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积极借鉴国外开发建设经验 二十世纪的世界各国工业和商业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人口、住房、交通和环境等方面严重的城市问题。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向郊区及其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与日俱增。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基础上,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且工业和商业化向郊区和周围小城镇地区扩散,造成郊区化和郊区与小城镇居住化现象。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郊区化发展过程中,郊区和小城镇居住成为其开发建设的主导,并极大地推动了郊区化的发展,下述三个因素对其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上海郊区小城镇的特点及发展优势、制约因素,提出了提高郊区小城镇建设水平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1 规划背景当前,上海郊区的城镇化建设正迅速发展。为了让上海郊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能充分体现国际大都市的郊区水平,在“十五”期间,上海将重点建设郊区的“一城九镇”,以起到示范和样板作用,嘉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北京小城镇绿化美化建设的形势 自1997年全市创建园林城镇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绿化委员会的领导下,各郊区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卫星城、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建设,使郊区城镇的绿化美化建设近年来继续保持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市容面貌显著改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据统计,2001年京郊141个小城镇,全部安排了绿化美化建设工程,完成绿化面积8900亩,植树250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郊区小城镇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出农民在小城镇就业的数量大体上相当于外出农民在各类城镇就业总量的60%左右,可见,小城镇在吸纳农民就业和集聚农村生产要素等方面已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首都,北京市郊区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形成了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和集镇的四级小城镇体系,但小  相似文献   

6.
肖辉 《城市规划学刊》2000,(1):58-62,76
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洞泾、泗泾、九亭三镇为例,探讨乡镇工业发展对小城镇农业、农民生活、城镇化.城镇建设、城镇用地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上海市郊区乡镇工业的布局特征,并对上海市郊区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调研,分析了北京小城镇住宅建设的优势和特点,指出郊区小城镇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是首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化载体。我市村镇建设,从1993年以后,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小城镇建设上来,所以说郊区村镇建设工作一定要站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北京市的批复上来;统一到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的高度上来。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郊区农村小城镇就业的现状京郊小城镇发展的总体状况。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从整体上对城乡 16 80 0平方公里面积的区域功能、产业布局和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和统一安排 ,并且把郊区和城区统一起来综合治理 ,这种做法对于郊区小城镇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 1994年 ,北京市政府确定了昌平县小汤山镇、怀柔县杨宋镇等 10个建制镇为北京市小城镇试点镇 (其中 ,小汤山镇等同时为全国小城镇试点镇 ) :1996年确定大兴县庞各庄镇为全国和北京市的试点镇 ,1999年又确定了 10个市级试点镇 (其中 ,若干镇同时为全国试点镇 ) ,并在2 1…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小城镇文化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好 坏,也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上海市应该着眼于国际大都市的位置,加强上海市小城镇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上海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小城镇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信息枢纽点,小城镇建设是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城镇文化建设是上海市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加强小城镇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经济发展成为上海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