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河南省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对河南省80种学术期刊的277名编辑人员进行抽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河南省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总分为38.22±5.19,处于较好水平,但是工作能力为极好水平的编辑人员仅为49人,不足本次调查人员的五分之一;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平均每年外出培训次数、平均每周锻炼身体次数及每天睡眠时间的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能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β=2.362,P<0.001)、年龄(β=-1.285,P<0.001)、每周锻炼身体次数(β=0.776,P=0.002)、每天睡眠时间(β=2.627,P<0.001)是编辑人员工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河南省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但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每周锻炼身体3次以上和每天睡眠时间保持8~10 h的编辑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影响高校读者满意度的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读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包括两方面,一是服务结果,另一个是服务过程。本文围绕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因素,即包括六个方面,即馆藏信息资源状况、服务效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服务态度、服务环境、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等,针对上述因素,笔者就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传统科技期刊主要依靠纸制的媒介来传播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对学报编辑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本文在阐述网络文化快速发展的特征以及与传统载体区别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网络文化素质,具备及时快速正确处理信息等能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不断提高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谢清若  关山  黄芳毅 《大众科技》2013,(11):197-198,162
在网络时代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是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文章对编辑的能力提升问题,从网络应用能力、信息捕集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围绕编辑能力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实践做法。文章认为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和科学的理念,是编辑接受期刊网络编辑方式数字化潮流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变革与要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瑾 《现代情报》2005,25(7):135-137,140
期刊工作网络化的发展道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彻底改变编辑工作的传统模式,实现编辑过程现代化。本文从稿件的接收、稿件的审理、网上进行编、排、校以及期刊上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网络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模式的变革与作用,并探讨了网络时代对编辑意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知现状,调研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在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方法]通过网络问卷开展调研,利用文献整理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认为:我国高校科研诚信现状整体有所改善;编辑自身的科研诚信意识也在不断增强;80.10%认为编辑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编辑提升服务意识的必要性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立华  金顺爱 《大众科技》2009,(3):187-187,186
根据高校学报的特殊性,提出高校学报编辑如何提升服务意识的必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与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等普遍应用的新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和青年编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青年编辑应努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编辑基本技能,充分利用身处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环境和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充实本期刊定位的专业领域广博的专业知识,做“学者型编辑”,并熟练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提高信息检索技能,为高校学术期刊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在编研结合中打造高校学术期刊创新型编辑团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构建创新型编辑团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由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性质所决定的。通过笔者的编辑管理实践证明,编研结合既是打造创新型编辑团队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编辑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刊载反映科学研究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学术论文,随着出版业的全球化,中国学术期刊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采用集团化发展战略,引入现代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审稿速度和效率,提高编辑效率和水平,降低出版成本,并通过网络化、电子化出版提高影响力,这样学术期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提升高校学报自身学术水平以及学术影响力,实证探索将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应用于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来源,收集整理了34种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的发文总数、零被引文章数量、h指数、总被引频次和h域引文数量5个独立测度参数,计算各高校学报的学术迹和学术矩阵,从h核量化测度、h尾量化测度、零被引量化测度、学术迹综合量化测度4个视角对其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学术迹的动态变化趋势呈发散态势,学术矩阵中9个构成参数能够精准表征各自学术成就的分布,并且能够诠释各自学术影响力之间差异产生的个性化原因。【结论】 省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形成至少需要累积3年时间,学术矩阵能够较好地区分省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整体水平,能够从学术关注度、学术爆发力等个性化发展角度提升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可以作为省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creasingly penetrating in workplaces, employee satisfaction with workplace IT becomes an integral part of work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work-related outcomes. Scant attention, however, has been paid to whether and how employees’ IT satisfaction plays a role in generating job-related attitudinal changes among employees. Drawing upon satisfaction spillover theory, we developed and empirically tested a model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satisfaction with workplace IT and job satisfaction. Specifically, we introduced two elements of user-task-technology fit—namely, job fit and professional fit—to examine the transition in employees’ satisfaction from the technological domain to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work. We found that job fit not only mediated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e effect of workplace IT satisfaction on job satisfaction, whereas professional fit did not play a moder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place IT satisfac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actitioners should emphasize workplace IT as a crucial ingredient of the work context and improve employee experiences with using IT. More importantly, the fit of IT with employees’ job and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is critical for this transition in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与认知水平,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识别与防范学术不端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调查内容和指标,利用问卷星网站分别对编辑和审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严重,但对学术不端类型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前者认为主要是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而后者认为是篡改和捏造数据。学术不端的个人成因主要是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压力,但编辑认为职称晋升是主要动因,而审稿专家认为科研考核压力是主要动因,不过两者都认为缺乏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环境因素。在防范学术不端方面,编辑和审稿专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所差异,前者强调编辑加大审查力度,后者强调作者提高自律意识。【结论】 编辑和审稿专家应深入学习学术不端规章制度,严查稿件的学术不端,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不端稿件的发表。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出台更加明确合理的学术不端规章制度、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制度,避免以文章论英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双一流”建设契机下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才的发展之路。【方法】 通过统计2015年第1期到2018年第8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载文作者的单位、学位、职称等数据,分析高校编辑人才结构现状;结合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稿件审理模式、专职编委培养以及期刊发展等情况,探索高校期刊编辑科研化的可行性及培养举措。【结果】 在“双一流”建设契机下,高校学术期刊从业编辑人员中的高学历编辑比例显著提升,有助于培养科学编辑和专职编委;编辑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期刊及编辑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高校、高校期刊以及编辑三方合力有助于组建专业技能和学术技能并举的高素质梯度型编辑队伍,提升高校期刊编辑的科研探索精神,实现高校编辑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质稿源是英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保障,编辑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可以达到宣传期刊扩充稿源的目的。【方法】 总结调研获取国际学术会议信息的方式以及参加会议前的准备,研究如何发挥参会期间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会后的追踪工作。【结果】 结合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编辑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策略与具体实践,对编辑提出参加学术会议的建议。【结论】 有针对性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助于英文科技期刊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现状,探讨编辑职业韧性的培养策略。【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职业韧性量表,通过现场调查和网络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韧性。【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总分为(56.93±7.36)分,得分指标为79.07%。职业韧性量表的3个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成就目标、调整适应、探索精神。【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培养策略主要包括提升编辑成就目标水平,改善编辑调整适应能力和培养编辑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公共利益,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方法】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审视现有出版体系对公共利益的关照,探讨现有学术资助体系对公共利益的忽视。【结果】 财政资金的普惠性以及现有财政支持和评价体系的片面导向导致优秀稿源外流,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公共利益。兼顾公共利益的学术期刊出版为开放获取模式。考虑公共利益的学术期刊开放获取路径为:在国家层面建立跨机构协作网络,大力发展自媒体出版,提高科研时效,建立科研社区检索系统,开放获取平台与英文翻译,借助市场力量,改革出版体制。【结论】 提出的改革路径可以为制定中国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在防范同行评审造假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多家国际学术出版机构的大规模集中撤稿事件,分析同行评审造假现象的特征及类型,结合中国大陆唯一一本被SCI/SSCI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的工作实践,讨论期刊编辑在相关方面的角色及作用。【结果】 根据造假主体与方式不同,同行评审造假可分为E-mail造假、第三方造假、特刊造假。期刊编辑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从审稿流程、识别工具、特刊组织、增加初筛等角度防范同行评审造假。【结论】 作为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编辑应发挥主体意识,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资助机构、出版商等,在防范同行评审造假方面承担责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