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 INK4A和HPV16 E7/HPV18 E6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明确意义型(ASCUS)中的表达及筛查潜在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50例ASCUS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对该150例患者的TCT标本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16INK4A的表达和RT-PCR法检测其中HPV16型E7蛋白和18型E6蛋白(HPV16 E7/HPV18 E6)mRNA的表达。结果: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在ASCUS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33%和46.67%,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p16INK4A和HPV16E7/HPV18 E6 mRNA表达的阳性率也随之增加;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筛查ASCUS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8、0.95、0.91、0.93和0.81、0.75、0.67、0.86,在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阳性的样本中,宫颈病变发生率分别为91.07%和67.14%,均明显高于阴性样本中的发病率7.45%和13.75%(P<0.001);ASCUS中宫颈病变样本中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呈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κ=0.6475)。结论: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在ASCUS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样本中均呈高表达,对筛查潜在的宫颈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p16INK4A的筛查效能优于HPV16E7/HPV18E6mRNA;p16INK4A能间接反映HPV的转录活性,在ASCUS的分流中有重要意义,且可视性的p16INK4A免疫染色比HPV检测更直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叶酸水平、HPV16感染及HPV16 E2和E6 mRNA水平与宫颈癌变的关系,并研究叶酸水平及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选择新发宫颈炎症( CI)患者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患者80例( CINⅠ患者36例,CINⅡ/Ⅲ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 SCC)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采用PCR检测宫颈癌组织HPV16的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叶酸体外干预后Caski宫颈癌细胞中HPV16 E2及E6 mRNA水平,检测不同叶酸浓度对Caski和C33A细胞抑制情况。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和SCC 组HPV16感染率分别与CI 组宫颈组织HPV16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INⅠ、CINⅡ/Ⅲ、SCC 各组HPV16 E2和E6 mRNA水平与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宫颈癌的严重程度与HPV16 E2和E6 mRNA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性,与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叶酸浓度与Caski细胞和C33A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及HPV16 E2和E6 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性。结论叶酸水平低、HPV16感染及HPV16 E2及E6 mRNA低表达均与宫颈癌变有关,补充叶酸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逆转HPV16 E2及E6高表达,提示叶酸水平及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及p16/Ki-67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37例,采用APTIMA HPV实验和CINtec PLUS技术分别检测E6/E7 mRNA及p16/Ki-67蛋白,所有妇女均行阴道镜活检和病理学检查。结果:537例妇女的平均年龄为43.88±10.97岁。HPV mRNA和p16/Ki-67阳性率均随着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01), HPV mRNA和 p16/Ki-67在病理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9.1%和13.1%,在宫颈鳞癌(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7.7%。与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阳性率趋势基本一致,HPV mRNA与p16/Ki-67的阳性率也随着细胞学结果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01)。HPV mRNA 和p16/Ki-67在细胞学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6%和14.2%,在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3.5%。结论:HPV mRNA与p16/Ki-67蛋白共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以通过监测患者HPV mRNA和p16/Ki-67表达水平有效评估宫颈病变状况。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分析湖北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 E7和E5基因序列变异及该变异与宫颈病变的相关关系。方 法对HPV16 E7和E5 DNA阳性的20例正常宫颈、30例CIN Ⅰ~Ⅱ、30例CINⅢ和35例宫颈鳞癌的基因片段进行 纯化测序,检测基因变异。结果除了HPV16 E7和E5原型序列以外,HPV16 E7最常见变异为A647G和T846C的 联合变异株,该联合变异株频率在正常宫颈、CIN Ⅰ~Ⅱ、CINⅢ和鳞癌组中突变率分别为25%、30%、 53.3%、62.9%;HPV16 E5最常见变异为A3979C +A4042G联合变异株,联合变异株在正常宫颈、CIN Ⅰ~Ⅱ 、CINⅢ组和鳞癌组中突变率分别为30%、33.3%、56.7%、71.4%;HPV16 E7和E5联合突变株在宫颈病变各 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 E7.A647G/T846C和HPV16 E5.A4042G/A3979C联合变异株为中国湖北 地区宫颈病变中流行的变异株,此变异株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E6、E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1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进行了HPVl6E6、HPVl6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宫颈、CINI~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I~Ⅱ(P〈0.05);在高、中、低分化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5/11)、77.78%(14/18)、53.13%(17/32);HPVl6E6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Vl6E6蛋白表达与官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ys=0.123),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l6E7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I-Ⅱ、CIN Ⅲ及浸润性富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2.86%(6/14)、63.64%(7/11)、57.38%(35/61),HPVl6E7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HPVl6E7蛋白的表达与富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均无关(P〉0.05)。