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增生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炎症反应,临床多采取角质溶解剂、煤焦油、广普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维生素D衍生物药物等治疗,但但多数药物均有不同的副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方法,治疗银屑病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报告12例脓疱性银屑病,分成2型,一为泛发型,共9例,其中6例伴发典型银屑病皮疹,治疗方案指出,首先不宜应用皮质激素,虽然皮质激素可减轻症状,但对脓疱性银屑病无效,却易于引起严重副作用,还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主张给小量多次输血及免疫抑制剂如白血宁,氨甲喋呤或羟基脲等,高烧病例给补液,大量维生素丙及非激素类解热止痛药等对症疗法,可用中药,适当应用抗生素,强调精神治疗。二为局限型,共3例,由于病情较轻,一般不需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但可外用皮质激素,试用免疫抑制剂、氨苯砜及光化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清的慢性皮肤病,目前尚无针对性强而无副反应的药物,而有些药物疗效明显但副反应很大,如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我们发现,目前在医疗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且不断更名换姓出现一些  相似文献   

4.
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约1/4的患者会并发银屑病型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如果能有一种药物可以同时作用于银屑病皮肤和关节,那么无疑对患者是有益的.目前新兴的生物药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伊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戈利木单抗和赛妥珠单抗;抗IL-12/IL-23 p40药物,如乌司奴单抗;抗IL-17药物,包括苏金单抗、brodalumab.它们都对银屑病和银屑病型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最近,另有一些小分子化学物质应运而生,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阿瑞米拉和JAK抑制剂托法替尼、INCB018424等,它们都有一定的治疗意义.本文就能够同时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型关节炎的生物及小分子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卢淑娇  陈美珍  李丽萍 《浙江医学》2011,33(8):1229-1230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相关免疫介导的疾病。窄波紫外线B(NB—UVB,波长31lnm)照射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重要手段[1]。近年来,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标准临床上符合银屑病的诊断;无活动性皮肤疾病;既往无活动性结核病史或正在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3个月内未接受过高效价或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维生素D类、维A酸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灯盏花素在银屑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自2004年3月~2005年9月,收治银屑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运用免疫抑制剂、调节剂、维生素及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34例,在前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40mg静滴。1次/日,观察皮损变化及消退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灯盏花素对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得到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银屑病的治疗带来了崭新的前景,特别是针对重要的免疫发病环节已经研制出了多种靶向外用治疗药物,多项临床Ⅰ、Ⅱ期试验中的几类外用制剂主要瞄准JAK/STAT、PED4、IRS-1、VEGF受体和TrkA等细胞因子或选择性抑制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为靶点,为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种类和数量很多 ,治疗方法也不少 ,但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 ,都只能片面地针对银屑病复杂发病机制环节的某一部分 ,疗效均有限。所以 ,银屑病治疗的原则应该是内用药疗法和外用药疗法相结合 ,治疗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 ,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应该是临床效果最好而副作用最小。现将近年来银屑病治疗的进展介绍如下。1 内用药疗法银屑病内用药疗法的主要药物有 :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类、维甲酸类、皮质类固醇类、抗生素类和中医中药类。内用药疗法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下列药物的应用上。1 1 氨甲喋呤 (…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阿维A胶囊(商品名为方希)口服联合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为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且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表现为全身泛发斑疹或多发斑块.男19例,女11例,年龄29~70岁,平均50岁,病程1~20年,平均9.25月.排除标准:妊娠期、母乳期妇女和两年内计划妊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停药不足半年者、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脂质代谢显著异常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值≥100%正常值上限值)、戴隐形眼镜、过度肥胖者;治疗开始前3个月内有口服维A酸治疗史;同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A,氨甲喋呤及四环素类等药物均不作为入选对象.  相似文献   

10.
蒽林软膏配合维生素K_4治疗银屑病44例邢敬平,王涛(包头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包头014010,包头市法院法医鉴定治疗中心)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又无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多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虽能得到预想的近期效果,但副作用多。作...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的方法 ,并建立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方法应用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制作犬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然后,实施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即行脾切除后,保留贲门周围血管、食管曲张静脉及迷走神经,从根部离断胃冠状静脉等汇入门静脉系统的胃静脉血管,使胃的静脉血流经门奇间的交通支血管进入体循环。将已形成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犬12只随机分为脾切除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于开腹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测量门静脉及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3周末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犬模型均存活。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与开腹后相比,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F=7.386,q=3.503、3.121,P<0.05);食管曲张静脉压力亦显著下降(F=8.026,q=3.661、3.240,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t=0.268~1.325,P>0.05)。结论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存活率高,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质量可靠,有助于研究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所作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的经验教训。方法:将本院28年来外科施行的93例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8例,女85例,发病年龄男15~56岁,平均36岁;女16~70岁,平均34岁。肿块大小为3~20厘米,16厘米以上占77.42%,病理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92例,双侧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1例。基础代谢率27%~73%,平均46.3%。心电图异常50例占53.76%。术后1例并发甲亢危象,1例并发甲低,房室传导阻滞,均痊愈出院。结论: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效果可靠,优于药物治疗,并发症少,术前准备要仔细充分,术中操作要细致,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甲低、甲亢危象,旁腺和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冷冻时间(20s和3min)及不同方法保存的兔角膜膨胀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冷冻20s及3min,新鲜角膜组膨胀率(%)分别为29.45±1.9,49.74±1.6(P<0.05);冷冻保存组为31.65±0.8及54.67±2.7(P<0.05);干燥保存组为73.82±7.7及86.09±1.3(P<0.05)。干燥保存组角膜膨胀率与新鲜组及冷冻保存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提示在角膜组织镜片加工时,应考虑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冷冻时间所造成的不同膨胀率对其厚度的影响,从而减少镜片加工时的屈光度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0例支气管类癌病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1例为典型支气管类癌,9例为非典型支气管类癌;手术治疗后21例病人存活超过5年,其中10例超过10年;4例3年内死于肝脑转移,5例术后不足5年,仍健在。结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癌,支气管类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手术是治疗支气管类癌的主要方法,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误诊的常见原因是对其发病特点认识不足,术前临床资料不■实,术中处理不够慎重。为减少临床误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对此病诊断的警惕性,认真行颈部触诊,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块组织学检查而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