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及.G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以无血缘关系的84例哮喘儿童为哮喘组,168名无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健康个体为对照组。采用PharmaciaUniCAP系统检测哮喘儿童的血清总IgE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LA.DR的21个基因位点和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检测HLA-G的9个单核苷酸位点。结果(1)儿童哮喘组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频率分别为2.98%和13.69%,对照组分别为0.3%和5.95%C=6.915,P〈0.05;X2=9.478,P〈0.01)。优势比(OR)分别为10.57(95%CI:1.215~91.986)和2.79(95%CI:1.429~5.449)。HLA—DRB3(52)*010X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3.99%(X2=5.854,P〈0.05),OR为0.429(95%CI:0.214~0.862)。(2)HLA—DRB1*15XX.HLA-G的rsl704和rsl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HLA—DRB1*15XX.14bp缺失-G)携带者哮喘风险比未携带者降低(Wald值为13.419,P〈0.001),锨值为0.198,95%CI为0.084—0.471;哮喘组中携带该单体型者血清IgE水平(365.0±943.1)KU/L,也较未携带者(977.8±14334.9)KU/L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l‘11XX基因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HLA.DRB3(52)*010X基因可能为保护性基因,HLA—DRB1*15XX和HLA-G的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是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2.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它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文就HLA多态性在哮喘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IL-13是Th2细胞因子的-种,是免疫炎症反应主要的调节因子,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IL-13在哮喘病理生理中的作用进行概括,并对近年来IL-13单克隆抗体(IL-13单抗)治疗哮喘的研究进行总结,重点对IL-13单抗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及目标人群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它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就HLA多态性在哮喘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哮喘豚鼠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ALF)内皮素(ET-1)含量的变化及外源性心钠素(ANF)对ET-1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哮喘豚鼠血浆及BALF中ET-1和cGMP含量及给哮喘豚鼠输注不同剂量ANF后血浆及BALF中ET-1和cGMP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组血浆及BALF中ET-1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输注ANF后血浆及BALF中ET-1水平明显下降(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cGMP水平明显升高(P<0.01),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ET-1在哮喘发病中起有重要作用;ANF具有抑制ET-1合成及分泌的作用,拮抗其生物效应,可望成为治疗哮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巴马长寿地区HLA-A基因与长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巴马地区壮族长寿老人HLA-A基因座位的多态性特点,探讨HLA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列特异引物(PCR—SSP)对广西巴马和东兰两县259名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90~105岁)和214名当地健康、随机抽样的壮族成年人(23—70岁)进行HLA—A座位的基因分型并进行相应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结果 在两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的等位基因是HLA—A*02、-A*11和-A*24,其频率之和均超过0.7。其中,长寿组的HLA—A*11和-A*26的频率分别为0.283和0.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65和0.041(P分别为0.001,0.023)。其余各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HLA—A*11和-A*26与长寿呈正相关(OR分别为1.602及1.847;P分别(0.001及(0.05)。结论 HLA-A*11和HLA—A*26可能在巴马地区壮族人群的长寿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即是长寿的有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新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多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别发布哮喘防治指南。在此基础上,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中心NHLB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邀请有关专家提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1],该创议中有关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原则在世界各地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并随基础研究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不断有所修改和完善。最新一次修订本发表于1998年[2,3]哮喘防治的目标是控制哮喘,其指标包括:①慢性哮喘症状极少(或消失),包括夜间哮喘症状;②哮喘急性发作极少(偶发);③无急…  相似文献   

8.
气道重构是慢性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典型病理学改变,其形成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充当连接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交互作用的链条,在气道重构等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真菌可促进Th2炎症反应,是哮喘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加重哮喘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iNKT细胞已被证实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最新研究发现,某些真菌的脂质抗原能够以CD1d分子限制性地激活iNKT细胞。因此,iNKT细胞作为免疫调节细胞,在真菌加重哮喘的免疫机制中是否起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主要针对iNKT细胞、真菌和哮喘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血清IgE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新近的研究表明第5、6、11、14、19号等染色体上有从多哮喘易感基因与血清Ig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血栓素A2及相关前列腺素与哮喘关系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基本特征是气道炎症,微血管渗漏,粘液分别增加,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可逆性气道阻塞及支气管高反应性(BHR),在哮喘患,其血栓素A2(TXA2)及相关前列腺素(PGs)如前列朱素D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生成量均高于正常人,这些物质能够诱发上述哮喘的基本特征,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些拮抗TXA2受体(TP受体)或抑制TXA2合成酶系的平喘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2.
徐慧  戴元荣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1):823-826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是参与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机制的一条重要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在哮喘患者体内,通过这一途径影响气道平滑肌的增殖并对T细胞受体和协同刺激因子受体CD28介导的T细胞的分化、生存、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机制的研究旨在阐明PI3K信号转导通路在哮喘气道重构中的作用,以及相应的拮抗剂的研究,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哮喘病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哮喘病情吴伟王新力呼吸道炎症介质产生、释放常常成为促发哮喘发作和加剧病情的主要因素,其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前炎症反应因子(PIC),它们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我们探讨两者在哮喘...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出现气道重塑,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哮喘气道重塑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是TGF-β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的重要通路,我们的研究主要是观察布地奈德(BUD)对哮喘小鼠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各个环节的影响,探讨BUD对早期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红  陈平  蔡颖  陈燕  吴庆华  李芸  周锐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18-1020
以往研究证实,环氧合酶(COX)-2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气道炎症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COX-2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地位及其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豚鼠哮喘模型进行哮喘发作第1、3、7、14天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磷脂酶A2(PLA2)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从哮喘发作第3天起,GR最大特异结合量(Bmax)及平衡解离常数(Kd)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PLA2活力则自哮喘发作第1天起显著升高(P<0.01)。GRBmax与PLA2在发病过程中呈线性负相关(γ=-0.9023,P<0.05)。认为GR数量降低可能与哮喘应  相似文献   

17.
许多研究提示,气道平滑肌细胞(AMSC)增殖与凋亡的异常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建、不可逆气流阻塞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有关其细胞内信号调控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通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道,在AMSC中,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管重塑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多种组织中发挥着炎症调控和抗重塑的作用。我们通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哮喘气道血管重塑表现及其与PPAR-1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某些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王易,徐文玉,周莉莉,来茶云拟从γ-干拢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IgE关系的研究,在临床上为进一步阐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难题,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现在被较多学者接受的理论是气道慢性炎症学说、变态反应学说、气道高反应学说以及气道重构学说。其中气道慢性炎症、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均涉及到神经机制的参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机制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免疫机制相互作用,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对神经机制的研究可能成为未来攻克哮喘难关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