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报告36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香青兰前后血浆、血小板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血浆TXB_2及6-Keto-PGF_(1α)的变化。结果发现服用香青兰后患者血浆中LPO、TXB_2、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明显降低(P<0.05);SOD、6-Keto-PGF_(1α)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中LPO降低(P<0.05)、SOD升高(P<0.01),Se-GSHPx升高但无差异。此结果表明香青兰能调节冠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及调节TXA_2/PGI_2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童南伟 《四川医学》1991,12(6):367-36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研究其发病机理对于As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脂质过氧化与As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多。与As有关的主要脂质过氧化产物是过氧化脂(lipoperosides LPO)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以丙二醛-低密度脂蛋白malondialdehyde-low density lipoprotein MDA-LDL的含量表示)。现将近年来LPO与氧化-LDL与As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过氧化脂(脂质过氧化物) 由于缺血或自由基等引起一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生物膜磷脂分子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这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产生的含LOOH的过氧化物统称为LPO。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法检测38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22例急性肝炎和20名正常人血浆和尿液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同时用放免法检测慢重肝血浆环核苷酸、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A发_2(TXA_2、含量,并与血浆LPO作相关分析。结果发现:①慢重肝血浆和尿液LPO含量较急性肝炎和正常人均非常显著升高(P均<0.01)。②血浆LPO与尿液LPO及血浆TXA_2呈正相关,与血浆cAMP及PGI_2呈负相关。提示脂质过氧化在慢重肝的肝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烧伤患者15天内血浆和RBC的脂质过氧化速率,VE含量和硒谷胱甘肽过氧酶Se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加,VE含量和SeGSHPx活性降低,以伤后10天为最显著:RBC的自发性溶血百分率和SeGSHPx活性增加,RBC VE含量降低。血浆和RBC的脂质过氧化速率增加和它们的VE含量降低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血浆LPO和VE含量以及SeGSHPx活性变化幅度与烧伤严重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动态地测定了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浆胆固醇,血栓恶烷B_2(TxB_2),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维生素E(VE)含量和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的活性。实验组第15天血浆胆固醇,LPO和TxB_2含量开始明显增加,到第60天分别为对照组的14.5,2.9和2.5倍.胆固醇和TxB_2与LPO呈正相关。实验组血浆VE含量,SeGSHPx活性和SeGSHPx/LPO比值都降低。VE和SeGSHPx/LPO比值与TxB_2呈负相关。结果说明AS机体前列腺素代谢的变化与机体受到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钠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中NO、LPO及SOD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中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 +阿魏酸钠组 ,9周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浆中总胆固醇 (T ch)、NO和LPO含量及红细胞SOD比活性。结果 :高脂组与正常组相比 ,血浆T ch及LPO含量显著升高 (P均 <0 .0 1) ,血浆NO含量和红细胞SOD比活性明显降低 (P均 <0 .0 1) ;而阿魏酸钠有显著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浆T ch和LPO水平、升高血浆NO含量和红细胞SOD比活性的作用。结论 :阿魏酸钠有清除自由基和减轻膜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观察了冠心病患者血浆LDL中LPO含量变化及鱼油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狗软组织高速投射物伤后伤部及远位肌肉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s,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伤后伤部肌肉匀浆、线粒体是液和血浆LPO含量明显升高,远位组织则无变化。合并休克后伤部及远位组织LPO含量均明显升高。结果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高速投射物伤及合并休克后的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手术创伤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LPO)的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它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性.方法:15例择期手术患者于手术前、术后1、3、7、14 d抽血样保存,同批测定红细胞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了解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3 d LPO极显著升高(P<0.01),术后7 dLPO显著增高(P<0.01),开始下降,术后14 d LPO增高不明显(P>0.05),基本恢复正常.与腹腔手术相比,胸腔手术后LPO显著升高(P<0.05).结论:手术创伤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增强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31例煤矽肺病人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煤矽肺病人LPO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和肺癌病人,并且血清LPO含量随煤矽肺病人年龄和从事煤矿工作工龄的增长而升高。证明在矽肺引发病理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丙二醛蓄积。该作用与肺纤维化程度相关,也提示LPO参与矽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00372 NO和脂质过氧化与老年矽肺关系的研究/周君富一//中国老年学杂志一1999,19(6).