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变[1],自有CT以来,对SPN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诊断的特异性仍未有显著性提高[2~7]。我院对SPN 52例行CT检查,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8月~2005年8月间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52岁。主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或胸痛,其中19例为健康体检发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1.2检查方法使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机,常规扫描全肺,层厚10mm,螺距1·0,对病灶部位进行…  相似文献   

2.
动态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动态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直径6~40mm的肺内孤立性结节,其中19例肺癌,12例结核球,2例炎性肉芽肿,2例错构瘤。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薄层平扫后,以1.5ml/s肘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后30s、2min及5min于相同二个中心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计算结节最大强化CT值,描绘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结节的强化类型。结果:全部肺癌和炎性肉芽肿显著增强,结核球无明显增强(P<0.01)。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表现逐渐升高,且大多数肺癌强化的峰值在注射对比剂后5min,与良性结节明显不同。全部肺癌、错构瘤、结核球和炎性肉芽肿各例表现完全强化型,1例错构瘤和6例结核球表现无强化型,5例结核球表现边缘环状强化型,1例炎性肉芽肿表现周围强化型。结论:最大强化CT值>20HU的结节提示肺癌和少数活动性良性结节,无强化和/或边缘环状强化的结节提示结核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上界面影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PN的界面影像表现,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经抗炎治疗后病变消失的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随访2年以上病变无变化的7例。所有病例均具常规螺旋CT(SCT)及HRCT资料。结果:良恶性结节界面模糊出现率分别为31%(13/42)和12.5%(7/56)(P<0.05);界面清楚分别为61.9%(26/42)和78.6%(44/56)(P>0.05);光滑锐利分别为26.2%(11/42)和1.8%(1/56)(P<0.001);细短毛刺分别为23.8%(10/42)和57.1%(32/56)(P<0.001);粗长毛刺出现率分别为23.8%(10/42)和8.9%(5/56)(P<0.05);索条征分别为19%(8/42)和3.8%(2/56)(P<0.05);锯齿征9例全部为恶性结节。结论:界面影像在不同性质的SPN中出现率不同,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HRCT有助于显示这些征象,应列为SPN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肺内较常见的病变,及时的检测与诊断SPN的良恶性有利于早期肺癌的发现。CT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很好地显示肺结节特征。本文叙述了计算机辅助诊断在CT诊断肺内孤立结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能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CT(管电压为80和140kVp)对水模、体模、47例平扫CT无明显钙化的SPN(恶性31例,良性16例)进行扫描,测量其CT值变化,计算病灶内钙质含量,比较良恶性SPN的CT值变化及钙质含量.结果:良性SPN的CT值变化中位数为5HU,恶性SPN为4...  相似文献   

6.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的研究(附69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直径小于3cm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SPN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分析经CT扫描、CT导引下肿块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SPN69例。结果:良性结节15例,恶性结节54例;良性结节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分叶少而浅,结节内钙化多见,边缘多数有长毛刺;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分叶多且深,周围以短细毛刺常见,胸膜凹陷征、其内空泡征、血管截断或聚集征较常见。结论:CT是鉴别肺内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的一种理想检查方法,对多数肺结节可以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三维体积测最技术在实性肺结节随诊中的价值.方法 行2次或2次以上胸部CT扫描的实性肺结节患者46例,共计58个结节.在CT工作站上用三维体积测量软件计算结节的体积、倍增时间(DTs)和体积增长率(VGBs).用非参数检验评价DTs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用X2检验评价DTs阈值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果均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或临床随诊证实.结果 (1)恶性结节13个.DTs为45~465 d(中位159 d),12个<400 d.VGRs为8%~329%(中位30.0%).(2)良性结节45个.VGRs为-38%~24%(中位0).①24个体积增大或不变的结节,DTs为302~55 158 d(中位2 704 d),22个>400 d,VGRs为0~24%(中位6.5%).②21个体积缩小的结节,无法计算DTs,VGRs为-38%~-4%(中位-16.0%).(3)DTs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DTs≤500、400和300 d分别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各阈值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敏感性分别为100.0%、92.3%、76.9%,特异性分别为87.5%、91.7%、100.0%,准确件分别为91.9%、94.6%、91.9%,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11、0.