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St-BA)/SiO_2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乳胶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在纳米SiO2水分散体系中进行细乳液聚合,制备了成膜型聚(St-BA)/SiO2复合微球。研究了单体组成、SiO2用量和1-乙烯基咪唑(1-VID)用量对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布仪(PCS)、透射电镜(TEM)、扫描探针显微镜(AFM)及DSC对复合微球及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聚(St-BA)/SiO2复合微球具有草莓型结构,二氧化硅于表面富集,其平均粒径在192~327nm之间。对所得乳胶膜的研究发现,纳米SiO2粒子均匀分散在复合乳胶膜中,有机相和无机相达到纳米级复合,且该复合乳胶膜具有快速吸水和快速干燥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张艳  魏征  王华林 《安徽化工》2008,34(1):24-25
采用自制的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SiO2 PELA/SiO2)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地塞米松磷酸钠(DSP)微球,并对微球的粒径、载药量以及体外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微球电镜图片显示其粒径大小分布在8μm左右,符合缓释制剂要求.体外缓释研究结果显示,PELMSiO2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SiO_2/PMMA纳米复合胶体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在未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230 nm亲水性SiO2微球表面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壳层,制备以SiO2粒子为核、PMMA为壳层的复合胶体微球。研究微球表面形貌、组成、粒径变化规律,探索聚合反应的成核过程和PMMA进料流量对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iO2表面可形成稳定规整的PMMA壳层,SiO2/PMMA复合胶体微球球型度接近1.0,单分散性较好,多分散度指数(PDI)小于0.04。聚合反应受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体含量控制,随着PMMA进料流量增加,乳胶粒子成核过程由均相成核过渡为胶束成核,复合微球粒径加速增大,多分散性增强,其粒径可通过调节PMMA进料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聚乳酸/SiO2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缓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制的聚乳酸/SiO2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微球,并对该微球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以及体外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微球电镜图片显示粒径大小分布在15μm左右,符合缓释制剂要求。体外缓释研究所得Higuchi方程为Q=0.3598+0.03t^1/2,相关系数P=0.9961,该结果显示所得微球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PA) 复合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SiO2在乳液中的粒径分布在100nm以内,并对添加了SiO2的聚丙烯酸酯胶膜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发现添加纳米SiO2后,可以显著改善聚丙烯酸酯胶膜的耐热分解性能和抗短波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6.
细乳液聚合制备和表征聚(BA—St)/SiO2杂化微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介质中,使用阴离子乳化剂(SDS),通过细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聚(BA—St)/SiO2杂化微球。杂化微球的平均粒径在98nm~130nm。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和单体组成等影响因素对杂化粒子粒径和形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复合乳化剂制备水性环氧乳液及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氧树脂E-44和2-氨基-5-磺酸基苯甲酸合成一种小分子阴离子环氧乳化剂EP-H;通过E-44和聚乙二醇6000合成大分子非离子环氧乳化剂EP-PEG。当2种乳化剂以质量比2∶5复配时,可达到较好的亲水亲油平衡。复合乳化剂(EP-H/EP-PEG)占10%、乳化温度为60℃时,制得的环氧乳液性能最佳。与单一非离子乳化剂制得的水性环氧乳液相比,EP-H/EP-PEG所制备的乳液相反转固含量高(>70%)、乳化剂用量小、乳液粒径小、黏度低;固化后的涂膜光滑致密、热稳定性佳、综合力学性能好,其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为31 MPa、72 MPa。  相似文献   

8.
