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起病隐袭,病程较长,常以心脏病变为突出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12例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老年甲亢心),由于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表现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87年1月—1996年6月共收治老年甲亢心32例,其中误诊18例,占56.3%,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及确诊率,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60—78岁。病程10个月—12年,<1年者6例,1—6年10例,7—12年2例。本组病人中合并冠心病4例,高  相似文献   

3.
杨红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46-746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上某些患者往往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以血管方面表现较突出而不能及时诊断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因而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较大危害。现对我院1998年-2006年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4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亢性心脏病 (简称 :甲亢心 )是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较严重的并发症 ,有些病例往往以心血管症状为首发 ,掩盖了甲亢其它症状 ,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有人[1] 统计了 10a来国内报道的甲亢心 5 0 3例 ,误诊 4 78例 ,其误诊率为 95 % ;也有人[2 ] 统计了国内文献发表的甲亢病例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障碍常有心血管表现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 ,因症状不典型 ,常迁延日久 ,并发心力衰竭方才就诊 ,易被误诊为其他心脏病。现结合我科 5例老年人甲亢伴心血管表现的误诊经过 ,就老年人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7 8岁 ;病程 2~ 18个月。1 2 临床表现 :5例均有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 ,心界扩大 ,心率增快(10 6~ 12 6次 /min) ;无明显突眼 ,无甲状腺肿大。 5例中多食善饥、消瘦 1例 ;胸闷、胸痛 2例 ;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增多 3例 …  相似文献   

6.
7.
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因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而常被误诊。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因心脏病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甲亢性心脏病误诊情况。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建忠 《医学综述》1996,2(5):254-255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以下简称甲亢心)并非少见。在临床上常常由于甲亢的症状被掩盖或不明显,甲亢心很容易误诊误治。本文收集我院从1990~1994年收治的13例甲亢心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4例,女9例,以女性居多,年龄30~39岁2例,40~49岁5例,50岁以上6例,住院患者11例,门诊2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13例均有心悸、胸闷症状,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多汗、消瘦、情绪激动、食欲亢进、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入院时心室率大于150次/分有7例,心室率小于100次/分有3例。心功能级5例,级3例,级5例。出现心绞痛2例,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982年1月~1989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甲亢179例,均经甲状腺功能测定符合甲亢,其中40例甲亢心的心脏改变均经EKG、UCG或胸部X线检查证实。诊断标准:(1) 在甲亢基础上合并有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下列心脏改变一项或一项以上:①房颤等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②心脏扩大;③心力衰竭;④心绞痛。(2) 除外其它原因造成的心脏疾患。(3) 经抗甲状腺治疗后上述心脏改变消失或好转。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甲亢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右心哀竭表现时诊断甲亢性心脏病并不困难 ,但当遇到以心脏症状为主要表现体征和症状不明显的甲亢患者 ,则易误诊为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现将误诊的 2例报道如下。例 1女 ,5 1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 ,心前区闷痛 9年 ,加重 2天为主诉入院。曾先后三次被诊为冠心病、高心病而住院治疗。患者素日无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怕热、体重减少和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查体 :T 3 7℃ ,P 90次 /分 ,R 1 6次 /分。BP 2 0 /1 4 6kPa ,无突眼 ,甲状腺呈结节性肿大 ,(该患者 1 9岁时发现甲状腺肿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56例中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中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最易误诊为冠心病。误诊原因分析:①患者就诊首发症状为心脏症状;②缺乏对房颤的病因的正确认识;③中老年人常伴有心脏病。结论:中老年甲亢患者心血管症状表现多样、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促甲状腺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鉴于伤寒临床表现的不典型病例增多,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更易导致误诊,甚至引起不良后果。本文对我科近20年来伤寒误诊60例做初步分析,并浅谈本人的体会和教训,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针法对甲亢性心肌病大鼠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双固一通"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L-Thy制备甲亢性心肌病模型,"双固一通"组电针关元、足三里(双)、内关(双)。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温、体重、心率等)、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T3、TT4浓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双固一通"组体温明显升高(P〈0.05),体重显著降低(P〈0.05),心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双固一通"组心率显著减慢(P〈0.05),体温与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固一通"组血清TT3和TT4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显示模型组心肌纤维肥大,排列紊乱,间隙增宽,可见肌束中断现象;"双固一通"组心肌纤维形态和排列大致正常。结论:"双固一通"针法对甲亢性心肌病大鼠肥厚心肌病理组织学变化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4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甲亢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甲亢中肝损害发生率66.7%,病程<1年发生率52.2%,病程>1年发生率80%,P<0.05,差异有显性。结论:甲亢发生肝损害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肺动脉栓塞(PE)误诊的常见原因,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方法:对我院心内科1999年3月~2005年10月误诊的14例PE患者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辅助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误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9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例;冠心病心绞痛2例;心源性晕厥1例;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1例。结论:PE是一个人们认识不足的疾病,应予以重视,加强鉴别诊断的能力,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减少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误诊。方法通过对楚雄州广通医院2002年6月至2007年8月就诊患者的观察,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将就诊时误诊为"肺炎"5例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就诊时误诊为"肺炎"的5例患者,出院时均得到确诊。结论临床工作只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才是减少对扩张型心肌病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杨云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514-4515
低血糖是因为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3.0mmol/L以下后出现的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或)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表现轻重与血糖下降速度及持续时间有关,若以脑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者,特别是昏迷伴偏瘫者极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本文收集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资料记载完整的低血糖昏迷初诊为脑血管的14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甲亢性心脏病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心”)临床特点,提高诊治“甲心”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甲心”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甲心”患者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分别为96.8%、75%和56.3%;“甲心”误诊率28.1%。结论:“甲心”诊治的关键是增强对“甲心”的认识,在临床中防止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69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咽部不适、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 经胃镜检查2、4 h食管pH值测定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给予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6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6%。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 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廖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117-118
目的分析d~JLJil崎病的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诊断收治的JlI崎病误诊患儿共5例。结果首诊误诊率达51.6%,误诊原因除各种不典型症状外,还可因该病伴随的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而误诊。结论临床工作中遇到持续发热5d以上的病例,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警惕性,积极寻找相关的指标,并结合相关检查尽快确诊,减少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