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刺治疗流行性感冒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俗称“重伤风”,中医称本病为“时行感冒”或“时行疠气”,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笔者采用针刺疗法,对35例流感病人进行治疗,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丽艳 《气功》2014,(5):454-454
去年的北方可以说是一个“暖冬”,春节过了,最低气温大大高于往年,于是又是一个“流感”肆虐的时节,人群开始出现头疼。眼泪“川流不息”,恨不得马上找个“偏方”赶走这些折磨人的症状。殊不知,“偏方”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为大家推荐了几种缓解流感症状的食物方。  相似文献   

3.
侯一军 《北京中医药》2002,21(4):231-232
冬季流感多是“时邪”与“伏气”相结合而产生的。在病之初期就表现出表寒里热的症状。我应用“双解汤”治疗冬季流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了2000~2001年冬季流感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  相似文献   

4.
说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算是和人类打交道的“老朋友”了。从古至今,人类常遭到流感肆虐之苦。早在公元前412年,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就记载了当时的流感疫情;1173年,曾经引起过人间流感大流行;1580年因流感,使马德里变成荒无人烟之地,意大利等地也新竖起几十万座墓碑;  相似文献   

5.
侯一军 《北京中医》2002,21(4):231-232
冬季流感多是“时邪”与“伏气”相结合而产生的。在病之初期就表现出表寒里热的症状。我应用“双解汤”治疗冬季流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了2000~2001年冬季流感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来了!原以为多半属于“低致病性、低传染性”,现在竟是“高致病性、高传染性”!原以为由“禽流感”影响到发生“人流感”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居然已经发生了!原以为国外的流感未必“流”到国内来,现在也来了!原以为大流感应以十年为一周期,现在也打破了!——总之,真的是“狼来了”!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新型流感,由于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致使人们“谈甲色变”。但是,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甲型H1N1流感完全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对急性传染病“热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几千年历史,其疗效显著已是不争的事实。“甲型H1N1流感”属祖国医学“温疫”的范畴。是一种人畜共患成交叉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迅速蔓延至全球许多国家,各地不断有死亡病例的报道,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艳坤 《东方养生》2006,(2S):10-11
或许您不了解流感,或许您认为流感不严重.但流感每年会导致全球25—50万人死亡!近段时间以来.流感及其有关话题“使用频率”超过往年。一些人甚至产生了恐慌.“流感大流行”的谣言也在一些地方出现。这一切均源于世界范围内波及而扩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人们对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变异可在人际间传播的流感病毒的担忧。流感真的会大流行吗?面对流感大流行.世人真的是束手无策吗?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大约每隔11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流感流行,而全球性的大流感约每30至40年爆发一次,死亡极为惨重。据联合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2000万至5000万人;1957年的“亚洲流感”死亡人数100万至400万;1968年的“香港流感”死亡人数100万至400万。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导报》2009,15(6):12-12
6月22日,甲型H1N1流感患者大学生廖某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康复出院。跟其他甲型H1N1流感患者不同的是,该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使用“达菲”等任何西药。至此,我国首批接受中药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主要特点是流行性、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流行性”是辨别流感的主要根据,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的临床常见症状包括急起高热、  相似文献   

13.
春临防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毒常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 流感常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头痛剧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温病湿热证,然后从岭南温病湿热证、岭南流感、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三个方面探讨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的机制,最后分析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和红细胞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说,季节性的流感病毒毒株通常首先在亚洲出现,然后在几个月内传至世界其他地区。这是科学家得出的最新季节性流感病毒传播“路线图”,有望帮助各国更有针对性地监测流感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办公室5月22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新流感病毒研讨会,磋商眼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目前南半球正逐渐换季,进入传统的流感季,“助长传统流感流行的种种因素也可助长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扩散”。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临床中医证候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新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法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18.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通常指的是感染流感病毒所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传播速度较快、传染性较强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在秋冬季节是高发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在中医学中常把其归属于“温病”“伤寒”“瘟疫”等范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发热、恶寒等,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嗜睡、血痰、胸痛等症状,多为毒瘀互结、热毒壅肺。在中医理论中,可通过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可采用内服中药、针灸或中成药等中医疗法进行辨证治疗。文章旨在对中医药在流感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作出以下综述,主要包括流感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预防和中医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更强,并发症更多,因此危害性更大,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带来较大的伤害。资料显示,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地区,二十世纪发生的四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中,有的是起源于我国,其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哮喘和免疫能力低下等慢性疾病的中年人和儿童,都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著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指出,对传染病,无论是艾滋病、“非典”还是流感,预防都是最为关键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流感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一个人平均每年要患4-6次感冒。感冒不仅使人发热、头痛、鼻塞或流清水鼻涕、恶寒怕冷等,更重要的是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致人于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