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剪刀楼梯间共用加压送风竖井问题、加压送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建筑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共用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及只有一层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等的加压送风量的确定问题,提出了几种具体的设计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防烟设计;地下储藏室、地上商场大面积空间、自动扶梯、地下汽车库的防排烟设计,阐述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并且在设计汽车库、商场等大面积场所防排烟系统的同时,兼顾平时通风。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高密度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不断缩减,场地集约也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的限制条件.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是高层建筑本身与城市连接的重要节点,其公共性设计也愈发重要.该文基于场地集约条件下,以案例调研分析和项目实践总结的方式,探索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公共性形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是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大体量建筑的最重要的安全疏散设施。作者通过几年来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经验,发现了现行规范中所要求的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在应用时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对建筑中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形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使离长造成人员流还困难,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95)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席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一、自认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可开启的外商或利用阳台、凹廊排…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珍贵,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建筑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其各方面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建筑高层结构采取优化设计,是确保高层房屋建筑总体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就建筑高层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现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剪刀式楼梯间的特点 ,以及在塔式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规范》,提出塔式高层建筑中的住宅 ,宾馆 ,写字楼在采用剪刀式楼梯间时应有所区别 .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所采用的主要防排烟方式,采用CFD的方法完成了火灾时烟气的不同控制模式的模拟,并对不同的防排烟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采用走道排烟加前室门设置空气幕或前室和楼梯间的加压防烟时,其烟气空气效果基本一致,均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的安全疏散时间的要求,但空气幕防烟较加压防烟所需新鲜空气量更少,能有效防止火灾的进一步扩大和控制烟气扩散.当采用空气幕加前室或楼梯间加压的组合防烟时,能较好的控制烟气的扩散,满足安全疏散时间的要求,即可以用空气幕和加压的组合来代替传统的前室和楼梯间加压的防烟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合理的设计高层建筑火灾时烟气的控制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推动下,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城市建筑向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高层建筑在建设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要确保建筑的质量,就必须切实做好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工作。本文结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特点,对其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在向着高层建筑的趋势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丰富城市的建筑形式,给城市带来更美的视觉效果.但是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建筑的位置选择,建筑的结构的设计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设计等等.本文围绕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受到空间与土地资源的限制,城市建筑物向着高层化发展。而建筑及相关技术发展则为建筑高层化提供了相应保障,并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某些高层建筑在钢结构设计工作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予以必要的重视,并从多方面考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确保高层建筑物质量。本文就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谯京旭 《华中建筑》1992,10(3):39-42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发展很快,它占地少,能获得更多的空间,且造型富有现代感,但造价高,结构施工复杂、杭地震、火灾能力差。因此,对高层建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其平面设计要有防火、防烟的分区,设计疏散通道要考虑设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间,否则会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亮点,其设计理念、建筑和形式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国,高层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我国一线的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等,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技巧和样式风格充分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是否融洽,是评价高层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城市空间及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玉芳  牛任远 《城市住宅》2021,28(5):166-167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用以居住和工作,为城市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环境、人文和气候方面.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结合城市整体规划,按照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注重高层建筑的体量控制、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底部空间的合理应用等,并且完善外部环境,促进高层建筑与城市规划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对建筑内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防烟系统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依据相关规范,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方法,并对高层建筑中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层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些高层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设计的措施。为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时的迅速扑救及人员的安全疏散,必须切实搞好建筑物内防烟楼梯间、防烟电梯井的加压送风设计和中庭及内走道的机械排烟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吞噬了原有的城市绿地,同时也带来了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中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质量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立体绿化作为城市向空间索要绿地的有效方式已得到广泛关注,在数量频增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立体绿化成为了补偿城市绿化率的有效途径。基于立体绿化的设计特点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分别从建筑立面、屋顶、空间三个方面探讨提出基于立体绿化思考的高层建筑设计方法,对如何将高层建筑设计与立体绿化设计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对展示建筑和城市的生态性及改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剪刀式楼梯间的特点以及在塔式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 5 0 0 4 5 - 95 ) ,提出塔式高层建筑中的住宅、宾馆、写字楼在采用剪刀式楼梯间时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吉龙华 《广东建材》2011,27(10):50-52
本文以建筑高度和建筑设计层数为主要线索展开,探索住宅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电梯及楼梯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