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信阳毛尖茶区鲜叶采摘方式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鲜叶采摘方式对茶叶行业经济效益的紧密关系,在信阳市茶叶示范园开展单人采茶机、双人采茶机、手工3种采摘方式的相关指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秋季采摘方式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双人采茶机采摘、单人采茶机采摘、手工采摘,在信阳茶区,夏秋季宜大面积推行机械化采摘。本试验初步提出了早春高档茶以手工采摘、夏秋季大面积推广双人采茶机采摘的信阳毛尖茶区鲜叶采摘模式。  相似文献   

2.
徐赛  陆华忠  梁鑫  丘广俊  林伟 《食品科学》2021,42(9):192-198
为探究催熟对采后菠萝品质的影响,并寻找一种快速检测品质的方法,本实验探究了催熟与未催熟菠萝采后一定贮藏期内黑心程度变化与果心、果肉和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质量分数变化,并探究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VIS/NIR)技术实时识别以及早期预测菠萝品质状态的可行性。菠萝采后品质变化规律表明,TSS质量分数在催熟、未催熟菠萝果肉中均最高,其次是整果,果心最低,但催熟菠萝的TSS质量分数在采摘初期高于未催熟菠萝,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未催熟菠萝TSS质量分数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升高。催熟和未催熟菠萝的TA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果肉>整果>果心。催熟菠萝的TA质量分数在采摘初期高于未催熟菠萝,在贮藏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趋势,未催熟菠萝TA质量分数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催熟与未催熟菠萝TSS/TA均为果心最高,整果和果肉其次。未催熟菠萝TSS/TA在采摘初期(第4天)大于催熟菠萝,但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逐渐缩小。在第9天,催熟与未催熟菠萝的TSS质量分数、TA质量分数和TSS/TA均接近。VIS/NIR识别结果表明,VIS/NIR可以有效展现菠萝果实的特征信息,识别菠萝是否经过催熟处理及黑心程度,识别催熟菠萝贮藏时间(第4、5、6、7、8、9天),识别未催熟菠萝贮藏时间(第4、5~7、8、9天),并可预测未催熟菠萝采后第6天是否会发生黑心。本研究结果为菠萝种植与采后货架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对促进菠萝产业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一直以来都是机械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水果的采摘和包装方式也一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应运而生的各种机械装置层出不穷。但大型机械还不能普遍适应中国的农林业环境,目前水果采摘机更多的需求是小巧、便捷。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振动原理使果实脱落的手持式水果采摘机的设计方案,并重点介绍该水果采摘机最核心部分振动机构的结构和原理,且证明本水果采摘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苹果采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款全闭合切割式苹果采摘器。首先,结合苹果样品形态特征建立采摘对象物理模型。其次,基于模型提出一种可旋转闭合的采摘机构,对机构的功能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并分析其传动性能。然后,运用ADAMS软件对采摘机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其闭合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进行苹果采摘试验。结果表明,采摘器组和手工组采摘效率分别为10个/min和6.7个/min,通过t检验分析得出采摘器组和手工组采摘结果有显著差异,且采摘器组可以完成对不同高度果实的采摘作业。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枝的力学特性是设计其采摘机的重要依据。文章将研究在苹果树枝同时受压缩、拉伸和弯曲条件下,对苹果树枝所能承受的综合型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先将破坏时的综合性应力设为单位"1",然后在matlab中利用近似偏最小二乘的算法对三者进行权值求解。从而建立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将其破坏条件进行量化,以便在采摘过程中,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破坏性应力标准。简化采摘机的判断与计算过程。从而减少采摘过程中对树枝造成的误伤率。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我国菠萝罐头外销面临困境据悉,今年我国菠萝总产量预计可达55万吨,比去年增长20%。目前菠萝罐头已临近生产旺季。据广东湛江、广西南宁等主产区反映;今年新产外销菠萝罐头已显露滞销迹象,出D订单比往年明显减少。据了解,今年菠萝罐头外销困难直接原因是国内生产厂家经营失策。去年国内菠萝因受寒冷影响而大幅度减产,出口罐头供不应求。罐头厂家为求一时利益,将产品集中推销到当时售价稍高的美国市场,而对新开启的中东市场及其他原有客户则未能稳定供货。结果美国市场因货过多而很快滞销,以至今年美国客户不再继续订货,而其它市…  相似文献   

7.
美国US4985268号专利介绍了一种加工菠萝片新工艺方法。此法主要是先将菠萝切成薄片,然后根据菠萝片圆径规格大小予以筛选分组,最后再去皮、挖芯。全套设备包括一台切片机,一台分选机、一台去皮机、挖芯机(此机包括一组旋转切刀、当菠萝片通过机械时,可将其外径皮部旋转切除)。  相似文献   

8.
导轨移动式香蕉采摘机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香蕉采摘效率、减轻劳动量、降低采摘成本、减少人员伤残事故发生等,研究一种导轨移动式香蕉采摘机,并对其关键部件移动装置、夹紧装置和切割装置进行设计,以满足香蕉采摘工序要求,实现对香蕉果串进行机械化采摘,与传统的人工采摘方法相比导轨移动式香蕉采摘机的采摘效率可提高90%。  相似文献   

