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T单项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追踪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追踪调查单项检测40 U/L≤ALT≤70 U/L的无偿献血者ELISA-HBsAg/抗-HCV和NAT-HBV/HCV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单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150名,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它必检项目阴性,40 U/L≤ALT≤70U/L的无偿献血者25名进行追踪调查,当其再次献血时对其分别做ELISA-HBsAg/抗-HCV和NAT-HBV/HCV检测。结果曾因ALT单项检测结果不合格而被淘汰的25名无偿献血者分别在153—401 d内第1次成功献血,检测ELISA-HBsAg/抗-HCV和NAT-HBV/HCV后结果均为阴性;有5名献血者在后续的54—206 d内第2次献血,经上述检测后结果均为阴性。以上血液均视为合格被发往临床用血单位。结论本组资料中40 U/L≤ALT≤70 U/L的无偿献血者没有感染或携带HBV/HCV。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5~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 6年来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2.36%,其中ALT不合格率1.06%,TP不合格率0.72%,ALT和TP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加强献血前征询工作以淘汰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初筛,合格后再献血可大大降低不合格率,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3.
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中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分析献血者血液ALT检测的的可行性及筛查策略。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1日~3月31日期间818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5年来献血情况的追溯调查,并将他们2008年献血的ALT检测结果与合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一次献血ALT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不合格率(17.99%)与总体ALT不合格率(4.85%)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前一次献血ALT合格再次献血的献血者与首次献血的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相近,且都与总体ALT不合格率(4.85%)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管献血者以前是否献过血,都应在献血前做ALT项目的筛查,同时要做好献血前的献血者征询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首次献血者的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与固定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比较,采取有效途径或方法使献血者自愿成为固定献血者。方法本站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两年里,不同献血次数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最终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献血例数15 964例,合格15 486例,不合格478例。其中首次共4 297例,合格4 015例,不合格285例,不合格率6.63%,再次或固定献血者共11 667例,合格11 474例,不合格193例,不合格率1.65%。结论再次或固定献血者合格率明显高于首次献血者,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再次献血者并动员其成为固定献血者,对保障献血安全和临床用血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桂林市开展互助献血半年来互助献血情况,探讨互助献血与无偿献血的差异以及血液检测合格互助献血者1年之内再次献血情况。方法统计2013年7月1日-9月30日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人数,分析比较2类人群在献血比例、性别、年龄、献血频次、献血量之间的差异,以及血液检测结果的比较,同时统计分析血液检测合格互助献血者1年之内再次献血情况。结果互助献血占献血总人数的7.07%;互助献血者主要以男性、第1次献血、献血量为200 m L的青年或青壮年为主,而无偿献血者以男性、多次献血、献血量为400 m L的青壮年或中老年为主;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的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项不合格率(HBs Ag、ALT)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检测合格的第1次和多次献血的互助献血者1年之内再次献血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互助献血多从亲情和友情角度出发,多属有目的的被动献血,要使互助献血者转化为无偿献血者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献血者跨省异地献血的现状及其中的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可能带来的危害。方法采用多中心调查方法,收集重庆市血液中心、河南洛阳市中心血站、新疆乌鲁木齐血液中心、四川绵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广西血液中心(柳州),2012年2月—2017年12月的全部1 419 280名献血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其血液检测结果,经美国菲达康有限责任公司对献血者的身份证加密后,系统分析其中相互间跨省(域)的献血者,尤其是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的相关检测信息。结果在5年11个月的时间,5个血站之间跨省异地献血者的比例0.064%(913/1 419 280),其中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占比5.26%(48/913)。这48名检测不合格献血者以男性、30岁、已婚、自由职业者和献全血献血者为主;这些原本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在异地检测合格并成功献血的比例达77.1%(37/48),异地献血不合格比例22.9%(11/48)。本组跨省域献血再次检测不合格的11名献血者中,ALT检测不合格占18.18%(2/11),HBsAg反应性36.36%(4/11),抗-HCV反应性9.09%(1/11),抗-TP反应性36.36%(4/11)。结论跨省(域)的异地献血者已有一定比例,其中有在当地检测不合格又到异地献血的人;不同地方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中可能存在健康者;亟待建立起全国性的献血者信息共享系统和机制,以确保异地献血者的监管,落实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江苏省反应性献血者屏蔽、保留与归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观察保留与归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 ELISA单试剂反应性/NAT(-)及ELISA(-)/NAT(+)的献血者标本,经确认为阴性者,血液淘汰,献血资格保留。屏蔽6个月以上的献血者可在省内任一家血站提出归队申请,经常规检测及江苏省血液中心复检合格后允许其归队。用χ2检验比较保留、归队后再献血的不合格率与普通献血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单ELISA试剂(+)/NAT(-)标本1 615例,经确认阳性67例,不确定42例,阴性1 506例;ELISA(-)/NAT(+)标本831份,经确认阳性809例,阴性22例。共1 528例确认为阴性,保留献血资格。经保留的献血者中,89例再次献血,79例血液检测合格,不合格率11.24%,与普通献血者不合格率(1.