结论 HPVl6E6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RNA干涉抑制宫颈癌 CaSki细胞株 HPV16 E6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Niu XY  Peng ZL  Wang H 《癌症》2004,23(11):1257-1262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癌基因密切相关,于是人们采用核酶或HPV E6、E7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来治疗宫颈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面临基因抑制效率低、维持时间短、工作量大、耗费多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最新的RNA干扰技术干扰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 E6转录,以了解其能否特异性抑制HPV16 E6基因及其时效性如何。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 E6的荧光标记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荧光照片计数荧光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计算转染效率;测定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HPV16 E6 mRNA变化,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差显微镜荧光照片显示细胞转染的效率为81%。HPV16 E6 siRNA转染细胞后24h、48h、5天凋亡率分别为7.7%、11.8%和37.4%,转染9天时凋亡率下降至12.6%。RT-PCR扩增结果显示,细胞转染前HPV16 E6 mRNA的量与siRNA阴性对照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转染后24h、48h、5天和9天分别减少了77%、83%、59%和41%;而作为内对照的β-actin mRNA在转染前后无变化。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HPV16 E6蛋白,结果显示转染后24h、48h和5天,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9.7%、80.4%和71.3%;9天时抑制率有下降,但仍可达57.4%。此结果与HPV16 E6 Western blot结果相吻合。以Lamin A/C作为内对照,不同的时间点Lamin A/C蛋白表达均无差异。结论:宫颈癌CaSki细胞中确实有RNA干扰现象存在,对外源性的HPV16病毒E6基因的干扰具有基因特异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HPV16 E6 E7 siRNA作用于人宫颈癌细胞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使用HPV16E6、E7siRNA处理表达HPV16阳性的人宫颈鳞癌细胞株CaSki和SiHa,观察其对HPV16E6、E7原癌基因的特异性抑制作用,为探讨使用siRNA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设计并合成靶向于HPV16E6、E7的siRNA各3条,经脂质体包裹后转染两株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通过对转染前后各时间段两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的检测,验证RNAi作用的特异性及时效性。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E6、E7siRNA均可引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性下降(P〈0.05);而空脂质体组及阴性对照siRNA组的靶基因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其中E6—1siRNA和E7—2siRNA对靶基因抑制作用较强。E6-1siRNA和E7—2siRNA转染两株细胞后24h、48h、72h及96h均可观察到靶基因表达的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相应的非靶基因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不同序列的E6、E7siRNA,对靶基因的干扰效率不同;E6、E7siRNA分别作用于宫颈鳞癌细胞株,均引起了靶基因的特异、高效性的抑制,而对非靶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且抑制作用至少维持到转染后96h。为进一步研究采用RAN干扰技术进行宫颈癌的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Li M  Cao J  Wang NP  Li LY  Li L  Qiao YL  Pan Q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74-677
目的 探讨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液基薄片进行p16^INK4a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随访组织活检结果,并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16^INK4a在宫颈细胞学诊断的鳞状细胞癌(SCC)、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小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病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7)、92.2%(107/116)、24.3%(17/70)、100.0%(14/14)和36.4%(4/11)。150例p16^INK4a阳性者中,111例有组织活检诊断,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病变者97例(87.4%);70例p16^INK4a阴性者中,18例有组织活检诊断,无一例CIN2及以上病变。p16^INK4a在CIN2及以上病变与在CIN1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R-HPV DNA的阳性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16^INK4a在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中高表达,有利于高危病例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HPV16/18E6、p53和EZH2在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8例喉癌、15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声带息肉中HPV16/18E6、p53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喉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声带息肉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37/78)、20.0%(3/15)和0(0/20);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3%(47/78)、33.3%(5/15)和0(0/20);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4%(51/78)、40.0%(6/15)和5.0%(1/2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E6、EZH2的阳性表达率均随肿瘤T分期升高而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HPV16/18E6、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升高而增高(P<0.05)。p53和EZH2阳性表达表达一致(kappa值=0.451,P<0.05)。结论 HPV16/18E6、p53和EZH2蛋白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关系密切。