结论 (1)以DTs≤400 d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2)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三维体积测量技术在实性肺结节的随诊中可早期发现病变大小的变化,对鉴别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难以定性的实性肺结节随诊的常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HRCT在PET/CT对肺内结节数量及病灶内部、周围情况检出率的补充,以探讨HRCT在补充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行全身PET/CT检查的受检者中,92例(男性50例,女性42例)发现肺内结节并且高度可疑为恶性肿瘤,常规进行同机HRCT扫描,比较、分析HRCT及PET/CT肺内结节内部及周围征像。结果:全身PET/CT检查发现肺内结节92个,而HRCT发现肺内结节102个;HRCT对肺内结节的内部及病灶周围情况的检出率优于PET/CT,在6例PET阴性结节中有3例经HRCT扫描诊断为恶性并经病理证实。结论:HRCT可以补充PET/CT对肺内结节的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能CT虚拟平扫技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 61例SPN患者,其中经病理证实恶性39例,良性18例。经对比增强双能CT扫描,使用Liver VNC处理程序测量虚拟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中SPN的CT值,同时获得两者差值。将CT值差值≥20 HU的SPN确定为恶性,计算诊断准确性。使用配对t检验对其中28例患者的常规CT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进行评价(1 ~5)分,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对图像质量及每例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使用虚拟平扫图像为基线进行SPN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7%( 35/39)、72.2% (13/18)、84.2% (48/57)。常规平扫图像和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分别为(8.49±1.94)、(10.14±2.18) HU,t =9.45,P<0.01;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1±0.46)、(4.42±0.57)分,U=290.00,P>0.05。单次常规平扫和双能CT扫描患者接受辐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3.72±0.48)、(3.78±0.45) mSv,U=350.50,P>0.05。结论 双能CT胸部扫描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放射性辐射;以虚拟平扫图像为基线判断SPN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在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诊断研究,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判别方法,用于高分辨率CT(HRCT)或薄层CT上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SPN 200例(原发性肺癌135例,良性结节65例),分析3项临床指标(年龄、性别及是否有痰中带血丝)和9项HRCT或薄层CT指标(部位、长径、短径、轮廓形态、毛刺、晕征、气腔密度影、结节与周围血管及胸膜的关系)。采用完全随机法从中选择140例样本作为训练集,建立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诊断模型,并与软件SPSS分析处理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比较。结果BP神经网络对所有样本的诊断符合率为98.0%(196/200),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符合率(86.0%,172/200)(P<0.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0.004和0.936±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合神经网络理论,利用HRCT和薄层CT鉴别诊断SPN的良恶性很可能成为一种实用而可靠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 (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 (S/A)以及SPNs的强化模式 ;计算SPNs的灌注值。结果 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 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 (P <0 0 0 0 1;P <0 0 0 0 1)和S/A比值(χ2 =32 6 2 ,P <0 0 0 0 1;χ2 =15 4 6 ,P <0 0 0 0 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 =0 96 )和S/A (χ2 =0 35 ,P =0 5 5 )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 <0 0 5 )。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P <0 0 1) ,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6 3)。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s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 ,并可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16及64层螺旋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容积灌注是否均匀.方法 85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0 cm,57例恶性结节,15例活动性炎症,13例良性结节)患者,在增强前、后采用16层(30例)及64层(55例)螺旋CT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注入对比剂后11-41 s,每秒扫描1次;90 s扫描1次.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病灶直径3.0~4.0 cm时8.0 mm;2.0~3.0 cm时6.0 mm;1.5~2.0 cm时4.0 mm;1.0~1.5 cm时3.0 mm;<1.0 cm时2.0 mm(其中病灶直径3.0 cm时,层厚8.0 mm;2.0 cm时,6.0mm;1.5 cm时,4.0 mm).64层螺旋CT扫描层厚:病灶直径3.0~4.0 cm时5.0mm;<3.0 cm时2.5 mm.