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期,全省共596例提出归队申请,218例被归队血站方淘汰,在余下的378份送检江苏省血液中心的标本中,有359份合格,符合归队条件。其中有332例在归队后献血,血液检测均合格。结论江苏省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合理可行,但献血者保留策略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抚州地区3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并确保血液质量。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9年-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及原因。结果本地区3年来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4.12%,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是2.36%、0.88%、0.22%、0.18%、0.54%。结论进一步项固和发展自愿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并从中采集血液,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加强献血者献血前健康征询、快速筛查工作,淘汰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可降低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解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的状况,找出低危献血者人群,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本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南京市街头2005年27738名无偿献血者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2005年1-12月南京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填写的《献血登记表》和血清学检验的原始记录,共计27 738人。1.2统计方法运用SPSS10.0软件,将献血者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征与血液检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献血者性别特征见表1。街头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而女性的合格率却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有不愉快献血感受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为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4年1-6月有不愉快献血感受的无偿献血者进行话回访,收集献血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再次献血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回复的34 635名无偿献血者中,有242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有不愉快献血感受(0.70%),其原因主要有10项,其中因献血量(200-400 m L)没有尊重献血者的意愿和工作人员没有快速处理献血反应两种情况引起献血者产生不愉快感受后,其再次献血率均为0。有不愉快献血感受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率(11.39%)低于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率(5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感受要认真分析,积极改进服务不足,努力满足顾客合理需求,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的分布情况及对初筛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我站无偿献血者77798例,采血前开展常规项目检测及ALT初筛检验,对血液初筛不合格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7798例无偿献血者中,献血前初筛共有10953例筛选不合格,其中,5108例ALT筛选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对献血前金标法检测反应性献血者进行确证检测及宣教干预措施的效果,推动加强献血者的关爱及促进合格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方法对2013—2018年期间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者开展HBsAg和抗-TP金标法检测,对初筛不合格者进行宣教,并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静脉血液标本在实验室作确证和补充试验,对确证为阳性者,指导其寻求临床帮助,对阴性或不确定者,宣教后鼓励其再次参加献血。通过采供血信息系统了解这些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及筛查的结果,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金标法初筛出不合格献血者1 046例(3.57%,1 046/29 338),自愿留取静脉血液样本做确证试验的共138例(13.19%,138/1 046);经健康教育干预后,有48例(4.59%,48/1 046)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有32例献血者通过了献血前血液筛检,30例参加了再次献血,14例(29.17%,14/48)献血后检测合格。再次献血时出现HBsAg或抗-TP反应性不合格合计为32例(66.67%,32/48)。金标法阳性确证率可达97.32%(HBsAg,109/112)和85.19%(抗-TP,23/27)。结论加强对金标法初筛不合格献血者的跟踪评估和关爱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本市无偿献血者抗-HCV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方法对2010年-2014年本市83900例无偿献血者标本抗-HCV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2014年阳性总不合格率为0.249%;献血年龄和性别分布中,35~44岁和18~24岁年龄段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0.149%)高于男性(0.100%);学历分布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献血者不合格率最高;职业分布上,不明职业者献血群体不合格率占0.137%,居最高。结论加强献血者征询和教育,选择低危献血者,同时开展血液标本核酸检测,可有效减少因抗-HCV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分布,确定献血招募的目标群体,保证血液安全.方法 对滁州地区2010~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依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学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无偿献血不合格主要以ALT不合格为主,占总献血人数的5.48%.学生、军人、医务人员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85%、3.39%、5.49%,明显低于总体不合格率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0岁年龄段的献血人群为主要献血人群,占总体的41.15%,该年龄段的献血不合格率5.47%,明显低于总体不合格率.男性献血者不合格率9.48%,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不合格率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T不合格是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学生、军人、医务人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女性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上述人群所献的血液较为安全,应为血站主要献血招募人群.  相似文献   

15.
