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中医思维中,凡是稀有或奇怪的物品都具有神奇药效。不过,现代科学手段检测,无论虎骨、犀角还是虫草被用作中药,都没有真实疗效证据,也没有发现有特定疗效的成分。为了得到药补,人们不仅付出金钱的代价,同时也造成物种濒危和生态恶化《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有云:"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中国古典医学相信人和动物的五脏六腑大体相同,有平衡互补之功效。如"猪腰补肾"、"猪肝补肝"、"骨头汤补钙"等以形补形的良方在坊间甚为流传。特别是动物鞭类产品在男性壮阳方面颇有市场,那么以形补形,是有理有据,还是荒诞不经?以形补形的源流"以形补形"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动物的五脏六腑来促进人体相应器官的康复,增强其功能,或者治愈疾病。其说流传很广,信者众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群山逶迤似飞龙,绿水蜿蜒环翠带,有"负山阻溪,八省咽喉"之称,是黔中腹地、贵阳"东大门";这里,云起龙架风光胜,十里花开向阳红,林木郁葱成青屏,金色刺梨果飘香;这里,是"中国刺梨之乡"——龙里。龙里县地处黔中,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个人口仅23.5万、面积1521平方公里的县城,下辖5镇1街  相似文献   

3.
五龙是"性恶"的载体.他的恶不仅仅是先天的动物性所致,更多的是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五龙的一生是与女人相互纠缠的一生,但没有一个女人在他心田播下爱的种子.五龙在充满血腥复仇的男性世界里,将"性恶"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在五龙的亲情世界里,温情也被"性恶"排挤得毫无踪影.  相似文献   

4.
<正>龙年说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的,深受人们喜爱。所以,人们让一些植物、动物与龙“攀亲”呢。有气势的龙柏龙柏高可达20米,枝条盘曲向上,好像盘旋的龙。它因具有优美的姿态和四季常青的特点,被人们赋予祥瑞及长寿的寓意。此外,龙柏因具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寓意与联想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有的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叙述和描写来体现的,而有些则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叙述和描写来体现的.不管是直接叙述和描写,还是间接叙述和描写,这都有一个寓意的问题.文章的寓意深刻,就能深刻地揭示主旨,引人深思;寓意不深,或没有寓意,文章就缺乏力量,就不能很好发挥文章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寓意,就是借其他事物以寄托本意.刘勰在《文心雕龙·赞颂》里说:"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苏轼在《宝绘堂记》里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里说:"叙事有寓理,有寓气,有寓识.无  相似文献   

6.
从关联理论谈"龙"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用翻译以及关联理论的观点出发,对一则绿茶广告中"龙"这个形象的翻译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本则绿茶广告中,"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在汉英两种语言的广告受众中是有不同涵义的.Dragon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是邪恶和凶残的象征,而在中国,龙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从文化背景(语境)的角度讲,dragon和龙是不同的.基于广告劝诱的主要功能,要求在操英语广告受众中取得与在操汉语广告受众中同等或近似效果,龙译成dragon是不妥当的.最后,作者建议将"龙"译成"Long".  相似文献   

7.
<正>说到"克隆"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世界上第一例运用这项技术培育出的动物——克隆羊"多莉",它标志着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成为现实。这之后克隆猪、克隆牛等纷纷问世,但克隆犬却迟迟没做出来。由于犬的卵母细胞质量较差等原因,犬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是最难克隆的动物之一,在细胞克隆犬"龙龙"出现以前,该领域的技术一直被韩国所垄断。可裁剪基因的神奇的剪刀龙龙的供体是一只叫"苹果"的比格  相似文献   

8.
十二生肖与动物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来表示十二地支的一种民间纪历法.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是,早在先秦的一些史籍中已有马、牛、龙、蛇与午、丑、辰、巳"四支"相配应的记载.如《诗经》中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的记载等.可能是由于十二生肖为民间所用,不受先秦文人重视,而没有将十二  相似文献   

