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患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甲胎蛋白(AFP)相关性。方法:对1999年12月-2002年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经病理和影像学等方法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108例采用EILSA法检测血清HBVM与AFP,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原发性肝癌男;女为6.6:1。年龄32-75岁之间,小于60岁为63.9%,大于60岁为36.1%。血清HBVM阳性为71.3%,HBVM阴性为28.7%,血清HBsAg,抗-HBe,抗-HBC,阳性占51.3%>HBsAg,抗-HBc阳性占19.7%>抗-HBc阳性占14.6%>HBsAg,HBeAg,抗-HBc阳性占10.5%>抗-HBs,抗-HBs阳性占3.9%。在HBVM阳性中HBVDNA阳性,43.4%,HBVM阳性AFP升高占63.1%HBVM阴性AFP升高占18.7%两对比差异显P<0.05。结论:对HBsAg,抗-HBe,抗-HBc阳性,年龄在35-60岁之间人群尤应定期联合监测AFP和B超对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TSGF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TSGF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81%。血清TSGF浓度与AFP无相关性,AFP与TSGF同时联合检测,可使阳性率提高到86%。结论:临床上使用TSGF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4.
凡兴卫 《中外医疗》2012,31(1):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与肝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以及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及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VEGF、AFP值,分析VEGF与肝癌临床特征及AFP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值与肿瘤分期、数目、有无液化坏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VEGF、AFP两指标联合使用时,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结论 VEGF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VEGF与AFP联合能显著提高肝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126例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收集了 1985 - 2 0 0 0年我院 12 6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FP)资料 ,发现不同病因 ,不同大小癌病理结节以及不同乙肝两对半出现模式 ,其血清AFP水平相差显著 ,与相关文献资料报道一致。结合近年其它肝癌血清标记物的检测 ,提出在高危人群进行血清AFP和其它一至二项肝癌血清标记物的检测以及超声联合检查 ,可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男性 10 9例 (86 .5 % ) ,女性 17例 (13.5 % )年龄 11- 80岁 ,平均年龄 4 9.0 5± 10 .85岁。 4 5 - 5 5岁的男性 80…  相似文献   

6.
AFP、CEA相关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化学光标记免疫法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两项指标对肝脏疾病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化学光标记免疫法对原发性肝癌组32例、肝硬化组22例、慢性肝炎组30例、正常对照组35例的AFP、CEA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CEA,肝硬化组AFP、CEA与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应用AFP、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可达90.63%.结论 AFP、CEA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符文锋 《海南医学》2003,14(3):25-26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阳性的原发性肝癌(PHC)的病人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AFP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HBV抗原抗体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法试剂盒。结果 210例HBsAb( )阳件PHC病人的HBV感染标记总出现率:HBsAg( )为90.0%(189/210),HBeAg( )为19.52%(41/210),HbsAb( )为3.81%(8/210),HBeAb( )为52.38%(110/210),HBcAb( )为97.14%(204/210),5项指标全为阴性者占1.43%(3/210),HBV总感染率为98.57%(207/210)。结论 HBV与PHC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HBV感染处PHC发生的重要危险团素,因此对PHC病人检测HDV血清学标志物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刘首明  夏慧 《中外医疗》2013,(30):191-192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测血清AFP与AFU、CEA、TBA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11年1月-2013年6月142例来自临床血清标本,其中原发性肝癌组(PHC)50例,肝硬化组30例,肝炎组30例及对照组32例,AFP、AFU为主体,配合TBA、CEA进行检测,分析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PHC患者AFP、AFU、TBA、CEA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和AFU联合对于PHC的诊断阳性率为94.0%,4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0%,联合诊断阳性率与AFU和AFP、CEA、TBA单项阳性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AFU、CEA、TBA联合检测显示良好的诊断效率,在PHC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a-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岩藻糖苷酶(AFU)在早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6例早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含量的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明显增高,阳性率为73.1%。结论PHC实验室诊断中,应把AFU和AFP一样作为常规肝癌标志物来检测,可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对153例不同年龄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测定,以探讨AFP、RIA对60岁以上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1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病例都经B超、CT和部分手术证实。其中男125例,女28例,年龄21岁—82岁。将他们分为5个年龄组40岁以下22例;41岁—50岁37例;51岁—60岁33例;61岁—70岁38例;70岁以上23例。  相似文献   

