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2004年中国食品添加剂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掌握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实际情况,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危险性评估, 2003年~2004年在全国13个省市采集食品样品进行了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亮蓝10种添加剂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酱油、醋、酱菜、陈皮/话梅、果冻、果脯、熟肉类中使用情况的监测,获得数据12436个.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食品添加剂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和超过适用范围使用的现象比较严重,甜味剂中的甜蜜素和糖精钠过量添加,特别是陈皮/话梅类,甜蜜素含量的全国平均值为11.56 g/kg,超标率43.84%,最大值49 g/kg,超过国家标准6倍;安赛蜜含量较低,超标率也较低;防腐剂中的苯甲酸过量添加严重,在酱菜类食品中,全国平均值为0.911 g/kg,超标率44.59%,最大值13.30 g/kg;合成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情况较好,但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果冻等食品中存在违规添加色素问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存在问题较多,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
1999年英国食品标准局对亚洲进口的食品进行污染物检测时发现,进口的酱油中合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氟丙醇。情况通报给欧盟,欧盟立即对我国出口欧盟的部分酱油进行检测,发现我国生产的部分酱油中确实含有氯丙醇,有些酱油中3—氯丙1,2—二醇(3—MCPD)含量高达10mg/L,欧盟规定3—MCPD的污染水平应控制在10μg/L以下,超过欧盟规定1000倍,如此的污染状况,欧盟是禁止进口的,因此,我国部分  相似文献   

3.
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限量使用在0.5g~2/Kg.本文介绍了测定酱油中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整个过程约28分钟.该法本甲酸钠、山梨酸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4×10-7mg/ml、6.1×10-6mg/ml,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07%.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目前辣条食品中常用的3种防腐剂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市售30批辣条产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30批样品中16批检出防腐剂, 检出率高达53.3%。样品中的山梨酸检出范围为0.0096~0.9100 g/kg, 脱氢乙酸的检出范围0.0064~ 0.4400 g/kg, 苯甲酸检出范围为0.0061~0.0077 g/kg。若按照方便食品类标准执行, 因方便食品中规定3种防腐剂均为不得使用, 产品不合格率高达46.7%。结论 目前市面上辣条的新标准尚未实行到位, 给消费者在市场上挑选合格产品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5.
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一般用于汽水、果汁或者酱油、醋中。因为人们所食用的酱油或醋,虽然盐度很大或者酸度很大,但是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如果不添加防腐剂,还是容易滋生霉菌。所以,厂家为了延长商品的保质期,都会在里面添加苯甲酸钠来抑制霉菌,为产品保质。苯甲酸钠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以作为防腐剂在食品中添加。但是  相似文献   

6.
丙酸钠、丙酸钙是我国GB2760-2011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及防霉剂,对霉菌、酵母菌及细菌等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用于糕点、豆制品、面制品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规定:可用于生面湿制品(切面、馄饨皮),最大用量为0.25g/kg;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食品为2.5g/kg(以丙酸计);原粮1.8g/kg;其他(杨梅罐头加工工艺用)为50g/kg。分别用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离子色谱法(IC)对食品中的丙酸钙、丙酸钠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正>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 2761-2011)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μ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μg/kg。  相似文献   

8.
二蒽醌亚胺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硼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也常有微量的硼,一般不会影响食用。有些地区用硼酸作某些海产、鱼子酱、梅脯、杏干等的防腐剂。有些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则禁止使用。美国规定食品中不含硼,日本规定不超过150ppm,因此,这些国家经常检验进口食品中的硼。  相似文献   

9.
苯甲酸、山梨酸广泛用作食品中防腐剂,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不得超过0.2g/kg,有关饮料中防腐剂检测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有单种测定、两种同时检测,方法种类较多,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步骤均需溶剂萃取、蒸馏等过种,其操作较烦琐、  相似文献   

