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78岁,2008年6月1日以"左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有下肢单纯性浅静脉曲张"收治于我院血管外科,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各项检查:血常规:WBC4.33×109/L,中性粒细胞64.3%,淋巴细胞30.2%,血红蛋白HGB93g/L、血小板PLT102×109/L、PL12.75;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41岁,孕1产1。2010年6月23日患者因贫血原因待查入本院。患者WBC:1.3×109/L,RBC:1.38×1012/L,HGB:40g/L,PLT:94×109/L,需要输血治疗。血型鉴定为B型Rh(D)阳性。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用卡式抗人球法为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有不规则抗体,经血型血清学证实患者血清含有IgM-E,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黄胶囊治疗急性红白血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例1:女,54岁,199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 45g/L,白细胞(WBC) 4.0×109/L,血小板(PLT) 100×109/L,诊断为难治性贫血(MDS-RA).司坦唑醇治疗无效,遂改为环孢霉素A(CsA)每次150mg,每日2次,联合补肾中药治疗,1997年底Hb稳定于120g/L左右,自行停药.2000年5月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查外周血Hb 30g/L,WBC 2.0×109/L,PLT 100×109/L,口服CsA无效,2000年12月收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Hb 54g/L,WBC 1.1×109/L,PLT 67×109/L.  相似文献   

4.
1病历介绍患者,女,40岁,因多汗、消瘦、乏力就诊。查促甲状腺素(TSH)0.12 mIU/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7.5 pmol/L,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24.8 pmol/L。血WBC 6.1×109L-1,N 3.5×109L-1,L 1.9×109L-1,Hb 118 g/L。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他巴唑10 mg 3次/d、维乐生2片3次/d口服,7 d后患者因畏冷、发热再次就诊。查血WBC0.8×109L-1,N 0×109L-1,L 0×109L-1。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入院后经严密消毒隔离、抗感染、使用重组人粒多集落刺激因子、支持、输血等治疗,第10天查血WBC 4.2×109L-1,N 3.5×109L-1,L 1…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1.1泻后发热万某,男性,64岁,农民。主因"解水样便7d,伴发热2d"于2009年12月1日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患者解稀水样便,每日10次左右,并有全身乏力、纳呆、自汗出。刻诊:T39.1℃,神清,精神萎靡,气短声低,舌淡边有齿印,脉濡。血常规示:WBC1.1×109/L,N78%,L22%。大便常规示WB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会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 m L的静脉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使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器进行CRP检测,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观察患者的CRP与白细胞(WBC)计数,分析其特异度与敏感性。结果:病毒感染患者的CRP30 mg/L,计数10×109/L;细菌感染患者的CRP30 mg/L,WBC计数10×109/L;病毒感染患者的CRP30 mg/L,WBC计数10×109/L。CRP与WBC计数的特异度与敏感性相比较,特异度均为100%,但CRP的敏感性要显著优于WBC计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还是其余病原体感染,且具有较高特异度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1 资料 患者罗某,男性, 56岁.因反复便血半月余、加重伴头昏乏力 3d,以便血、头昏原因待诊于 2003年 1月 22日收住本院消化内科.入院时 T 36.4℃, R 20次 /min, P 108次 /min, Bp115/56mmHg;一般情况稍差,神差;双肺正常, HR108次 /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痛.血常规示 WBC 4.3× 109/L、 N 0.50, RBC 2.26× 1012/L, Hb 61g/L.1月 23日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贫血象 (胃体、胃窦、胃角粘膜苍白 ).  相似文献   

8.
洪某,男,52岁。2003年8月12日初诊。患者汗出后吹空调而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9℃,并伴有头痛乏力,查血常规:WBC8.8×109/L、N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王某,女,74岁,2011年2月出现腹部胀痛,疼及后背,伴泛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恶寒发热,时查WBC2.1×109/L,中性粒细胞1.7×109/L,HB77g/L,肾功能及尿淀粉酶无异常,大便无粘液脓血,便后腹痛未缓解,予以头孢曲松抗感染,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2011年5月腹痛腹胀又作,发热恶寒出汗明显,咳嗽咯痰,痰白量多,查血常规WBC1.6×109/L,HB31.6g/L,体温一直升高,波动在38~39℃之间,作增强CT提示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1995年3月14日接诊一36岁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时白细胞1.5×109/L,红细胞1.2×1012/L,血红蛋白30g/L,血小板1.3×109/L,网织红细胞0.1×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