9.
日本从一九一四年以来,茶树栽培逐步改革,曾较普遍推广使用采茶剪。由于日本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力缺乏,占茶园劳力一半以上的采茶机械化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五十年代末开始研究采茶机,一九六一年开始推广小型机动采茶机,一九六五年在南九州地区首先摧广担架式高效采茶机。适合大型茶园用的乘用型采茶机也进行了长期研究,一九七○年在个别地区试用。产量不多的高级茶,目前仍是手工采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麂皮、裘皮、绒面革、高档绵羊皮及皮毛一体服装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洗染业也相应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1999年11月23日中国洗染业协会筹备会的召开,更加推动了洗染业的发展。但国内对于皮革服装的洗涤,还仅限于清洗,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清洗上,但一些皮革工业专家及洗染业有志之士尝试用机洗来替代手工清洗,颇见成效。由于皮革工业与皮革服装洗染业互利合作,把握整体观念,突破了全行业举步维艰的窘境。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无法言传。但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曾源于无数次的失败,更大的成功还需要我们明天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民工荒问题的日益突出,新疆等我国主要产棉区的拾花工越来越少,并且拾花费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致使棉花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这种以人工采摘棉花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我国最大优质棉产地的新疆建设兵团开始大面积推广机采棉种植、机械化采摘。鉴于此种情况国内棉机制造企业为适应棉花行业的发展先后研发了不同形式的采棉机、打模机和  相似文献   

12.
毛纱喂入式长毛绒织物又称割圈绒织物。割圈绒织物自年代末在国内批量生产以来,经过80多年的发展,产品已步入成熟期。近年来,由10于生产厂家和生产设备的增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过去的常规品种在市场上销量锐减。为适应市场需要,提高我公司台毛纱割圈机的开车24率,我们在割圈织机上开发出了长毛绒菠萝花产品。该产品具有新、奇、特的特征,其风格酷似菠萝花,而且该类产品还可节约毛纱投入量,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得到众多客户的认可。编织工艺1 设备条件1.1 机型韩国型素色割圈织机 HKP筒径(mm) 660机号针…  相似文献   

13.
年糕是我国南方人民喜欢的食品之一,它是用大米粉碾挤而成的。解放后,用机器代替了手工舂制年糕。但目前国内生产的年糕机均属大中型,存在着质量重、体积大、耗能高、不适于个体户使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矮化密植下的核桃树特点,设计一种便携式核桃采摘机。运用Pro/E对核桃树进行建模,通过Workbench对采摘机-核桃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单轴单偏心激振装置和双轴对称偏心激振装置对核桃树体的振动特性,在夹持高度、激振力、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单轴和双轴的对比采摘试验,验证仿真分析的结果,得出单轴单偏心激振装置的激振效果明显高于双轴对称偏心激振装置,同时在夹持高度约120cm,激振力为300~400kg,作用时间约5min,对有7年树龄的核桃树的平均采摘率约达到85.2%~92.5%,采摘效率约达到10棵/h,并且树干和夹持处未见破坏性损伤。该研究为核桃采摘机的优化、定型、示范、推广以及采摘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菠萝去皮通芯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菠萝去皮通芯机的国内外历史和机械结构设计,是实现菠萝加工质量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机械性能提出改进设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苹果采摘机的适用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构建采摘机适用性能的树状层次指标体系,并选择带有可拓区间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借助可拓层次分析法求解各级指标因子的权重系数,利用可拓区间替代传统方法中的单一数值,确保主观评价中模糊不确定性的合理存在;借助模糊评价方法对建立的层次体系进行反推评价,保证整体评价过程的科学、客观与准确。计算表明,目标苹果采摘机的一级影响因素中采摘环境、底座、执行器、ECB的权重分别为0.075,0.170,0.326,0.429,整体评估分数为83.26,对应适用性能等级为Ⅱ级,说明采摘机工作性能良好,可以保障长时间工作。研究为智能果园苹果采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黄志刚 《印刷技术》2008,(22):75-75
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生产精装封面的包装印刷企业大多使用手工制作,这样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质量不稳定,外表不美观,产量也很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实力也不断提升,对产品的质量、外观、产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的相关设备制造商于2000年左右推出了半自动封面机。它由上胶机、折双边机、折单边机及压平机组成,需要5~8名操作人员,班产量(按8小时计)约为3000~6000个,与手工制作相比,虽然生产速度提高了不少,但依然满足不了大批量订单的速度要求,而且包角质量也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8.
菠萝是人人喜爱的热带水果。仅我国,菠萝种植面积就达83万亩,每年翻耕约近17万亩。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在摘取菠萝之后,就将大量的菠萝叶废弃,往往还要用堆上机将种植场上的菠萝叶连根推掉,晒干,付之一炬。如此暴殄天物,早就令有识之士感到痛心。化废为宝,变废弃的菠萝叶为有用的纤维,是多年来人们梦寐以  相似文献   

19.
自动剥茧机     
我厂于1978年开始设计试制自动剥茧机,经过半年时间,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经初步测定,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初步实现了剥茧过程自动化。一、自动剥茧机的工作原理目前剥茧机存在手工撕茧衣和剥茧帆布带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为解决手工撕茧衣,我们设计了自动剥茧衣机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国内采茶机械化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采茶机械化的新进展权启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我国采茶机械的研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漫长曲折的历程。1965年以前,主要是根据我国茶园特点对采茶机的采摘原理和动力类型进行反复的研究和选择。此后,采茶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