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分别计算肺结节3个中央有效层面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一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使用均数间方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中央层面强化CT值分别为(30.95±14.53)、(25.10±13.32)、(32.37±15.85)HU、灌注值分别为(33.01±21.35)、(23.70±12.87)、(29.00±15.47)ml·min-1·100 g-1,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13.58±6.41)%、(10.95±5.76)%、(13.64±6.20)%,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11.61±5.74)、(11.97±3.55)、(13.44±3.7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913、6.464、5.333、3.837,P值分别为0.003、0.002、0.005、0.023).平扫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2,P=0.968).结论 孤立肺结节容积灌注是不均匀的,推荐采用CT容积灌注成像的方式对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PET和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行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良恶性SPN患者各30例,PET诊断由2位核医学科医生以标准摄取值(SUV)max〉12.5作为良恶性结节鉴别标准,PET/CT诊断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与2位核医学科医生综合评价结节的SUV和形态学特点后做出。并分析SPN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分叶、短毛刺、棘突、结节空泡、空洞、钙化、胸膜凹陷、支气管截断、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卫星灶等。统计各种征象在良性和恶性SPN中的出现频率,并用x^2检验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SPNPE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7%、90.0%和88.3%,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93.3%和91.7%。排在前五位的恶性征象依次是短毛刺(63.3%)、支气管截断(50.0%)、棘突(46.7%)、典型分叶(36.7%)和胸膜凹陷(26.7%),与良性SPN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在7例PET诊断错误的SPN患者中,有4例PET/CT诊断改变了治疗决策,其中2例PET/CT诊断正确,另有2例诊断可疑,建议随访。结论PET/CT对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PET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中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全国拥有PET/CT的10家医院筛选出已经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病例,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SUV等资料。18^F-FDG PET/CT结果为肺癌、肺癌可能性大、肺癌可能者为阳性;结果为良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良性可能者为阴性。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患者资料226例,其中18^F-FDG PET/CT误诊27例(11.95%)。27例中误诊为恶性病变18例(66.67%),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33.33%)。误诊为恶性病变的18例中,病理检查证实炎症8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4例,纵隔良性肿瘤1例,炎症、结核、炎性假瘤共17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的9例中,病理检查证实中高分化腺癌6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中高分化鳞癌1例,低分化鳞癌和肺黏膜相关淋巴瘤各1例。11例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的SUVmean〉2.5,4例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的SUVmean。〈2.5,良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良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7.2±5.5,平均SUVmean。为5.0±4.5;恶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5.3±3.5,平均SUVmean为3.9±2.9,良、恶性病变的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例误诊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例,其中10例误诊为恶性病变,仅1例误诊为良性病变。27例误诊中的2例,因为对CT形态学缺乏必要的认识而误诊为恶性病变。结论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主要是:(1)炎症、结核、炎性假瘤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中高分化的腺癌、鳞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2)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时,年龄是重要的参考指标;(4)部分PET/CT专业医师对CT的形态学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征象,并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0例SPN的CT表现,其中周围型肺癌20例,结核球8例,炎性假瘤8例,错构瘤2例,肺AVM和支气管囊肿各1例,均经胸部CT平扫。30例同时行CT增强,包括周围型肺癌15例,结核球6例,炎性假瘤6例,错构瘤、支气管囊肿及肺AVM各1例。结果长、短毛刺、深分叶及卫星病灶在良、恶性结节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SPN强化值大于等于30 HU,良性SPN强化值小于30 HU,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PN的CT表现多种多样,良恶性结节之间的表现存在许多重叠,特征性的表现很少,需要综合分析这些征象的形态学及强化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才能尽早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腺癌性孤立性肺结节的^18F—FDG PET/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癌性孤立性肺结节(ASPN)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5例ASPN的^18F-FDG PET/CT显像形态学和代谢特点,计算SUVmax,以公式[(延迟显像SUVmax-早期显像SUVmax)/早期SUVmax×100%]计算△SUVmax。