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赵勇  崔建甫 《城市规划》2004,28(8):54-59
介绍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内容包括名镇(村)价值特色的确认、划定保护范围、建筑保护整治规划、街巷空间保护规划、重点地段保护规划、环境综合调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近期保护规划等。  相似文献   

2.
罗瑜斌 《华中建筑》2009,27(7):139-142
分析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探讨了保护资金匮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资金的筹措途径、管理运作以及资金回报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回顾了1980年代以来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后,认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价值、形成演变、保护与发展以及旅游研究上,并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的局面;但在历史文化村镇的资源普查鉴定、定量数理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科间交叉融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北历史文化村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价值特色,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归类,阐述了其基于河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所形成的地域特点,为今后河北历史文化村镇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遗产保护工作,在面对来自旅游开发的影响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应对的状态,这种局面导致保护措施的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尝试运用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对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生命周期演替和空间结构特征对遗产保护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会对遗产保护产生不同的影响;特殊的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使得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地往往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为沉重的环境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应采取主动保护、动态保护、多种规划和学科联合构筑保护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艳玲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0,28(7):169-171
"文化空间"保护代表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最直接的纽带。该文把"文化空间"保护的思路引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分类归纳历史文化村镇中的"文化空间",使历史文化村镇中的"文化空间"更清晰,促进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数字信息技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冲击了传统信息交换习惯,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当历史文化村镇遭遇信息技术,无疑是传统与现代、农业文明与信息文明、低技术与高技术的多重碰撞。新时期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念强调与时代结合,而数字信息则是时代性的特征之一。该文尝试将数字信息技术引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以科技手段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技术支持,使历史文化村镇可以在信息采集、媒介传播、技术推进、空间更新、群众参与等方面均呈现更为直观与多样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有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案例进行分析与调研,吸收前人在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了保护规划的定位;梳理出一条能够真实反映历史文化村镇规律和特点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用以指导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村镇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地理、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息息相关.在对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普查的基础上,对它的形成原因、历史文化特征、保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呈现出以地域文化为基底的“面”上特征,以交通通道为轴线的“线”性特征和以微观环境为领域的“点”状特征,从而提出保护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江油青林口古镇为例,从规划布局、建筑风格、民俗文化、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等方面分析和总结其价值特色,指出其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黄云 《规划师》2012,28(Z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尚没有形成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模式.研究以北海市为例,分别从行政管理体系、保护规划、技术标准、政策引导和工程实施等方面,探索构建符合北海市情的名城保护管理体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2.
厦门近现代遗留了众多历史建筑,对其保护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对集美学村的保护以及第二阶段对鼓浪屿的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保护阶段的对比与思考,对厦门当下历史建筑保护提出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北海市南康古镇历史悠久,遗存丰富且保存尚好,有反映传统民居风貌的成片竹筒屋与中西风貌合璧的骑楼。目前,南康古镇面临老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条件差、风貌丧失和改造资金困难等问题,要对古镇进行保护,必须提出严格的控制措施,控制古镇的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和开发强度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本地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古镇的开发与改造,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旅游和商业等手段延续古镇风貌,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重庆龙兴镇为例,研究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通过对古镇概况的了解,提出古镇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已有的保护规划整体构想,提出细化保护规划的建议,提供比较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实施对策,为重庆龙兴镇的保护及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名气的增大和旅游业的发展,各历史文化名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借鉴“文脉修补”法,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通过对其价值确认、文化脉络、修补式规划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有意义的保护与更新手段,以期实现两者在彼此的博弈中得以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6.
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晴 《华中建筑》2008,26(6):138-140
镇历史街区是区别于传统古村落及城市历史街区的一种历史遗迹,它既有城市有序的规划格局,又与自然,乡村有着紧密有联系,其景观表现出双重性,景观特色异常明显,文章针对城镇历史街区帚观的特点,分析了城镇历史街区的景观元素,景观的构成关系,并提出相关保护层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前门东区的保护传承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前门东区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存问题,并从建筑质量、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等角度,详细剖析了当前亟须解决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文章进而提出了分类整治、动态保护、加强公共空间营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提倡居民参与五项整治策略,希望通过对前门东区传统特色的保护与利用方法的研究,能对以后的保护项目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规划背景凤翔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域东北部,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和泥塑之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凤翔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其区域发展也产生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城乡建设与居民生产生活发展不可避免地破坏到了遗产,遗产面临保护危机;另一方面,价值斐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5,(Z1)
建筑具有生活与艺术的双重价值。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功能化和符号化的意义,成为建构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要素。研究在对淮扬地区碎片化的建筑风格及文化价值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借鉴徽派建筑和江南建筑的特征,从空间、材质、色彩和流派等方面重构了淮扬建筑的整体风格特征,并总结出淮扬建筑文化的3种类型,以实现其文化价值的再造。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5,(Z1)
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需要保护,是因为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能够体现价值的历史遗存。正确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对于确定名城的保护对象、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作用。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对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分析,在保护措施的制定中突出重点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保护,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