采用沉淀聚合法由纳米SiO2、三聚氰胺、甲醛共聚制备了纳米SiO2/三聚氰胺甲醛(MF)复合微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以及热重分析和上清液中SiO2的含量测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以及纳米SiO2粒径对复合微球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采用硝酸为催化剂。随着纳米SiO2粒径的增大,纳米SiO2/MF复合微球的粒径逐渐变小。纳米SiO2可显著增强MF微球的热稳定性,扩大其在木材复合材料和其他行业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考察了引发剂、助乳化剂、乳化剂、单体结构和种类对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十二醇和十六醇相比,十六烷(HD)更能抑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液滴的Ostwald熟化效应,当MMA占TiO2质量分数的60%,HD对单体质量分数的6%,可聚合乳化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占整个体系的质量分数为2%时,制备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分散体的粒径为185nm,此时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与细乳液粒径差距较小;采用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制备白色涂料墨水的稳定性和遮盖力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TiO2所制备的涂料墨水。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为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构筑的反相微乳液合成纳米Ag Cl粒子,然后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Ag Cl/PMMA复合胶乳。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op)、水相中盐浓度(csalt)对纳米Ag Cl粒子的形成及形貌影响,结果发现合成的Ag Cl粒子近似球状,粒径在5 nm左右;在反相微乳液中随cop、csalt的增加,形成的纳米Ag Cl粒子数增多、平均粒径有所减小。Ag Cl/PMMA复合胶乳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通过反相微乳液及其聚合技术制备包含有纳米Ag Cl的复合胶乳,方法简便、易于放大,所制备的Ag Cl/PMMA复合胶乳作为抗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TiO2 PS(二氧化钛 聚苯乙烯)复合微球,探索了复合微球的制备条件,并采用红外、透射电镜和差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可制备出粒径分布均一的不同粒径的TiO2 PS复合微球,反应条件对微球的形成及粒径影响很大,介质pH>7以及乳化剂用量小于临界胶束浓度是形成复合微球的必要条件;复合微球粒径随苯乙烯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PMMA/SiO_2共混体系的研究 Ⅰ纳米级SiO_2填充PMMA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纳米级SiO2填充PMMA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经不同偶联剂处理的SiO2填充PMMA的最大扭矩和最终平衡扭矩呈现如下规律,未处理SiO2填充PMMA体系>A151处理SiO2填充PMMA体系>A1100处理SiO2填充PMMA>A174处理SiO2填充PMMA体系,偶联剂用量在3%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呈现峰值。纳米级SiO2采用普通的分散方法进行混合时不能达到有效分散,随SiO2用量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都下降,透光率降低,损耗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李凤  高娜  于艳梅 《辽宁化工》2009,38(3):163-165
探讨了活化溶胀法制备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的方法。首先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中位径为0.21μm的PMMA种子微球。然后以正庚烷为活化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进行活化溶胀,再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对活化微球进行溶胀,溶胀平衡后升温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了中位径为0.77μm的PMMA微球。  相似文献   

14.
核-壳型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和组成可裁剪、具有核-壳式结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二氧化硅(SiO2)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热处理除去有机物中心,制备出壁厚可剪裁的空腔硅球,并对复合微球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透射电镜(TEM)照片显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中心外生成均匀壳层,而煅烧后则可得到轮廓分明的球形空腔;比较PS,SiO2和复合球体及热处理后的粉体的红外光谱,可分别验证二氧化硅的成功组装和热处理过程中作为中心的PS的完全去除.在吸附相同层数的前提下,随着所选用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的增大(10-40nm),复合微球的粒径增大,空腔球体的壁厚增加,中心粒子热分解的活化能增大.复合微球的热分解机理符合三维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15.
冼杏仪 《广东化工》2012,39(16):49-50
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Si02溶胶存在情况下,利用有机硅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的桥接作用,制备得到Si02/丙烯酸酯共聚物杂化乳液。对有机硅单体和二氧化硅用景对复合乳液稳定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投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制备得到的复合乳液的形貌和耐热性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有机硅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用量为总单体4.0wt%,SiO2溶胶用鲢为单体15wt%以内,可制备出稳定的SiO2/丙烯酸酯共聚物杂化乳液。由于有机硅单体的桥接作用,部分SiO2粒子形成与乳胶粒上,形成草莓状的复合结构,且复合乳液其有较高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PU-PMMA共聚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PU-PMMA核-壳乳液,探讨了PMMA含量对乳液耐水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种子乳液聚合复合微粒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 对加料方式、单体亲水性、引发剂等因素对复合微粒形态形成的影响作了介绍;总结了复合微粒形态的热力学预测方法,尤其对界面自由能量的变化最小原则进了评述。同时,讨论了复合微粒形态动力学和复合微粒形态设计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刘篪  刘雨青  高彦芳 《塑料》2007,36(5):8-10
采用带有羧基活性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修饰.并用透射电镜、红外、热失重、接触角、粒径分析对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含羧基基团的共聚物乳胶粒子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与粒径为15~20nm左右的无机SiO2纳米粒子的作用过程中,实现了对SiO2表面修饰和分散的效果.当复合温度(65℃)高于改性用聚合物的Tg(45℃)时,柔软的聚合物乳胶粒子变形、黏附在SiO2纳米粒子周围,并通过羧基的化学吸附作用最终实现对SiO2粒子的包覆;当复合温度(25℃)低于改性用聚合物的Tg(45℃)时,乳胶粒子仍保持其基本形状,SiO2粒子黏附在乳胶粒子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