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带贻贝间养对环境条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带贻贝间养,在我省自7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性试验。几年来,各地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效果。如烟台市海水养殖试验场和蓬莱县大季家乡养殖场及荣成、威海等地的养殖单位,虽然试验规模大小和方法各异,但综合各地的资料看,间养贻贝亩产不低于单养,而海带亩产可增加300~500斤,说明间养是一项增产增收低耗的措施。关于增产的原因,烟台  相似文献   

2.
1998年8月中旬,长岛县渔养支柱产业栉孔扇贝遭受了严重灾害,死亡面积达90%以上,给海岛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县干群迅速动员,根据灾情和生产需要,大力构筑新型渔养产业发展框架。他们首先集中力量进行养殖结构调整;压缩扇贝养殖面积,扩大虾夷贝、马粪海胆养殖规模,在部分适宜海区试行海湾  相似文献   

3.
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于1984年秋至1986年春在胶州湾西部进行了两次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利用同一组养殖筏,夏秋养殖海湾扇贝,冬春养殖海带。1985年平均亩产海带1000kg及海湾扇贝2700kg,盈利3732.6元;1986年平均亩产海带1400kg及海湾扇贝3300kg,盈利4850.7元。轮养能降低养殖成本,从而使胶州湾的海带养殖变亏为盈。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荣成市现有浅海筏式养殖面积16万亩,养殖海区已扩展到30米等深线以外,主要养殖品种是海带、扇贝。近两年,该市针对浅海养殖密度过大,水域环境恶化,养殖品种产出低、效益差的实际,积极推出“疏密工程”、“贝藻  相似文献   

5.
缩短栉孔扇贝养殖周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被人们誉为海珍品。据我们试验,缩短栉孔扇贝养殖生产周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选择好的海区 通过六个养殖周期的实践证明,栉孔扇贝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海区环境条件有重要关系。理想的海区包括: 1.海区潮流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少,流速选择在0.25—0.5米/秒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6.
海面陶罐施肥方法的应用为北方广大贫瘠海区的养殖开辟了一条道路,但目前我国的化肥生产量还不能满足要求,在小面积生产条件下,陶罐肥料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而且由于肥料、陶罐和人工的消耗,产品的成本也较高,最理想的办法应当是向自然肥沃的海区扩大海带的养殖。根据以往的调查和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在浙江嵊泗列岛附近适宜海带生长的时间最少有4、5个月,如果用夏苗海带进行养殖,估计海带能够在这期间内生长达到商品标准并能产生孢子囊群。当然,这些地区由于受长江、钱塘江以及其他沿岸江河的影响,海水很混浊,透明度(透明度盘可见度)很小。距岸较远的地区如嵊山区,海水透明度虽然较大,但在主要生长季节的冬季,仍然很小,四月间南方暖流北上后海水透明度才逐渐增加。这种情况是不利于海带生长的,但由于人工筏式养殖法的优越性,光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养育水层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2008年6月,在海州湾前三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栉孔扇贝深水筏式养殖实验。周年监测了海区的环境因子和栉孔扇贝的生长情况,并利用生物沉积法,现场研究了各生长时期扇贝的滤食作用。结果表明,该海区养殖栉孔扇贝在当年秋、冬季和次年春季生长迅速,夏季生长相对缓慢,周年平均软组织生长速度为11.29mg/d,平均干贝壳生长速度为48.84mg/d,扇贝能够于次年年初达到商品规格(6cm)。不同时期栉孔扇贝滤水率之间差异显著,在扇贝规格相似的情况下,滤水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而水温相近的情况下,滤水率随扇贝规格增大而增加。利用改进的Incze等(1981)的养殖容量模型,评估了该海区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在现有养殖模式下,2007年7、9、11、12月以及2008年3、6月,沿着海流方向适养区域长度分别为4.0、4.6、4.7、5.1、4.5和3.2km,平均为4.35km;垂直于海流方向单位宽度(100m)的海区可以支持的扇贝湿重随着扇贝的生长逐渐增加,到2008年3月份达到最高(16.73t),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虾夷扇贝筏式养殖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yessonensis)不仅个体肥大、肉质鲜美 ,而且市场广阔、效益明显 ,属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它属半栖贝类 ,没有发达的足丝 ,所以 ,开展人工筏式养殖困难较大。笔者于1988年开始研究虾夷扇贝筏式养殖技术 ,在十余年的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 ,终于根据虾夷扇贝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研究出一种新式养成笼和人工筏式养殖方法[1]。于1997年春在同一海区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进行了养成对比试验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已推广应用于规模性生产。1海区条件试验海区位于荣成…  相似文献   

