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病人情绪及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教育组,各组30例。健康教育前,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人情绪,检查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强化教育组给予强化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教育第90天再用HAMD及HAMA评估病人情绪,教育第30天及第90天分别复查FBS、HbA1c、TC和TG。结果2组病人教育后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但强化教育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2组病人教育后FBS、HbA1c、TC和TG均显著降低(P<0.05),但强化教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强化教育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它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病人的抑郁、焦虑和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病人情绪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教育组,各组30例.健康教育前,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人情绪,检查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强化教育组给予强化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教育第90天再用HAMD及HAMA评估病人情绪,教育第30天及第90天分别复查FBS、HbA1c、TC和TG.结果 2组病人教育后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但强化教育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2组病人教育后FBS、HbA1c、TC和TG均显著降低(P<0.05),但强化教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强化教育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它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病人的抑郁、焦虑和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各65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自评量表(SDSS)、社会支持评量表(SSRS)分别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及社会支持系统,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AMD、HAMA、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S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PBG、Hb 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糖尿病肾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PG、PBG、Hb 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糖尿病肾病率、HAMD总分、HAMA总分、SSRS总分、SDSS总分均为糖尿病足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危糖尿病患足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FPG、PBG、Hb 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糖尿病肾病率、HAMD总分、HAMA总分、SSRS总分、SDSS总分均为糖尿病足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PCI)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按PCI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干预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病人PCI术前及术后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干预组PCI术前及术后的HAMA分值及HAMD分值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PCI术前及术后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减轻PCI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容娟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531-1532
目的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将84例COPD合并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由专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患者的期望,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期望提供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对照组只提供常规的护理及出院前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进行HAMD、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控制血糖、血脂代谢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n=100)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认知重建。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12.99±3.51)、HAMA评分(14.15±3.92)、SAS评分(35±12.4),SDS评分(28±14.5),均低于对照组(17.94±4.92),(18.64±4.19),(49±19.6)(43±19.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t=9.407,7.825,6.036,6.151;P〈0.01);与各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bA。FPG、PG2h、TC、HDL—c、TG水平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糖脂代谢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的老年卧床病人按出院时间的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群组心理康复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病人进行活动前及活动后3个月、6个月评估。[结果]活动后3个月、6个月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6个月两组HAMA,HAM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与活动后6个月HAMA,HAMD,ADL比较,试验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能够提高老年卧床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明显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后随访综合管理对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教育组,入院当日用“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护能力评估量表”“糖尿病基础知识问卷”进行评估,次日开始对强化教育组进行强化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方法的随访干预管理2年,到达研究终点时评价两组病人糖尿病知识、足部防护知识、血糖控制情况、足部溃疡发生率、截肢率的差异。[结果]随访干预1年时和随访2年时两组组内比较糖尿病一般知识和足部防护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干预2年时强化教育组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强化教育组糖尿病足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病人强化教育后随访进行综合管理有助于病人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及截肢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会所多维度康复模式对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家庭关系与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恢复期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的药物和康复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会所多维度康复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的PANSS、FBS、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 05),且观察组干预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的PANSS、FBS、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会所多维度康复模式能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8例,同期3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4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清SAA、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SAA、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SAA、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AA、血肌酐、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SAA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463,P<0.01;r=0.278,P<0.05;r=0.402,P<0.01;r=0.216,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 SAA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脂血症及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SAA水平增高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教育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教育后两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较单纯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与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观察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BS、HbA1c均下降。罗格列酮组FBS治疗前后(10.34±3.08)mmol/L vs(7.75±1.46)mmol/L(P〈0.01),HbA1c(8.85±2.28)%vs(7.28±1.33)%(P〈0.01);二甲双胍组FBS(9.51±2.89)mmol/Lvs(7.36±1.40)mmol/L(P〈0.01),HbA1c(9.26±2.45)%vs(7.61±1.23)%(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FFA(0.65±0.24)mmol/Lvs(0.54±0.19)mmol/L(P〈0.05)。而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FFA无明显下降。结论罗格列酮治疗降低FFA的水平,有助于减少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血脂改变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0例2型精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56例2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及53例正常对照者系列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100)显著升高(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降低(P<0.05或0.01)。②2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组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TG、TC、LDL、Apo-B100显著升高(P<0.01),HDL显著降低(P<0.01)。③空腹血糖(FBS)与TG、TC、LDL、Apo-B100呈正相关(r=0.32、0.22、0.28、0.21,P<0.05),与HDL呈负相关(r=-0.26,P<0.05),与Apo-A1无相关性(r=0.076,P>0.05)。结论空腹血糖水平与血脂异常程度相关,脂代谢障碍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方法:12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VPT,同时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按VPT结果将患者分为VPT正常组和VPT升高组进行临床特征比较及糖尿病足病的相关分析。结果:12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正常组70例(58.3%),VPT升高组50例(41.7%),其中低度风险组9例(7.5%),中度风险组28例(23.3%),高度风险组13例(10.8%)。两组间BMI、HbA1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T正常组比较,VPT升高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FBG更高(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VP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B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5、0.349、0.214)。结论:VPT能客观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年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其中未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00例为DM组,T2DM肾病患者100例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期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TNF-α等指标,并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TNF-α水平与不同参数的相关性,分析TNF-α在DM、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DM、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BMI、FBS、2 hPBG、BUN、SCr、TG、TC、HDL-C、LDL-C、HbA1c、TNF-α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BUN、SCr、TG、TC、HDL-C、LDL-C、HbA1c、TNF-α为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FBS、Cr、TC、LDL-C、HbA1c、ACR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利用血清TNF-α在诊断DM、糖尿病肾病及鉴别中均具有较高的效能,其AUC值分别为0.875、0.966及0.835。结论血清TNF-α水平在诊断、鉴别DM、糖尿病肾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同时在评估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间门诊的8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分成两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8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250例,占28.8%。②两组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肾病与BMI、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TG、UA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综合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UA,改善代谢紊乱情况,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就诊治疗的106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所有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降糖药和控制饮食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匹伐他汀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降糖效果及降脂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FB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FBS、餐后血糖(PBG)、HbA1c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S、HbA1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PBG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和LDL分别降低了10.41%、17.92%和12.98%,对照组TC、TG和LDL-C分别降低了9.94%、15.97%和13.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DL-C升高达9.12%,对照组HDL-C升高6.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够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且对患者FBS和HbA1c的降低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