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接翠冠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广西园艺》2008,19(2):46-47
蒋怀中梨场位于全州县龙水镇长井村委长井村,地势平坦,黄壤土,土壤肥力中等.1997年春种植本地蜜梨、授粉品种黄花梨,株行距3 m×4 m,面积2 hm2,2002年春高接翠冠,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4∶1的比例高接授粉品种清香梨.由于管理水平较高,高接的翠冠、清香长势健壮,2003年挂果4.6 kg2,2004年平均株产15.3 kg,2005年平均株产达25.6 kg,梨果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11.3 %~12.1 %.优果率89 %,套袋果售价3.6~4元/kg,非套袋果售价2.5~3.0元/kg.高接第三年667 m2产量达1 443.6 kg,产值4387.5元,获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场高接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油桃品种多,更新换代快,高接换头是推广新优品种、获得早期产量的快捷途径。2003年春河南省内乡县湍东镇北符营村8hm^2 2年生五月火油桃全部高接为千年红、丽春、超红短枝等甜油桃优良品种,当年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2004年平均667m^2产量615kg,收益1500元。  相似文献   

3.
油桃品种多,更新换代快。采用高接换头嫁接,是推广新优品种,获得早期产量的快捷途径。我们于2003年春对内乡县湍东镇北符营村80hm^22年生“五月火”油桃园,全部采用高接换头,改接为千年红、丽春、超红短枝等甜油桃品种。当年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2004年实现平均667m^2产量615kg,收益1500元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试验场四分场,1987年冬定植6.8亩新国光(短枝国光),共计718株,株行距为2×3m。在常规管理条件下,树体生长健壮,年新梢生长量85cm以上,干周年增长2~2.5cm,1989年已有30%以上的树株开花结果,1990年总产2 948kg,但只选出 667kg好果,其他均为不同程度的裂果,裂果率高达77%,对生产损失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1991年春将其全部改成了短枝富士,今将生长、结果情况总结如下。 改接方法及改按树的生长情况 1990年11月从惠民县苏索头村采集短枝富士接穗贮藏,1991年4月初采用多头高接法换头,根据砧桩粗度分别采用插皮接、双舌接、带木…  相似文献   

5.
大谭镇林场位于普兰店市大谭镇老爬山脚下,该场果园始建于1988年,面积50hm2,栽植果树3.5万株,株行距为3~4m×5m,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土壤瘠薄的山地果园.该园主栽树种为苹果、桃,另有少量李、杏.苹果主栽品种为国光,自1992年开始对部分国光树高接换头,嫁接红富士苹果,至今红富士面积已达25hm2,1.6万株,其中,结果面积15hm2,9000余株.  相似文献   

6.
苹果建园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配好授粉树一是要选择与主栽品种开花期相同、亲和力高、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作授粉树,如富士配秦冠,秦冠配金冠,新红星配短枝富士或嘎拉等;二是授粉树的量要足,一般要求5∶1或4∶1;三是配植方式要合理,5∶1的每隔4行主栽品种栽1行授粉树,4∶1的每3行主栽品种栽1行授粉树。2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3个方面综合考虑栽植密度,山地果树生长较弱,株行距以(2~3)m×4m为宜,667m2栽株,树形宜选用主干形或细长纺锤形。  相似文献   

7.
斗南苹果是日本青森县十和田市三蒲小太郎从麻黑7号实生苗中选出的.笔者于2002年春引进斗南苹果枝条10条,高接于21年生小国光苹果树上,共计36个头.高接果园位于荷花山镇河东村宫屯,园主郭富春.果园土壤属黄沙土,土层50cm,年平均气温8.7℃,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20℃,年平均降雨量680 mm,无霜期175 d.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小国光,株行距4m×6m,砧木为山定子,树龄21年生,管理水平较高.高接时间为3月25日,高接方法为硬枝劈接.高接第2年开花结果,2004年结果93kg.是优良的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8.
建昌县‘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位于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1998年定植,株行距4 m×5 m,品种为‘国光’。2001年全部高接换头,改为‘红富士’,配以少量‘金冠’为授粉树。现有‘红富士’苹果490株,占地1 hm^2。该园位于山地,海拔700 m左右,沙壤土,是一个典型的靠自然降水维持生长结果的旱作果园。  相似文献   