9.
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北方海区养殖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其养殖方式有网笼养殖和吊耳养殖两种,网笼养殖幼贝时用密网笼,养殖成贝时用粗网笼,就是说,在养成中要倒一网笼,倒网笼起到了稀疏养殖密度、清除附着物,改善养殖环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栉孔扇贝筏式养成水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筏式养殖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工养殖扇贝的重要养成形式。但养殖水层、养殖方法及其解说却各不相同。为了探求栉孔扇贝筏式养成的合理水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1年4月—1982年11月,在荣成县俚岛湾以相同的筏养形式,进行了不同水层的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带养殖事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海带生态因子中的“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海区能否开展养殖,不能单看该海区营养盐含量的多少,还要根据海流状况来决定。海流通畅可不断补给海带光合作用所需的矿质营养、二氧化碳,同时又能及时的将代谢产物带走;通畅的海流还能大大地减少泥砂等杂质在海带叶片的沉积,  相似文献   

12.
1974—1985年在烟台市、荣成和长岛县进行了自然海区采苗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苗袋(笼)是较好的扇贝自然海区采苗器。 自然海区采苗技术的关键是:采苗袋网目在1.5毫米左右,内放少量网片作为稚贝附着基;海区透明度大;适时预报投放采苗器时间;掌握适宜的采苗水层。 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长岛县1993年收获栉孔扇贝3.5万亩,鲜丁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居全国之首。 长岛县是栉孔扇贝人工养殖的发祥地,养殖规模和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为了使扇贝养殖形成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该县充分发挥大功率渔船的优势,不断开拓深水大流荒芜海区,新增扇贝养殖面积1万多  相似文献   

14.
1974-1985年在烟台市、荣成和长岛县进行了自然海区采苗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苗袋(笼)是较好的扇贝自然海区采苗器。自然海区采苗技术的关键是:采苗袋网目在1.5毫米左右,内放少量网片作为稚贝附着基;海区透明度大;适时预报投放采苗器时间;掌握适宜的采苗水层。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莱州市金城海湾扇贝千亩万斤丰产方技术开发”通过了专家验收评议。从1080亩丰产方中,在西、中、东3个部位任选3点,每点随机抽取10笼扇贝,称出全笼净重,按400笼/亩折算出每亩产量。从样品中任取50个扇贝测壳高,算出平均值。称出5kg扇贝,剖出鲜贝柱称重。平均亩产5560kg,出鲜柱率16.7%,两项指标均创全国最高纪录。1材料与方法1.l养殖海区自然条件试验海区位于金城镇近海,离岸边距离1500m以上,水深9.5~12m,底质为泥沙,上半年透明度4~7m,下半年2~4m。本海区为西南、东北往…  相似文献   

16.
海带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海藻之一。它原产在北太平洋西部的冷水海区。从古代起,我国就从朝鲜进口这种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几百年来,我国市场上的海带主要来自日本。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海带养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58年以后,我国海带养殖事业出现了一个飞跃发展的局面。现在我国沿海从北到南,都广泛养殖海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带养殖事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海带生态因子中的“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海区能否开展养殖,不能单看该海区营养盐含量的多少,还要根据海流状况来决定。海流通畅可不断补给海带光合作用所需的矿质营养、二氧化碳,同时又能及时的将代谢产物带走;通畅的海流还能大大地减少泥砂等杂质在海带叶片的沉积,改善了叶片的受光条件,防止了一些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扇贝养殖对海域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4年11月17日对胶州湾西部扇贝养殖区及周围海区进行的综合海洋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秋季扇贝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状况,初步探讨了扇贝养殖在收获期对养殖区环境的影响。胶州湾养殖区表层水中COD和无机营养盐含量,除了NO2 -N的变化不明显外,均高于非养殖区的值。养殖区底层水中溶解氧含量和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均明显超标。因此,肢州湾的扇贝养殖在收获期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综合性的,且养殖海域的环境同时受陆源、水动力状况及养殖活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报告了山东省日照县石臼所湾海带养殖区的沿岸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该海区海带养殖筏合理设置的措施。经过二年的生产证明,合理设筏(依主流轴向顺流设筏)后,改善了养殖区的流水条件,促进了海带的生长,减轻了风浪灾害,使该海区海带的产量得到提高。1980—1981年我们又在山东省荣成县俚岛湾,进行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的海带生长与产量的定量试验,本文即报告此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性腺指数周年检测及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的方法,对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研究。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课题组除1、2月份外(分别为4、2次)每月采集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样品3次,同时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和肉眼观察分析其性腺发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究海水温度季节性变化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莱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12月—次年1月)、生长期(2—3月)、成熟期(4—6月)、休止期(7—11月)。海水温度变化与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相关性显著(P 0.05):风信标扇贝经过12月—次年3月的低温刺激和营养积累后,到达其繁殖期(4—6月),期间平均水温为11.2℃,并在4月上旬出现性腺指数峰值(24.25);当水温高于20.0℃时,性腺指数较低且小于10.00。本研究结果填补了中国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研究方向的空白,为人工繁育风信标扇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