影响干化学法初筛献血者ALT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现行献血模式无偿献血者ALT未经初筛直接献血,本站每年ALT不合格淘汰血液约3%。最近,我站引进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和试纸条对郑州市献血者作ALT初筛,笔者对影响检测因素及使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统计分析萍乡地区抗-HIV阳性献血人群,旨在制订控制经献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07至2011年64499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初筛,初筛阳性者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后由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WB法确证结果,对抗-HIV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64499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69例,WB法确证阳性13例,其中未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2名,已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名;流行病学调查男男同性恋传播1名,异性性传播12名.结论 规范无偿献血征询,建立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有效防止抗-HIV阳性人群经献血造成的血液安全风险,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不合格献血者以及再次复检的血液检测情况,为建立低危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中心2010~2011年5项血液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的结果,以及在此期间经过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部分不合格献血者再次复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 ~2011年广州地区,5项血液检测项目不合格献血者26 239名(不合格率为4.7%),其中HBsAg、ALT单项检测阳性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再次复检798名,占不合格人数的3.0%(798/26239),其中5项血液检测项目均为合格的472名,占59.1%(472/798),合格率最高的是抗-TP和ALT单项,分别是74.5% (100/134)和69.4%(125/180).结论 影响无偿献血5项血液检测项目的因素众多,广大采供血机构十分有必要做好献血者的回访以及不合格献血者的血液复检工作,促进无偿献血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3 395名因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第2次献血筛查时间间隔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5 360名献血者中32 042名ALT检测不合格(5.67%);再次献血的3 395名延缓献血者中,2 205名(64.95%)血液筛查结果合格,1 190名(35.05%)血液筛查不合格,其中单纯ALT不合格者1 151名(33.90%),单纯梅毒、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结果转阳者分别为11(0.32%)、12(0.35%)、7(0.21%)和1(0.03%)人,ALT与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同时不合格者分别为1(0.03%)、2(0.06%)和1(0.03%)名;72.64%延缓献血者的献血间隔时间<半年,单纯特异性传染病指标转阳者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0(24—267)d,ALT与特异性传染病指标同时不合格者的献血间隔期为91—220 d。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本市无偿献血者归队模式,对影响归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 9.0为平台,创建无偿献血者归队信息管理模块,以此筛选和回招符合本站归队条件的已往献血者进行HBs Ag、抗-HCV、抗-HIV1/2和梅毒抗体ELISA双试剂和NAT检测,符合献血标准者准许其归队献血,并统计分析影响献血者归队的主要原因。结果在随机筛选573名符合归队体检的献血者中,共有216名归队抽血检查,187名为符合献血标准,体检合格率为86.57%,并已有102名共计125人次归队献血,归队献血人数仅占归队体检合格人数的54.55%,45-55岁年龄段及≥6次献血史者归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及6次献血史者。结论本市无偿献血归队模式对维护献血者权益,保留固定献血者,缓解血液供求不足,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分析本市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检测结果。结果 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63%,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3.30%、0.82%、0.71%、0.56%、0.23%,5项感染性标志物各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3~12月试行献血前ALT筛查,ALT不合格率由2009年的5.12%下降到2010年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地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情况,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献血前ALT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