EZH2过表达与p53失活有关,二者在促进喉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81例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p16^INK4A和p57^KIP2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ASC—US、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16)、58.8%(10/17)、89.2%(33/37)和100.0%(1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6,P〈0.001;p57^KIP2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27.1%(13/48),与ASC—US和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的阳性表达率为69.7%(2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4,P=0.002。结论: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p16^INK4A和p57^KIP2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HPV16治疗性DNA疫苗因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持续时间长、纯度高、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安全性和免疫效率低是其致命弱点.许多方案已用于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如与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融合、与蛋白转运载体基因融合、突变某些功能基因、构建"自杀性"DNA疫苗等.现就其安全和强化策略进行综述,为研制安全高效DNA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卢晓梅  温浩  刘辉  林仁勇  张亚楼  张月明 《肿瘤》2004,24(5):464-466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HPV16感染与p53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检测4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 E6与E7基因表达差异;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p53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HPV16 E6与E7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15%(14/41)和63.41%(26/41);用免疫组化检出p53蛋白阳性率分别在HPV16 E6阳性组(57.1%)与HPV16 E6阴性组(14.8%)间、HPV16 E7阳性组(42.3%)与HPV16 E7阴性组(6.7%)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用PCR检出HPV16 E6、E7基因在食管癌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69%(1/13)、46.43%(13/28)和38.46%(5/13)、75.00%(21/2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p53基因突变与HPV16感染在哈族食管癌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另外,HPV16 E6与E7基因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NAi技术抑制宫颈癌细胞CaSKi中HPV16 E6癌基因的表达以及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细胞表达特异性shRNA的pGENESIL-1/E6(PS6)重组质粒,脂质体转染细胞后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CaSKi细胞中E6mRNA水平的变化,然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NA干扰前后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验证RNAi效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aSKi/PS6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最后利用细胞计数和裸鼠成瘤实验测定CaSKi/PS6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特异性siRNA的PS6重组质粒;在RNA干扰24、48和72小时后CaSKi/PS6细胞中E6mRNA分别下降了21.50%、52.60%和65.60%;CaSKi/PS6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RNA干扰24h、48h和72h后CaSKi/PS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7.94%、31.95%和56.63%,细胞生长周期停滞于S期。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能有效地、特异地抑制宫颈癌细胞中HPV16 E6基因的表达,为RNA干扰应用于研究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临床治疗和干预性预防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NAi抑制E6基因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已验证有效的表达针对E6基因小发卡RNA(shRNA)的重组质粒转染到宫颈癌细胞CaSKi中,提取宫颈癌细胞总RNA并利用Agilent Human 1A寡核苷酸表达芯片检测RNAi后CaSKi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最后实时PCR检测CDKN2B(p15)和MKI67来验证芯片分析结果.结果:与CaSKi/PSN相比,共有2 765个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有2 709个上凋基因(包括代谢相关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凋亡基因等)和56个下调基因(包括原癌基因、DNA结合和转录基因、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周期和发育相关基因等).实时PCR结果表明CDKN2B(p15)和MKI67的变化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联合应用RNAi和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可以为研究HPV16 E6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提够更丰富的资料和信息,并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质体转染HPVl6E7siRNA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抑制HPVl6E7基因的siRNA片段,通过脂质体转染到CaSki细胞内,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RT-PCR检测HPVl6E7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HPVl6E7蛋白表达。[结果]转染siRNA后的CaSki细胞,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HPVl6E7mRNA表达显著下降,HPVl6E7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应用RNA干扰靶向抑制HPVl6E7基因可以显著抑制CaSki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HPV16 E7和Brn-3a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HPV16E7和Brn3a在各级宫颈癌前病变(CIN)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以期寻找新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方法。方法对71例患者行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CellTest,TCT),并在阴道镜下组织学活检,其TCT残留标本,用RTPCR法检测各标本中HPV16E7和Brn3a的表达。结果HPV16E7和Brn3a表达按细胞学分级和病理学分级其阳性率呈逐级增高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1)。两者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和HPV活化状态的诊断标志物,其结果是一致的(P<0.05)。结论TCT残留标本适合进行RTPCR分析研究。HPV16E7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和HPV活化状态的生物标志物。Brn3a可作为可靠的CIN3生物标志物和HPV致癌基因转录活化的标志物。HPV16E7和Brn3a相互作用,可能为宫颈高度癌变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