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场景运动分析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运动分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通过利用各探测器单元的输出在时间轴上形成的特征进行图像序列的块匹配,以获得各探测器元的相对响应关系,完成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该算法不仅能适应非均匀性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缓慢变化的情况,而且对普通基于场景分析校正算法中形成的校正虚像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基于传统神经网络法的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非均匀性校正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校正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场景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校正误差的均方值和增益因子的均值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误差函数,并将误差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利用最陡下降法,得到计算增益校正因子和偏移量校正因子的迭代公式.在迭代运算中,设计了一个自适应步长因子来代替传统迭代公式中常量步长因子,最终得到了有较高运算效率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对模拟的红外非均匀性图像序列进行了校正,并分析了算法性能曲线和校正结果,发现本文算法与传统神经网络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校正效果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非均匀性实时校正算法;针对算法所涉及的运算量和数据量庞大的特点,设计了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的红外图像处理系统,系统是以高性能DSP(TMS320C6713)为核心器件,采用DSP不同的传输通道并行传输数据,并充分利用DSP硬件的并行性和流水线操作进行非均匀性校正;以真实的红外图像序列为例,进行了非均匀性校正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高性能DSP的非均匀性实时校正系统完全可以达到实时校正的要求,所用算法对慢变化量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探测器响应的漂移以及非线性对非均匀性校正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线性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该算法引入探测器响应曲线的分段线性模型,对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进行了扩展和改进,不仅能减小探测器的偏置和增益随时间漂移对校正的影响,而且还能消除探测器响应非线性对非均匀性校正性能的影响。一组利用真实红外图像序列进行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可获得较好的校正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靶场光学测量领域,地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不仅承担对目标辐射特性测量工作,而且还要实现目标跟踪成像和实况记录。然而,现有红外焦平面在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以及红外辐射测量系统的光学系统自身热辐射的不均匀性,致使图像存在严重的非均匀性。基于传统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在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定标变积分时间的均匀校正算法。为证实校正效果,基于600 mm的中波红外辐射测量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2.5 ms和3.0 ms下的原始图像非均匀度从3.69%降低至0.22%,证实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有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红外图像采集中的非均匀校正及图像存储等问题,构建多通道红外图像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实现非均匀校正,并实现海量图像实时存储等功能。系统能快速有效实现非均匀校正功能,在采集过程中能稳定保存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校正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高斯噪声高于二阶累积量为零的特性,提出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校正算法,可从图像场景中自适应估计阵列单元的增益和偏置参数.提出的算法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统计矩和累积量周期估计红外焦平面的模型参数,第二部分利用维纳滤波恢复真实图像.仿真图像序列表明这种算法有效降低了固定图案噪声,达到了较高的非均匀校正水平.  相似文献   

8.
彩色成像系统响应的非线性导致了高动态范围彩色图像与系统平场图像不能匹配,给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非均匀校正带来了困难.通过不同F数和不同积分时间的多点平场辐射定标实验,标定系统RGB三通道的相对响应曲线;对高动态范围场景通过多积分时间成像,应用三通道的相对响应曲线对其进行线性化,融合生成高动态范围彩色图像;引入对应F数下的线性化平场图像对生成的高动态范围彩色图像进行两点法校正.应用夜晚路灯照明场景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前后三通道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粗糙度平均增大6.81%,统计F比平均减小9.87%.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红外焦平面成像非均匀校正过程中。该算法合理的分配了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计算量,克服了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量分配不均的不足,使该算法在相同的条件下不仅能更容易对非均匀校正算法进行实时处理,而且还能支持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场景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存在的图像过平滑和非均匀性残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残差学习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将多尺度特征提取单元所获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并运用残差学习策略解决深度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平均峰值信噪比上较传统的场景自适应校正方法有近5dB的提升,主观视觉效果也更加清晰锐利。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红外焦平面阵列 (IRFPA) 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方法,重新设计了隐含层结构以获得更接近真实信号的期望信号,此外,还将变步长归一化LMS (VSS-NLMS)自适应滤波技术引入到校正参数的迭代估计过程中,以实现对校正速度和稳定性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校正精度、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方面的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短波红外相机非均匀性校正的两种基本方法,两点校正法以及多点校正法,同时提出改进算法即定标和场景融合的校正算法。此方法能够自适应克服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的响应漂移现象,克服外界环境改变带来的校正误差,实现短波红外相机在工作时间延长和多变环境情况下的高精度实时非均匀性校正,且不需要重新定标,方法简单,效果明显。采用像元数为320×256的红外焦平面阵列进行红外相机非均匀性实时校正实验,并将三种方法用MATLAB软件分别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目的,校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适用于周期信号的一种非均匀同步采样方法,推导了利用非均匀采样值恢复原周期信号的内插重构算法. 重构的关键在于将非均匀采样信号分解为几个均匀采样信号的叠加,从而使得在非均匀采样时应用Shannon采样定理成为可能. 由于这种非均匀采样法不存在实际采样点偏离采样点理论计算值的弊端, 从而提高了内插公式的计算精度.该算法具有结构简单和计算精度高的特点, 数值实验的结果也验证了算法具有这些优点. 该算法在电网监测系统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Combustion chamber components (cylinder head, cylinder liner, piston assembly and oil film) are treated as a coupled body.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coupled body, a coupled three-dimensional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in-cylinder working process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components was built with domain decomposition and boundary coupling method, in which the coupled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in-cylinder working process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components was adopted. The simulation was applied in the influence investigation of the space non-uniformity in heat transfer among combustion chamber components on the generation of in-cylinder emis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ce non-uniformity in heat transfer among the combustion chamber components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eneration of in-cylinder NO x emissions. The heat transfer space non-uniformity of combustion chamber components has little effect on soot formation, and far less effect on soot formation than on NO x . Under two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w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the soot in cylinder is different by 1.3% when exhaust valves are open.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万向节、链传动实验台的两种设计方案。通过比较、分析后采用组合设计方案,在该试验台上,可同时测试链传动与万向节传动的转动不均匀系数和速度波动曲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增大,缆索直径以及作用在其上的风荷载、静风效应以及风速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都将随之增强,对大跨径悬索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将可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以润扬长江大桥为例,通过分析揭示了静风效应、风速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以及缆索风荷载等因素对大跨径悬索桥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风效应对大跨径悬索桥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比较重要,但是风速空间非均匀分布和缆索风荷载等因素对大跨径悬索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