11.
血钙水平与肾癌肿瘤大小、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血钙水平和肿瘤大小与分期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发现与病情相关的规律和了解病情。方法按照血钙水平将肿瘤大小/分期相应地分3组,即降低、正常和升高各3组。利用SPSS10.0软件,对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分期病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H)显示,X^2=4.768,df=2,P=0.09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166,P=0.029。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 H)显示,X^2=4、277,df=2,P=0.118;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57,P=-0.039。结论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大小间存在负相关;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分期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血钙水平和肿瘤大小与分期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发现与病情相关的规律和了解病情。方法 按照血钙水平将肿瘤大小/分期相应地分3组,即降低、正常和升高各3组。利用SPSS10.0软件,对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分期病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 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H)显示,χ2=4.768,df=2,P=0.09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166,P=0.029。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H)显示,χ2=4.277,df=2,P=0.118;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57,P=0.039。结论 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大小间存在负相关;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分期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超声、增强CT测量原发性肝癌大小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超声、增强CT检查结果,其中55例有术后病理标本.比较超声、增强CT对大病灶(CT测量长径>5 cm,共77例)、小病灶(CT测量长径≤5 cm,共112例)长径的测量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两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超声、增强CT、术后病理测量对小病灶标本(CT测量长径≤5 cm,共47例)长径的测量结果,评价超声、增强CT与病理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与增强CT对小病灶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大病灶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大病灶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超声测量的小病灶长径大于病理测量(P<0.05),而增强CT与病理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小病灶的测量结果与病理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差.结论 对于大的肝癌病灶,增强CT与超声的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可相互替代,而对于小病灶,增强CT的测量结果可能会更准确,但两者均不能替代病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拉孜  官泳松  次白 《西部医学》2011,23(1):93-95
目的了解P53抗体在西藏地区肝癌患者中的分布状况(阳性率),分析P53抗体滴度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从而推断P53基因突变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定量测定肝癌患者首诊时血清P53抗体的水平,并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48例西藏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53抗体阳性率29.2%(14/48)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P53抗体滴度与病理分化程度低并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低有关。结论西藏地区血清P53抗体滴度与肿癌病理分化程度低有关,提示西藏地区肝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滴度与肿瘤不良物理学行为有关。为AFP(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患者提供补充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HBV-M)感染模式、HCV抗体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测定乙肝五项、HCV抗体。结果 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阳性53例(58.9%),HCV抗体阳性19例(21.1%),HBsAg并HCV抗体双阳性4例(4.4%);HBVM模式中,HBsAg、HBeAb、HBcAb阳性24例,HBsAg、HBeAg、HBcAb阳性11例,HBsAg、HBcAb阳性17例。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有关,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应视为高危人群;本实验中,HBV感染有下降趋势,HCV感染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 5 5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Transcatheterhepaticarterialchemo -embolization ,TAE)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通过动脉插管和血管造影 ,采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进行局部注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FP浓度。结果 :TAE后血清AFP浓度降低与疗效有关 ,AFP≥ 4 0 0ng dl组有效率为 12 % ,AFP <10 0ng dl组有效率为 85 7%(P <0 0 1) ;TAE治疗后血清AFP浓度仍大于 4 0 0ng dl组癌肿转移率明显高于AFP <10 0ng dl组 ,而 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FP <10 0ng dl组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TAE后血清AFP浓度的检测可反映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预后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对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5月~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和肝血管瘤病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收集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GPDA值.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GPDA活性为(156±45)U/L.肝血管瘤患者血清GPDA活性为(77±16)U/L.对照组血清GPDA活性为(84±22)U/L.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与肝血管瘤患者血清GPD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患者血清GPDA与对照组血清GPD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GPDA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  相似文献   

19.
对40例合并门静脉癌栓(PTT)的原发性肝癌(PHC)行多次化学栓塞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治疗后0.5,1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12.5%及2.5%,平均生存期9月.合并分支PTT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合并其他部位PTT者(P<0.05).平均治疗间隔期的长短对疗效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TAI+TAE是合并PTT的PHC的有效治疗方法;不论PTT分布在何部位,均应积极处理;治疗间隔期应视病人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0.
对40 例合并门静脉癌栓(PTT) 的原发性肝癌(PHC) 行多次化学栓塞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67-5 % ,治疗后0-5 ,1 及3 年生存率分别为75-0 % ,12-5 % 及2-5 % ,平均生存期9 月。合并分支PTT 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合并其他部位PTT者( P < 0 .05) 。平均治疗间隔期的长短对疗效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提示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TAI+ TAE 是合并PTT 的PHC 的有效治疗方法;不论PTT 分布在何部位,均应积极处理;治疗间隔期应视病人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