9.
中晚熟梨品种黄金梨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梨是韩国于 1 984年用二十世纪与新高杂交育成的梨新品种。 1 998年韩国罗州市植物研究院与安丘市合作开发该品种 ,首先进行了高接引种试验 ,经 3年观察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  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 ,年平均气温1 2 .1℃ ,年降水量 686.1 mm,平均无霜期 1 86天 ,地貌特征为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试验园设在安丘市贾戈镇王五里村 ,面积0 .2 hm2 ,1 997年建园 ,原品种为红砂梨 ,行株距 3 .5 m× 1 .5 m,每 667m2 栽植 1 2 7株 ,共计3 81株。 1 998年引进接穗后 ,当年在 2年生红砂梨上进行了高接换头 ,采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作为苹果生产大省,多年来晚熟品种栽培以‘富士’为主,品种构成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红安卡’苹果(Beniaika)系日本长野县藤牧秀夫氏从‘富士’实生树中选出,具有外观美、口感好、有香气、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从日本引进,同年高接在本所资源圃中,高接母树为‘藤牧1’。树龄6年,株行距2.5m×4m,共高接52株,全树换头,平均每树高接60个芽。经过多年观察,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是生长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为了将生产中的老劣品种改良为优质品种,实现果园效益的最大化,2003年春我们在潞城市神泉、子南等村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实施了品种更新,并试图对不同品种中间砧、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嫁接时间高接红富士的效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高接换优的规律性,为指导生产中品种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苹果品种改良,近年来广泛采取高接换头的方式,将一些苹果品种换成富士。通过对我县沙河、李家和前所等地果园进行多点观察,看出不同品种作砧树高接富士,表现不同。1990年秋,调查国光、祝光、红星树上高接换头(硬校接)已8—10年的富士树,在砧树和接枝上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干腐病或轮纹病:富士/红星树96株,发生干腐病88株,病株率  相似文献   

13.
1985年秋在临沂市义堂镇北屠苏村山楂园,发现部分具有短枝性状的山植树,1986年春邀请省、地、市有关专家进行初步鉴评,1987~1988年春采用大树高接换头的方法进行高接鉴定。通过7年的观察和调查,该品系具有短枝性状明显、无变异、早期结果性状良好等优点。定名为短枝金星。 短枝金星山楂母树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量为2.76kg,较对照普通山楂(每m2投影面积 0.82kg)高1.97kg。赵庄高接树第2年开花株率为28.5%,第3年每666.7m2(1亩)产量为305kg,第4年1560kg,比大金星山楂每 666.7m2  639kg高 921kg。 短枝金星山植树体矮小,树姿开张,枝条粗壮,节间…  相似文献   

14.
品种优良化总体上要求全面推广新优品种,大力开展高接换头。目前推广的早熟品种有早捷、滕牧一号;中早熟品种美国八号;中熟品种有优系嘎拉、红嘎拉、红将军;晚熟品种有红富士系列的2001、烟富3号、礼泉短枝等;中晚熟品种的华冠和短枝华碰。推广的加工品种主要是澳洲青草。不同地区、小同栽培目的、不同市场需求推广的品种也有所不同。高接换头技术是指“早接、长穗、多  相似文献   

15.
谢艳 《落叶果树》2006,38(2):60-60
辛集市位伯镇百福村东梨园,面积0.4hm2,品种为鸭梨和雪花梨,共330多株,树龄17年生,株行距3m×4m。2002年春全部进行高接换种,其中高接黄金梨210株,授粉品种黄冠50株,绿宝石73株,2003年春搭建网架。通过几年的观察,绿宝石梨表现早果,丰产,优质,经济效益最高。2003~2005年666.7m2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甘肃陇东地区3种类型红富士苹果园树体的各类枝条数量、枝条比例、果实产量、果实在树体上的分布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以纺锤形整形、行株距4 m×4 m、每667 m2枝量84 000条左右、优质短枝占短枝的56%左右、长枝占16%左右、长度60 cm枝条低于1%的红富士苹果园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3 195 kg,平均单果重226.3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0%以上,着色好。  相似文献   

17.
苹果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设在山西省平陆县南村乡槐下村,面积4hm2,主栽品种为惠民短枝富士和长富2,栽植密度4m×2m和4m×3m,树形为细长纺锤形和主干形。树高3.5m,枝展1.2m,作业道1.5m。果园海拔为635m,年均温13.7℃,年日照时数2272小时,年降水量468~551mm,土壤有机质1.1...  相似文献   

18.
一、改造前基本情况 卢水苹果园是1969年春建立的,面积6.7hm~2(公顷),沙壤土,品种有国光、红星、鸡冠、祝光、金帅、伏花皮等,栽植株行距5×6m,年果品产量30~40万kg。近年来,因品种老化,经济效益降低。1990年对部分劣质苹果树进行新品种高接换头试验,采用多头高接,一次更新法。改造后调查表明:第1年枝满冠,第2年见花见果,第3、4年恢复原材产量。  相似文献   

19.
2010年采用多种方式考察、调研了辽宁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24.19万hm2,产量183.43万t,产值52亿元,鲜果出口24万t,浓缩汁出口5万t;结果园平均每667 m2产量712.05 kg,成龄园平均每667 m2产量2 434.45 kg;富士系、国光、寒富、金冠、乔纳金为辽宁省主栽品种;年出圃苗木800余万株。同时调查了栽培技术、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分析了品种、技术、市场、管理等产业要素。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哈尔滨万宝镇后城村新建塑料大棚2hm2,为了改变传统黄瓜、番茄主栽品种,选栽了1.1hm2油豆角春茬平均产量2480kg/667m2,产值5200元,最高的董树林农户达到2850kg/667m2,产值6560元,比黄瓜增值85%,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