10.
据海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委员会日前出台了新的食品进口管理规定公告,其中对酱油和蚝油中氯丙醇的安全含量作出新的规定,对食物营养成分标识中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也有一些小的修改。公告要求,每千克酱油和蚝油中三氯丙醇的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二氯丙醇不得超过0.005毫克。公告还要求,2002年12月前,所有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明营养成分,如热量、蛋白质、脂肪总量、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及盐等。公告还对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做了小的修改,允许制造商继续采用现行的“余额”计算法或采用“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天然食品防腐剂对酱油防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茶多酚这三种天然防腐剂复配用于酱油的防腐保鲜。试验以酱油菌落总数变化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茶多酚在传统酿造酱油中的防腐应用情况,确定了适宜的复合配方。通过对试验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酱油中单添加其中任何一种防腐剂,只能起到部分抑制酱油中微生物的增殖作用,不能达到对酱油的保鲜效果。三者按合适的比例进行复配,利用它们的抑菌互补特性,在保质期1年内可以有效抑制酱油中微生物的增殖,样品达到我国现行酿造酱油的卫生标准。复合配方的最佳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乳酸链球菌素0.2g/kg,纳他霉素0.02g/kg,茶多酚0.1g/kg;其二是乳酸链球菌素0.1g/kg,纳他霉素0.02g/kg,茶多酚0.2g/kg。  相似文献   

12.
纳他霉素和茶多酚在酱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油是常用调味品,目前市售的酱油中添加的防腐剂多为化学合成的,而天然防腐剂较少在酱油使用.文章分别对天然防腐剂纳他霉素和茶多酚在酱油中的防腐效果及其复配使用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与化学合成防腐剂山梨酸钾进行了对照实验,得知天然防腐剂纳他霉素和茶多酚在酱油中都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两者复配使用后与山梨酸钾具有等同的防腐效果,可达到酱油的国家标准,但安全性大大提升.而且茶多酚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可提高酱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低温肉制品的防腐保质目前在各厂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目前防腐保鲜剂按形态分为液体与粉状两个形态,按类别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两个类型。就目前来说食品防腐剂国家只对肉制品规定了最大使用量,如山梨酸钾规定为0.075g/kg;乳酸链球菌素为0.5g/kg.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防腐剂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哪些该用或不该用,比如说乳酸钠、山梨酸钾。现在的防腐剂内部成份都相对保密,法定机构检测也只能检测是否有违反国家禁止使用的物质,但对防腐剂的使用效果都没有约束。因此,现在的防腐剂市场各自为战,独立性较强。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的区分主要在加工温度上。加工温度100℃以上为高温产品,如火腿肠杀菌温度121.4℃,象这样的产品一般保质期较长,可达到180天左右,但口感及营养成份较低温产品差。低温肉制品一般在80℃左右,比高温肉制品在营养成份的保留、口味、口感都较好,但对生产工艺、卫生条件、产品的储存条件要求较严格。主要是成品中的  相似文献   

14.
对羟基苯甲酸醋类防腐剂在酱油、食醋中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酱油、食醋类产品中添加的种类及使用量,为食品中该类防腐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由于多种酯类的同时使用,现有判定标准很难确定其用量.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多种酯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5.
山梨酸钾在调味食品中生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梨酸及其盐类被公认为是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与其它食品防腐剂相比,毒性极低。山梨酸钾水溶性较好,使用又方便,我们在酱油、蚝油、调味酱等的生产中做了一些防腐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1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食品要长久保存需要防腐剂,而人们对防腐剂的使用又存在担心,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钠、山梨酸张冬青(安徽省蚌埠食品测试中心蚌埠233000)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调味品,要求有一定的色、香、味、并营养安全卫生。为了防止酱油中微生物的繁殖,大多使用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及其...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酱油卫生标准》中规定,酱油中的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5万个,大肠杆菌群每百毫升不得超过30个。但是,近来全国各地的酱油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常有超标的现象。酱油中酵母菌等的活动状  相似文献   

19.
用苯甲酸钠、山犁酸钾、尼泊金酯、溶菌酶四种防腐剂处理酱油,以37℃恒温贮存7d、14d、21d时酱油菌落总数测定结果为基础进行防腐效果评价,天然防腐剂溶菌酶优于其他化学防腐剂。进一步研究溶菌酶与甘氨酸、EDTA二钠复配的防腐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溶菌酶0.05g/kg,甘氨酸0.3g/kg,EDTA二钠0.02g/kg,强于单一使用溶菌酶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杂基质食品中的防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晴  武致  杨芳  张静 《食品科学》2007,28(8):350-353
本研究利用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在酸性条件下能同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特点,探讨了采用全自动蒸馏法提取复杂基质食品中的防腐剂的方法。收集所得蒸馏液,参考国标GB/T5009.29-2003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条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用该方法处理的食品样品净化完全,快捷可靠,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并减少了有机试剂的使用,非常适合酱油、月饼等干扰因素较多,且难于去除杂质干扰的复杂基质食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