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季  胡卡明  杨玲  屈云  罗伦  李德华 《中医杂志》2015,(4):300-303,310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言语组,每组90例。言语组给予言语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金津、玉液穴点刺放血和针刺舌三针、百会穴,综合组给予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各组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治疗结束后2个月)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包括8个大项28个子项)进行评分,并统计28个子项恢复a级(功能正常)的项数。结果最终完成研究综合组89例,针刺组86例,言语组85例。各组28个子项评分在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及随访时综合组28个子项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针刺组和言语组(P0.05)。各组治疗后及随访时a级项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并且综合组a级项数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针刺组和言语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或言语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的病变,导致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表现为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吐字不清等异常。构音障碍在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为30%~40%,在15%的脑卒中患者中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由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  相似文献   

3.
构音障碍为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交流障碍之一,使患者失去了正确表达单词的能力和交流能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构音障碍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选取近些年部分期刊,并进行阅读、归纳,发现相关文献在对中风后构音障碍的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和言语康复训练这两个方面.其中针刺的方法多为舌针、头针、项针和...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究其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多与五脏气虚、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脾胃不和及痰瘀互结有关,现代医学多认为与发病部位、神经心理因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等有关。因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故国内多采用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在治疗上,西医常选用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但多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常选用针灸、中药等不同方法根据不同证型辨证论治,每获良效,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多有优势。故就PSSD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构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智力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构音训练,治疗结束后分析临床效果及构音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70.0%(2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智商、操作智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而言语智商无明显变化。结论 针刺联合构音训练可提高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操作智商,促进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智力结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除卒中后躯体症状外表现的一种以情绪低落、语言动作减少、睡眠障碍等情感障碍性疾病,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SD现已成为临床难治之症之一,现代医学以单纯依赖抗抑郁药进行治疗,虽具有显著疗效,然其高昂的费用及较多的不良反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临床针灸医师及患者寻求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的针刺治疗方法。针刺治疗PSD有其独特的疗效,患者依从性高,现就近年来针刺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卒中方面已被广泛推广应用。现有相关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安全可靠,疗效满意,且经济方便,普遍为患者所接受。本研究分别从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个阶段,对近3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和对比各针刺疗法的研究近况,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吞咽功能障碍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更有优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 2010-01—2020-06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体针、头针、项针、舌针和醒脑开窍针刺选穴组方特点,深刺、芒针刺法特色,针刺联合中药、针刺联合现代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整理回顾,以求反映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多样性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就近年来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足内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中西医治疗理念趋同,不断碰撞并尝试多方融合,临床疗效显著,但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为临床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痛的原理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年来有关卒中后肩痛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肩痛的发病原因较多,针灸、中药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结论: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明琪  张弘菁 《新中医》2024,56(12):116-12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 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 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日所收录的针刺 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9归纳文献名,作者信息,临床研究样本量,辨证分型,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的选穴、穴位归经、穴位位置、有效率等信息,并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Origin 2021 及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选穴的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5篇,涉及针灸处方 255首,共使用穴位140个。经频数分析,获高频穴位26个,其前10位依次为百会、神门、三阴交、四神聪、 内关、安眠、神堂、印堂、申脉、足三里,主要分布在头项部及下肢部;归经则以督脉为主,特定穴以原穴使 用频率最高;高频穴位经聚类分析显示大致可分为五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的核心腧穴组为申 脉-照海-安眠、神门-百会,其关联性最强。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取穴方面多以督脉及头项部取穴 为主;核心腧穴组为申脉-照海-安眠、神门-百会,提示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可从阴阳、气血两方面 论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言语治疗同时配合针刺颈项部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和完骨为主,对照组(31例) 只给予言语治疗,治疗9周后评价言语和声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单词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均明显提高(均P<0.0...  相似文献   

14.
贺佳妮  冯卫星  李沛 《吉林中医药》2020,40(8):1114-1116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饮水进食、营养状况、日常交流、生活质量和后期康复有着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代表性针刺疗法,包括特色针法、局部毫针刺法、舌三针疗法、项针疗法、头针疗法、眼针疗法等。肯定了针刺在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接受卒中的标准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醒脑开窍针法组60例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耳针组60例予耳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低于耳针组(P0.05);治疗后2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均升高(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高于耳针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耳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醒脑开窍针法和耳针均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醒脑开窍针法疗效优于耳针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80例病例分为针刺治疗组40例与口服百优解对照组40例,治疗3周观察结果。[结果](1)卒中后抑郁患者经两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率比较(x珋±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1,两组间比较,均为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2)经两组治疗前后CGI量表分比较(x珋±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1,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只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运动评分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指数(FIM)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的康复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和声学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言语治疗同时配合针刺颈项部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和完骨为主,对照组(31例)只给予言语治疗,治疗9周后评价言语和声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单词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均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67.7%(21/31)(P0.01);治疗后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经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的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显著延长(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配合言语治疗能改善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和声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PSD的现代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发病原因主要与一般因素、病变位置、疾病相关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有社会心理应激机制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两种学说,其中神经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内分泌障碍、炎症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异常等。针刺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SD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中主要采用常规针刺、头针、电针、眼针、揿针、耳针等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