以始终保持自己在全国的矿业大省地位,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强的资源保障能力,除开源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好了节流工作。节流,就是在矿业开发中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开发、推广应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尽可能多地提取回收矿产资源中的共伴生有益元素,使一矿变多矿、降低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通俗地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使河南省找出的矿比以往更加经用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保持在高位。为解决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瓶颈制约问题,我国一直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源战略。尤其是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国家提出了更加注重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应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一)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质工作。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地质工作部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体制、依靠科技的原则,统筹规划,超前部署,推进地质理论研究与创新,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地质工作现代化步伐,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保持在高位。为解决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瓶颈制约问题,我国一直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源战略。尤其是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国家提出了更加注重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应的战略路径,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赋存状况,依据地质勘查成果,结合行政管辖范围及矿山生产实际情况,本区铝(粘)土矿可规划为七大成矿(开发)区.针对七大成矿(开发)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诸如生产矿山点多面广,规模小,回采率低,综合利用差,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对策意见,即以资源为基础,规划为依据,矿业权管理为核心,按照保护资源环境、保障矿山安全和整装勘查、大矿大开、依法处置、合理补偿、以优并劣的原则,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矿业结构、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目标,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11月1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纲在深入省地勘局所属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调研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推进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为突破口,努力调动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找好矿、找大矿,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姜秀金,省地勘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香,副局长周亚明、李骞参加了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从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下称"地勘一院")传来喜讯,由该院承担的"河南省嵩县萤石矿资源整合矿区生产勘探"项目,分别探获大型、中型和小型规模的萤石矿床各一处。其中探明的中兴萤石矿为资源储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三的单一型萤石富矿床。该项目为老矿山攻深找盲工作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24种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矿局坚持与时俱进,发挥自身优势,适应社会需求,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立足河南,面向西部,走向世界.重点实施了"一四一"工程,即基础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资源节约利用工程和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工程,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使河南地矿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五年来,共完成国家与地方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项目684项,新发现矿产地69处,控制了金、银、煤、铁、铝等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15.
矿政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伴随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推进,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贯彻科学发展势在必行。不断强化矿政管理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1月1日,泰安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开了由山东省地勘一院、五院,山东省物探院,中化泰安勘查院,山东煤田物测队等10个勘查单位的负责人和总工程师参加的地质勘查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了国土资源部“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了汪民副部长关于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找矿的讲话。各勘查单位的地质专家分别介绍了泰安境内勘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围绕地质勘查工作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找大矿、找好矿,以找矿突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建10周年。作为矿产资源大省,10年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立足扩大资源储备,不断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整顿矿业开发秩序,整合矿产资源,保护和科学开采资源;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0年来,放眼北国黑龙江,矿产资源管理理念不断深化,现代替代了传统,科学替代了落后,矿政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里要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增强国内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努力实现重要资源找矿的重大突破。”——摘自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国地质科学院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青海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立足青海,加强勘查,引入顶尖人才,摸清资源总量;发展并合理配置矿业市场,注意利用其它可再生自然资源,积极催化青藏矿业经济圈的形成;集约开发,合理、综合、充分、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保护、储备矿产资源,保障供应,坚定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政策。青海的勘查战略一要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开展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二要加大矿产普查力度,按照找矿难度与示矿信息的强度序次组织实施,加深矿产资源评价深度,初步查明现有成矿信息的资源总量;三要开展重点矿区、矿集区详查与勘探,为开发提供基地;研究启动重点成矿区带的整体系统评价,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奠定基础。在资源的勘查开发中要正确引导与大力鼓励扶持地勘队伍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现代地矿企业道路,以确保我省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辽宁省地面裸露的矿床已基本没有,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必须在找矿理论、技术、方法、手段、设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扩大地质找矿“空间”,重点在攻深找盲上下功夫,也就是第二矿带。第二矿带指的是深度在500米至2000米范围内的成矿带。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地质理论、技术及找矿成本等多种原因,我国地质找矿基本工作范围在地下500米以上,500米以下的矿带缺乏地质工作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