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欣欣 《河南建材》2013,(6):149-150
介绍了粘滞性阻尼器的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粘滞性阻尼器抗震加固的应用。采用粘滞性阻尼器的减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造价低、减震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中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消能减震技术可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消能减震装置在结构中充当保险丝功能,阻尼器为抗震第一道防线,其相对于传统抗震加固技术而言具有很大优势,主要有减震效果好,施工周期短,经济成本低等优点。介绍了消能减震的原理、消能阻尼器的类型和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中的设计思路、安装部位以及具体工程实例,对消能减震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及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宜华 《山西建筑》2010,36(5):82-85
通过了解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基本要求作了总结,阐述了抗震结构材料与施工的相关要求,并探讨了隔震技术及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以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魏鸣镝 《四川建筑》2014,(2):126-128
消能减震支撑应用在建筑抗震中,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但消能减震支撑给建筑带来不利的因素却让人忽略,特别是消能减震支撑的使用往往改变了建筑物的结构振型,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没有达到选定性能目标。文章通过对消能支撑的实际应用与有限元分析,来阐述其对结构振型的不利作用,并对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结构的抗震设计主要分为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和隔震减震设计方法,针对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流行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原理分析,详细论述了橡胶隔震技术的产品结构、基本特性、结构设计和计算验证,并针对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隔震技术较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体现出更好的安全性、实用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抗震机理的深入认识,耗能减震成为了抗震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而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研制出简便实用的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本文从传统抗震方法与现代抗震理论的对比分析了现代抗震技术的优势,对阻尼器在耗能减震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耗能减震体系的特点;主要的几种阻尼器的耗能原理、构造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耗能减震技术在未来发展应用中需要探索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洪鑫 《山西建筑》2011,37(11):37-39
从地震的严重危害性证实了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阐述了隔震与减震的原理及相关的分类,介绍了隔震减震较传统方法的优点,表明了隔震与减震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施工中,应探讨建筑物的抗震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以长期防震。建筑工程必须注重发展抗震设计,采用不同类型的结构,提高抗震减灾能力,吸收大量地震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破坏程度。目前,隔震与减震技术在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隔震与减震技术大大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使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提高,地震突发时人们的安全保障得到了提高,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结构控制与隔震减震设计的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其中几种进行优化组合,在不断优化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切实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地震造成的破坏给人类留下的烙印是深刻的。而我们结构工程师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物抗震的研究。建造抗强烈地震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成为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课题。为了抵御地震灾害,通常的建筑结构设计采用的是抗震设计,强调的是"抗"。本文通过对地震作用所造成的危害的研究,分析传统抗震方法的不足,通过对隔震及减震原理的分析,重点阐述几种隔震减震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充分应证,为实际建筑结构的隔震及减震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烈度区学校结构进行了减震方案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抗震设计思路、减震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叙述了与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附加刚度和附加阻尼比参数的主要用途和计算方式,介绍了阻尼器的主要特点和特性,提出了阻尼器的选型方法、阻尼器的参数和数量估算、阻尼器的安装位置和连接型式。为类似工程的减震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谈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建筑结构“硬碰硬”式的抗震设计方法而言,减震控制技术是一种抗震加固的新方法。本文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并且介绍了当前各种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消能减震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加固工程中,该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消能减震装置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传统抗震技术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区别,详细介绍了黏滞阻尼器的力学理论及计算方法。通过SAP2000进行数值仿真,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加固设计,阐述了消能减震加固设计的一般流程,对比分析了结构加固前和加固后的工况。结果表明,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达到了国家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与传统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指出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性能设计方法的解决之道,同时分析指出承载力并不是影响消能减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结构的模态位移、顶点最大位移及延性与减震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密切相关,位移设计方法是比传统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更加适合于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最后指出基于位移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忠 《山西建筑》2007,33(6):93-93
介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原理与抗震性能,将网壳结构的抗震水平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防震,结构隔震和结构减震三方面论述了不同的抗震方法、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充分说明了结构抗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甘肃兰州某医院项目,其11层主楼采用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减震结构,通过与传统抗震设计采用的框架-抗震墙结构相比较,对两种结构的自重、构件截面、动力特性、层间剪力、结构侧移、抗震性能等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减震设计后,结构构件截面减小、结构自重减轻、地震作用降低、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提高。同时,建议性地提出一般减震项目的结构设计流程以及规范对防屈曲支撑性能要求的一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华志  苗嘉勇 《山西建筑》2007,33(36):78-79
结合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指出了新型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详细地阐述了隔震和减震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以及目前常用的隔震、减震装置,以推广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否充分地考虑到抗震问题,并且使用有效的措施达到抗震的目的,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首先介绍了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而后提出了现阶段隔震减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3个关键问题,包括建筑物支座的设计影响和减震效果问题、建筑物的走向设置问题和墙体与防震缝设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大隔震减震策略,包括不断提高隔震技术、积极运用能量消耗技术和做好建筑物体型设计工作,旨在为结构工程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隔震技术为代表的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为人们展现了一条崭新的抗震途径。隔震技术的概念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适合于不同烈度不同抗震要求的结构物,还能在建筑造型方面突破传统抗震对结构设计的某些严格限制。它不但适用于新建筑物,还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抗震改良。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建筑消能减震的设计原理,针对某剪力墙工程的结构受力特点,探讨了在连梁处布置金属剪切型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修订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6)而导致建筑物抗震分析参数改变引起的既有结构抗震需求增加问题,进行既有剪力墙结构采用联合减震抗震技术加固方法研究。分析了原有剪力墙结构在新版《区划图》的要求下其各项抗震指标,针对其层间位移角超限采取增设墙体和设置黏滞阻尼墙技术联合减震抗震加固方案。对加固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减震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楼层间位移,使得最大层间位移角倒数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进行了远、近场地震波以及系列地震波作用下该加固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近场地震波在减震剪力墙结构中响应较大,超过规范要求的时程响应均值,需在设计时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