9.
寿命的调查     
小猴看了许多故事书,看着看着,发现了一个问题:动物也跟人类一样,希望长命百岁。可不是吗,这本书上讲“龙王做寿”,那个故事讲“凤凰过生日”。当然,龙呀,凤呀,动物界里是没有的,但谁都承认,“龙”、“凤”是神化了的动物。那末,各种动物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的海洋里,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而绝大多数恐龙则生活在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的陆地上,以植物和动物为食。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古生代的海生爬行类化石。但几乎所有的海生爬行类—鳍龙类、海龙类、鱼龙类等都相继在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初的海洋中出现了,并在中三叠世达到辐射发展的顶峰,大部分类群在晚三  相似文献   

11.
纪昀的诗歌中多歌功颂德之作,不过有少数述怀、纪行的诗歌清新可诵,不仅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也很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其以儒家正统诗学为标准的诗学理论。他的诗歌突出了儒家的政教作用;符合"知人论世"的儒家观念;诗歌又颇有寓意,正是儒家的"言在此而意在彼"。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龙?为什么华夏儿女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百年来,这是民族血脉中难分难合的那部分。炎黄子孙对于龙的喜爱是植根于基因中的,十二生肖中只有龙不是具化的动物,但并不妨碍人们把它作为年轮中必要的一环,甚至神化它的精神和力  相似文献   

13.
以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的寓意之感悟,教育和鞭策每一个人,引起对这个课题认真思考.人类应回归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理性,有了这种理念,没有什么得失之患丢不掉的.  相似文献   

14.
周杭 《科技信息》2013,(36):85-85
在日本文学界有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蔚然成风的作家自杀现象。在他们的作品中,自杀成为了一件神圣且体现日本之美的事情。例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其中川端康成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是什么原因让文学巨匠川端康成走上自杀之路的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在沙地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自然情况下,两类生境的转变过程较为缓慢.由半固定沙地向固定沙地的转变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有提高趋势,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其中,植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类群数和密度明显增加,捕食动物的类群数尽管没有明显变化,但一些主要类群的密度增加却很突出.与固定沙地和沙质草甸相比,农田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类群数、动物密度减小,腐食动物的类群数增加.因此,在科尔沁沙地开垦和利用农田需要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6.
从黄精的故事说起偶然翻阅《太平广记》,见有"食黄精"篇,叙述的故事大意是:古代有个奴婢,不堪主人虐待,逃入山中,以野草充饥.她见一种草青绿可爱,连根拔出,在山溪里洗净,食之味佳,于是连食之,就不饿了.更奇怪的是食此草不仅不饥,而且自感身轻如飞,能飞上树,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后被人发现,以美食置其经常往来之道,引诱其来食,终于捉到了她,问她吃了什么草?她指出的草正是黄精.这个故事虽有神话色彩,然而可知古代人民视黄精为奇药,吃了可以大补身体.现查"黄精"之名源于《雷公炮灸论》,它尚有许多异名(同物异名),如《本草图经》称之为  相似文献   

17.
正屈臣氏老药房的发展过程及研究问题的提出1828年英国人A.S.Waston在广州开办了一家专售西药的药房,最初取名"广州大药房"。1841年,"广州大药房"南迁香港,总部设于香港中环,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内地分号,还注册了清朝末年的药品商标(见图1),商标图案中的"独角兽"和中国"龙"分别象征治愈毒害永恒不变与尊贵福运。它们共同围绕着中国传统的"塔",寓意着震慑一切病  相似文献   

18.
"接受屏幕"和"期待视野"是比较文学中接受美学的两个关键点.以此为理论依据,同时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鲁迅的<伤逝>各自的写作背景和寓意的基础上,对<玩偶之家>之于<伤逝>之重大影响以及<伤逝>之于<玩偶之家>之个人取向进行探讨,从而表明,文化接受事实上是一种文化过滤.  相似文献   

19.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具普遍性、广泛性、象征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吉祥剪纸是一种观念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动物图形寓意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所包含的寓意是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形式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20.
洛阳30·14号汉墓画像中的龙、鱼图像是祥瑞标志,也是汉代升仙思想的反映;墓门所饰凤凰(朱雀)、铺首且画虎,寓意安宁、吉祥、辟邪和守护,龙与飞廉、龙与虎的组合象征上天;土伯后土神兽形象置于墓中有辟邪镇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