以SPSS11.5软件对数据分别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42.86%(15/35)ASPN呈典型的癌性肺结节表现(结节状FDG摄取增高),另有57.14%(20/35)ASPN FDG摄取呈片状、云雾状、肉眼无法辨认;结节状、云雾状、片状、肉眼无法辨认ASPN的SUVmax大小顺序递减,不同FDG摄取形态的ASPN早期和晚期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96和24.758,P均〈0.001。(2)54.29%(19/35)ASPN SUVmax≥2.5,45.71%(16/35)ASPN SUVmax〈2.5。(3)68.57%(24/35)ASPN呈实性密度结节,31.43%(11/35)ASPN呈“磨玻璃”密度结节;早期SUVmax分别为4.54±2.69、1.30±0.87,t=-5.234,P〈0.001。(4)延迟显像ASPN的SUVmax为422±3.52,高于早期显像的3.49±2.72(t=-4021,P〈0.1301);延迟显像SUVmax是否增高与早期显像SUVmax的高低相关:94.74%(18/19)SUVmax≥2.5ASPN的△SUVmax为正值,仅56.25%(9/16)SUVmax〈2.5ASPN的△SUVmax为正值,P=0.013。(5)高分化ASPN SUVmax为1.70±1.51,低于中低分化ASPN的4.91±2.69,t=-3.951,P〈0.001,且△SUVmax〉0的比例(10/17)也低于中低分化ASPN(13/14),P=0.045。结论ASPNFDG摄取形态、代谢活性差异大,SUVmax〈2.5ASPN比例较高,△SUVmax对这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选层重组的方法改善孤立性肺结节(SPN)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对3种均质液体行CT螺旋扫描并在Z轴方向同层厚任意多平面重组,比较其原始扫描图像及重组图像密度测量值的差异。(2)对72例SPN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运用一定的选层重组的方法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并对其中46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SPN的CT动态增强特点进行评价,评估其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SPN与主动脉的强化值比。结果(1)不同密度的均质液体同层厚的原始扫描图像及重组图像间密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4,P>0.05);(2)67例SPN选层重组前、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20.98%(14/67)和97.01%(65/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2,P=0.00)。多层螺旋CT对5例SPN的选层重组全部成功。(3)SPN的CT动态增强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优化以后,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强化峰值[(38.48±14.32)、(42.48±11.55)HU]和结节与主动脉强化值比[(19.64±9.52)、(21.14±7.77)%]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9.52±3.78)HU、(3.41±1.86)%];P值均<0.01。炎性结节的强化峰值、结节与主动脉强化值比[(42.48±11.55)HU、(21.14±7.77)%]与恶性结节[(38.48±14.32)HU、(19.64±9.52)%]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动态增强选层重组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后,使其对SPN定性的准确率由78%提升至80%。结论螺旋CT扫描Z轴方向同层厚任意重组对均质物质的密度值的测量无明显影响。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有利于其形态学的比较及CT值的测量,有望提高其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薄层扫描并MPVR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肺薄层扫描并多层面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SPN患者进行螺旋CT规范化检查,并使用多层面重建(MPVR)技术重建观察。病灶结节直径选在0.8~3.0cm,病历均经临床手术或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中恶性59例,均为原发性肺癌,包括腺癌25例、鳞癌1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良性病变27例,包括结核灶13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5例。结果:86例SPN的CT征象中,分叶征和棘突或毛刺征多出现于恶性结节,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比,螺旋CT薄层扫描并MPVR重建判断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76.3%、74.1%、86.5%、58.8%。结论:SCT肺薄层扫描并MPVR重建能显示更多的SPNCT征象,对SPN的良恶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重组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CT容积数据高分辨率重组图像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表现为肺弥漫性病变的病例和9例采用Heitzman法进行固定、干燥的肺标本进行多层螺旋CT(MSCT)、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和容积数据HRCT重组。比较所获得的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和HRCT扫描图像并进行分级评分。结果 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和HRCT扫描图像对9例尸体肺标本和56例弥漫性肺疾病的评价是一致的。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和HRCT扫描图像在评价肺标本的小叶核心结构的得分分别为51分和53分,两者在显示小叶间隔线的得分相同,都为5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57、1.000)。56例弥漫性肺疾病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和HRCT扫描图像的质量总分值分别为6~17、7~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HRCT单独扫描增加96%的辐射量,延长扫描时间。结论 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评价弥漫性肺病的价值与HRCT扫描图像相同。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缩短检查时间、降低辐射量、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