一34〔)~342 检测85例老年矽肺患者和8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NO(P一NO)、过氧化脂质(P一LPO)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一SOD)、过氧化氢酶(E一CAT)、谷胧甘肤过氧化物酶(E一GSH一Px)、过氧化脂质(E一LPO)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E一SOD、E一CAT、E一GSH一Px均值显著降低.P一NO、P一LPO、E一LPO均值显著升高;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表明,上述各检测值与患者病程均有相关;逐步回归表明患者病情、肺功能状态与P一NO、E一SOD、E一LP…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从整体及细胞水平上对一氧化氮 (NO)、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同时观察阿魏酸钠 (sodiumferulate ,SF)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鹌鹑做为动物模型 ,动态观察其血中NO的生成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SF的影响 ;以高脂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观察其脂质过氧化水平、NO产生的情况以及SF的保护作用 ;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抑制巨噬细胞NO的产生 ,同时观察SF对其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可显著升高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 ,降低血浆NO水平和显著降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比活性的作用。②SF有清除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③高脂血清 (HRS)可使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LPO含量升高 ,并随着HRS浓度的增加 ,LPO含量逐渐升高 ;VitE可阻止HRS引起的内皮细胞中LPO含量的增加。④SF具有与抗氧化剂VitE相似的保护内皮细胞释放NO的作用。⑤OX LDL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⑥SF对OX LDL抑制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提示SF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AS的发生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HF)时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56例风湿性心脏病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红细胞过氧化脂质(Bry-LPO)、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A)、红细胞过氧化物歧化酶(Ery-SODA)活性的测定,并与50例风湿性心脏病无心力衰竭病人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风心病心衰患者LPO明显升高(P<0.01),SODA活性显著下降(P<0.01),且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变化更加显著.心衰纠正后LPO逐渐下降,SODA显著回升.结论:氧自由基(OFR)不仅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也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在CHF患者中积极纠正心衰的同时使用OFR清除剂,对心衰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5KW溴钨灯照射大鼠背部造成20%TBSAⅢ度烧伤。伤后1、2、3、5、7、9天活杀取血、焦痂及肝组织,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焦痂、肝匀浆、线粒体、微粒体、可溶部分中脂质过氧化物(MDA)以及维生素E。伤后血浆、焦痂、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升高。焦痂LPO含量有两个高峰:第一峰在伤后第二天(血浆LPO滞后一天),第二峰在伤后7~9天,与创面感染出现同时,在相当时相点可见肝匀浆、线粒体与微粒体亦出现类似的两个高峰,可溶部分LPO含量无明显改变。伤者见上述结构维生素E含量迅即下降,伤后3~5天达最低点,此后多维持在低水平。对烧伤后脂质过氧化的原因、对亚细胞结构的破坏作用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正常成人作为对照,对46例冠心病、44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血浆LPO呈异常升高,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分别与正常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本文还探讨了血浆中LPO增高在血管损害和动脉硬化形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明才  徐楚材 《四川医学》1993,14(6):337-339
通过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组和对照组各15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对照组于再灌注期血浆LPO显著升高,红细胞SOD显著降低。GSH组于再灌注期血浆LPO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SOD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外源性GSH有可能减轻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自由基与缺血性中风之关系,我们对4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中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血浆LPO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SOD及全血GSH—P_x均值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体内曾发生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说明自由基曾参与急性缺血性中风致使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接触苯、甲苯的作业女工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结果为:(1)接触组女工血中LPO、SO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苯、甲苯使作业女工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2)WBC计数与LPO、SOD和GSHPx含量均呈负相关,提示随着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WBC计数降低。因此,作者认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是苯、甲苯导致WBC计数降低的重要因素,LPO和SOD作为判断苯、甲苯对人体危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内外自由基的形成及意义。方法用TBA-醋酸法检测正常人血清,血浆,胸腹腔渗、漏出液,各细胞提取物及服用西洋参前后的血浆和经过氧化处理后的正常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及食用油脂、相应烟雾冷凝油的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各细胞均有自由基反应,以血小板为最高。血清LPO明显高于血浆(P<0.001),胸腹腔渗出液LPO明显高于漏出液(P<0.001),过氧化处理后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的LPO明显高于过氧化处理后的正常人血清LPO(P<0.001);油脂质量越高,LPO含量越低,相应的烟雾冷凝油的LPO是食用油脂的14.3~35.6倍。结论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均可引起脂质过氧化,不管何种因素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其反应过程及其产物LPO对生物体都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s,LPO)是生物膜成分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氧自由基作用下,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具有阻止自由基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LPO和GSH-PX与人体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